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創立“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顏柳”。 書法成就 顏真卿的書法傳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行書有《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書風,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人稱“顏體”。顏體奠定了他在楷書上的地位,他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極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他的“顏體”,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他的晚年之作《顏勤禮碑》,此碑結字端莊,寬潤疏朗,氣勢雄強,骨架開闊,是許多人練字的首選。 書法作品
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