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5分 《滄浪之水》是由作家閻真于2003年出版的一本小說,該小說描寫了一位醫(yī)藥研究生的人生經(jīng)歷。講述了一個有志青年在生活中面對困難如何奮發(fā)圖強的故事。該小說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1、深刻的道理從來就改變不了最簡單的事實,到今天更是如此。 2、剛從學校畢業(yè),血性未涼,書生意氣,反過來說是教條主義嚴重,守著幾條原則以為是真的。殊不知人間真實從來不從原則出發(fā),利害才是真的,原則只是一種裝飾,一種說法。這樣都幾千幾萬年了,不會因誰而改變。 3、仰望浩渺的星空,一個人可以得到心靈的平靜。為生活中那點瑣瑣碎碎庸庸碌碌的東西焦慮,惶惶然,那值得嗎,有意義嗎?在星空下我越發(fā)堅信,有一個需要用心去感受卻難以說明的靈魂的空間真實地存在著,那個空間與世俗世界不同,價值不同,原則不同,眼光不同,一切都不同。在那里,世俗世界的一切都無需來作比方,那完全是另外一種境界。望著星空我有了一種大氣,它使我有力量去做一個踏雪無痕履水無跡的忍者。心靈的平靜是一種至高的價值,這是圣者之圣,忍者之忍,在不經(jīng)意之中,已經(jīng)溝通了無限。 4、豬人也好,狗人也好,那只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就是精明的人,能干的人,適于生存的人。而關注人格,堅守原則,自命清高那也只是一種說法,換一種說法是無能的人,跟不上時代的人。 5、人有腦袋,可他的腦袋是由屁股決定的,屁股坐在哪里就說哪里的話,而且堅定不移堅如磐石。道理是假的,利益是真的。道理隨著利益轉,因此各有各的說法。小人物如此,大人物更是如此,不同的只是小人物沒有力量左右事情的方向。這么想開去我對理性和公正失去了信心,甚至感到了恐怖。 6、自我是人性的盲點,人太愛自己,本能地從自我的立場去體驗一切,評判一切,本能地排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東西。人們對事情的態(tài)度總是由自己的情感和利益決定的,沒有什么客觀性可言。 7、說真的有沒有那點好處并不是那么大的事,別人見了你是不是連連點頭擠一副笑臉也不是那么大的事,就是那種懸著不著地的感覺真不是滋味,你不知道該做點什么才好,你跟世界沒有關系,你不能為自己找到一種活著的證明。怎么才能跟世界產(chǎn)生真正的聯(lián)系?還是要往那條路上走。 8、尊嚴不能建筑在一種空洞的驕傲之上。世界就是這樣冷漠,甚至說無恥。 9、自己其實也還是在用流行的眼光看世事,看自己,不在份上就無法理直氣壯。一個人他在精神上再堅挺,也不能創(chuàng)造一套價值來對抗潮流,而只能像浮萍一樣被裹挾著,隨波逐流。我自認為傲視世俗,人格根砥卻不深,在不覺之中總是用了流行的標準與別人交流。 10、大小之辯析因人而異,輕重之權衡各各不同,真能心平氣和倒也好,可人總是一個人啊!你想著自己順那個勢并不是向哪個人低頭,這樣你的苦惱就不是苦惱了。 11、先要活著,再問活著的意義。 12、我想,女人是給人愛憐的,沒有那點憐惜,那愛就沒有根底,就像女人涂胭脂不打底粉,托不住。 13、我想堅守那一份平民的高貴,獨立的高貴,如果領導覺得我可以呢,我愿意做一番事業(yè),否則呢我寧肯寂寞,要我像丁小槐那樣是不可能的。 14、人生并沒有什么最好的選擇,任何選擇都要付出代價,全部的問題是自己愿意付出怎樣的代價。 15、我也不是看不清局面,有時候也想順勢入局,如魚得水,可心里就是順不了那個勢,性格就是入不了那個局,入局的痛苦還要大過得到的幸福,我想著我何必為了小幸福帶來大痛苦呢? 16、人有自戀、有偏見、有特殊利益,是非理性的,是不能作為一個純粹的邏輯起點開始的。 17、那些看清了真相的人實際上在一種更高的真實中迷失了。 18、我們今日的成功超出了當年的想象,可真誠和信念卻只存在于回憶之中。 |
|
來自: fuhaizhenren > 《作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