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煮茶,最心動的場景莫過于宋代杜耒的《寒夜》了:“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前兩句因為“湯沸火紅”而溫暖,后兩句因為“梅花映月”而情趣。 由此可見,溫暖之下的情趣才是有境界之心動,煮茶也一樣。 溫暖感是煮茶最不該缺失的背景。如同“湯沸”和“火紅”,它不但賦予背景溫暖的感覺,更激發了品飲者心緒的熱情。熱情有了,感知“梅花映月”之情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顯然,情趣才是煮茶宣泄的初心所在。對于茶者而言,煮茶,最永恒的背景源自好茶的刺激,最愜意的情趣也必定跟茶有關。經驗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茶皆宜煮,有時間痕跡的老茶,以及等級較低、醇厚感強的茶更適合煮;煮茶的時間也不易過長,以免滋味過于濃烈混沌,掩蓋了茶本身的層次感;合理的茶水比例是保證恰到好處韻感的關鍵,考慮到煮茶過程中茶湯析出的時間不容易把控,內含物高的茶品可以先正常沖泡數道后再煮。 至于煮茶的細節,跟應景有關,茶事應景貴在根據茶席的指引,選擇合適的茶品,迎合品飲者的心理暗示。 雖然,不同的茶品有著各自不盡相同的煮茶韻味,但煮茶時閑情是一樣的,在《茶中雜詠·煮茶》中,唐皮日休這樣樣描述煮茶的閑情意趣: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煙生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原來,倘若以煮茶代酒,可免酩酊大醉之苦。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