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跑步膝 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最復雜的關節,因此受損傷的幾率也較高。當我們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沖來自地面的沖擊,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跑步膝。 膝蓋疼痛有很多種,比如前膝蓋疼(又叫髕骨關節疼)、髕腱炎、髂脛束癥候群(跑步膝)、股四頭腱炎、滑囊炎等。這些疼痛主要集中在膝蓋前面和側面。 而造成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多為:不合適的跑鞋,不正確的跑步姿勢,肌肉力量不夠,訓練不夠,跑量過多,沒有充分休息等問題有關。最廣泛的跑步膝蓋疼痛,往往是因為運動強度超負荷,引起關節的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 如何緩解跑步膝疼痛 如果出現膝蓋疼痛,逐一排除分析可能造成的原因,并針對性的做出一些改變。比如,一個人膝關節只能耐受15公里持續奔跑的運動量,卻非要跑20公里,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 如果輕微的疼痛,你就需要休息讓不適緩解。這是因為人體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輕微的疼痛和損傷,通過休息保養,自身會修復。 不過,如果長期超負荷運動,膝關節的軟骨來不及修復,日積月累就會積勞成疾,可能導致局灶性的軟骨軟化、破裂。軟骨無法修復,就會引起關節退變,誘發膝關節炎。 在疼痛消失之前,我們應避免進行膝關節過度屈曲的活動,不要在不平的地面上進行鍛煉,不進行上下樓、爬山等運動。重新恢復跑步時,應該逐漸增加強度,對于爬山等對膝關節沖擊比較大的運動應謹慎。如果疼痛癥狀持續,應該及時就診運動醫學專科醫生。 膝蓋的康復治療 適當的運動能讓關節得到鍛煉,關節的韌性、抗壓能力都能得到提升。運動損傷專家說:關節一定是在運動中康復的。 他們經常建議關節損傷的患者治療后,一定要遵循醫生的計劃,按時進行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靜養。如果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反而不利于恢復。 對于最好預防跑步膝蓋傷痛的方法就是:平常多加強肌肉鍛煉,跑步后多注意休息。 練靠墻蹲讓膝蓋變得強大 不過很多跑步愛好者,從來不做力量訓練,只是一味的跑。如果肌肉力量不夠,導致過多的訓練負荷轉嫁到關節及其軟組織上,長此以往,就會發生膝蓋部位的運動損傷。因此全面訓練很重要,跑步愛好者,千萬別忽視力量訓練。 跑步時最為重要的膝關節,自然也是需要鍛煉才能變得強壯,靠墻靜蹲就是業界最為推崇避免膝蓋受傷與養護的運動方式,它適用人群廣泛,同時有墻就能練,不受其他限制.角度和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控制。 靠墻蹲主要是鍛練腿部肌肉,可以強化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等。它對于養護膝關節,以及膝關節周邊肌肉、韌帶的損傷有很好的康復作用。 靠墻蹲的深度應以不產生明顯膝關節疼痛為最佳。下蹲幅度越大,肌肉用力就越大,也越容易產生疲勞,當然練習的效果也越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應小于90度。 靠墻蹲的時候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否則練習不當會加重損傷。 上圖是靠墻靜蹲的幾個動作,難度由低到高,此動作將最大化的加固你的膝關節! 動作要求:兩腳與肩同寬,腳尖略微外展,與墻面呈大致一個大腿的距離即可,緩慢滑動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建議各位每次都堅持蹲到力竭為止,這樣效果才會最大化! 能力允許還可以單腿練 還可以負重練 還可以靠球練 注意要點:不可穿拖鞋,防止滑倒摔傷;在靜蹲的過程中,膝蓋與腳尖方向必須一致。 每位人士的水平都不一樣,即使練過深蹲的人,可能在靜蹲的過程中,都堅持不了1分鐘的時間,但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多去練習,一周抽出2-3次,每次練個10分鐘,一次堅持不了那么長時間,也可以分為多組進行! 嘗試做些其他力量訓練 雖然靠墻靜蹲是一個不錯的增強腿力和緩解膝蓋疼痛的康復方法,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只練靠墻靜蹲,未免太單一,我們也需要更多的多樣化的力量練習,肌肉訓練的更豐富,更全面,你才能讓你的跑力提高得更快! 箭步跳 —箭步蹲的起始位置 —跳向空中,在空中切換左右腿 —落地保持箭步蹲初始動作 —盡量快的切換 波比 —站立,腳比肩稍寬,然后往下做一個俯臥撐 —收腹雙腳前往前踢,蹲狀,然后起跳 —起跳后手往上伸 跳蹲 —手放腦袋后,下蹲 —起跳,手位置不變 踏箱子 抬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