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圣人觀天地萬象紛紜,于是觀物象畫八卦象,重八卦為六十四卦,再系卦爻辭 當我們把天地萬物之象代入八卦時,八卦就成了類象 類象即是取象比類 將同類的事物納入同一卦象之中 八卦、五行、陰陽都是類象 陰陽、五行、八卦正是承載中華文化的大文大器 今天主要講八卦之象 取法佛學的根塵和十二因緣說,我們講八卦之象分成六類 這六類涵蓋了易象的全部,八卦、五行、陰陽皆是 蓋心象、應象、事象、物象、境象、跡象六者,全易象之用也。 如果我們經(jīng)常玩味卦象,會發(fā)現(xiàn)八卦象人一樣,是有性格的 八卦的性情象,即是心象 心與跡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 心是思想,跡是行動 八卦性情皆出自《說卦傳》 或在《雜卦傳》 經(jīng)文之中也藏有八卦性情之象 性和情是有區(qū)別的 天命之性 天命之謂性 性是天賦的 性之見端即是情 命---性---情,有其次序 心象即性情象是《周易》象學的源頭 佛曰:“萬法惟心造,諸相由心生。” 所以心象是象數(shù)易學的發(fā)端 乾健、坤順、震動、巽入、坎陷、離麗、艮止、兌說,八卦之性也 說卦傳的內(nèi)容,我不解釋了 乾剛、坤柔、震起、巽伏、坎下、離上、艮執(zhí)、兌和,八卦之情也。 八卦之情是出自《雜卦傳》 艮為執(zhí)、兌為和體現(xiàn)在經(jīng)文之中 性如太極,沒有善惡之分 發(fā)端則生情,情有善惡之分,如陰陽 心生善念則氣盈數(shù)進 心生惡念則氣虛數(shù)退 所以心象生氣數(shù)之象 我們把氣數(shù)之象簡稱為“應象” 應象是中醫(yī)學的概念 外在的氣象所暗示內(nèi)在機理,即是應象 氣數(shù)是不可見的 但氣數(shù)又是有所應驗 所以命之應象,史書五行志中常有應象之辭 命----性----情----氣-----數(shù) 氣之盈虛謂之數(shù) 數(shù)之進退謂之形 形之消息謂之體 形體象簡稱“物象” 萬物皆在時空之中運動,時空即是時位之象 時位之象簡單“境象” 命---性----情----氣----數(shù)----形體(物)----時位(境) 萬物在時位之中流轉(zhuǎn)就產(chǎn)生了事 事即人事,是人類活動 命---心(性情)---應(氣數(shù))---物(形體)----事(社會)----(跡)功用 當我們的心對境、應物、臨事時,會在時空之中產(chǎn)生種種造作 種種造作即是功用 事生功,物生用 功用即是行動,故簡稱“跡象” 命----心----應----物----事----境----跡----運,這是象數(shù)易學的思維邏輯 天命之謂性,性之見端謂之情,情之發(fā)泄謂之氣,氣之盈虛謂之數(shù),數(shù)之進退謂之形,形之消息謂之體,形體謂之物,物之流轉(zhuǎn)謂之事,事出而生功,物成而有用,功用有行藏,謂之時位,時有否泰,故謂之運。 我們?nèi)》ǚ饘W,建立了“命----心----應----物----事----境----跡----運”的象數(shù)易學哲學體 應象是氣數(shù),即就是我們常說的征兆 氣未成形,所以是細微的事物 常常有表現(xiàn)為事物的氣質(zhì)、風貌 乾寡、坤眾、震新、巽潔、坎暗、離明、艮素、兌和,八卦之氣象 八卦和人一樣,是有氣質(zhì)和風貌的 應象多表現(xiàn)為形容詞 如震是新生的, 巽是潔靜的 離是光明的 坎是黑暗的 艮是質(zhì)樸的, 兌是和氣的 人的氣質(zhì)和風貌是心象的外在表現(xiàn) 腹有詩書氣自華 八卦之數(shù)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易學界多取先天八卦生次之數(shù)為八卦之數(shù) 這個是有問題的 因為八卦生次是外數(shù) 外數(shù)與卦象多不符 比如離是陰卦,離為三,顯然是矛盾 震是陽卦,震為四,也是矛盾的 八卦本是同出并作的 人們?yōu)榱苏J知事物,才給八卦排列了一個生次 易學界還有另外一種取數(shù)方法,就是把后天八卦與洛書配伍,取數(shù) 這也是有問題的 離是陰卦,卦數(shù)怎么能是九呢 真正的八卦之數(shù)有兩個 一是天八卦的天地之數(shù):乾一、兌二、乾三、巽四、坎五、坤六、艮七、坤八、震九、離十。(天八卦是指天地八卦之意) 另外一個是八卦天地之數(shù)的序數(shù):乾一、坤二、艮三、兌四、坎五、離六、震七、巽八、乾九、坤十 乾一、兌二、乾三、巽四、坎五、坤六、艮七、坤八、震九、離十。這個講過多次了,不重復 乾一、坤二、艮三、兌四、坎五、離六、震七、巽八、乾九、坤十。這個大家讀《易本命》 也不講了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物象者也 這個出自《說卦傳》,不多說了 乾馬、坤牛、震龍、巽雞、坎豕、離雉、艮狗、兌羊,亦物象也 乾父、坤母、震夫、巽婦、坎弟、離妹、艮子、兌女,人倫者也 乾事、坤業(yè)、震官、巽財、坎婚、離孕、艮宅、兌妾,人事者也。 人倫和人事都屬于事象 乾君、坤藏、震動、巽散、坎潤、離烜、艮止、兌說,八卦之功也。 乾行、坤靜、震往、巽來、坎錯、離正、艮默、兌言,八卦之用也 乾甲壬、坤乙癸、震庚、巽辛、坎戊、離己、艮丙、兌丁,先天納甲也。 坎子、艮丑寅、震卯、巽辰巽、離午、坤未申、兌酉、乾戌亥,后天時位也。 這是八卦的境象 境象描述的是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 所以境象多作為狀語來使用 應象多作為定語來使用 變象多作為謂語來使用 事象、物象多作為主語或賓語來使用 使用這六象,就可以描述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了 天地萬物皆有受命、性情、氣數(shù)、形體、時位、功用和運勢,八卦亦具受命、性情、氣數(shù)、形體、時位、功用和運勢。 是以,圣人作八卦,以類萬物之情,以神明之德。 是故,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也。 性情者,體也。氣數(shù)、形體、時位者,相也。功用、運勢者,用也。 體相用全,而八卦之人格始備矣,人與卦可以視界交融,亦可以情景對話。 是故,體相用備,而六十四卦俱是畫卷,三百八十四爻皆有生氣,于是洞見天地萬物之法象,而盡得變化活潑之神機。 孔子曰“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者,真實不虛也。 大道先天地而作,圣人窮理性而述。象數(shù)者,天地之文也。彖爻者,圣人之言也。 是故天地之心體乎圣人,而見端象數(shù);圣人之意系諸彖爻,而見于經(jīng)傳。 縱觀八卦象數(shù),有名詞焉,有動詞焉,有狀詞焉。是故主謂賓備,而補定狀全。 圣人因之而作天地不盡之文章,學者藉之而體圣人無言之心傳。 這是《執(zhí)象乾坤》象數(shù)卷的一些內(nèi)容 可以幫助大家理解,象數(shù)易學的根本 接下來要講的是六種外象 變通之象 再在講六種用象方法 都是出自《易經(jīng)》或《易緯》 一是擬議之象 《系辭》云:“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擬議者,擬一卦之體,議六爻之象者也。 《說卦傳》言“其于地、其于馬、其于木”者,夫子發(fā)擬議之例也。 巽,其為人也為寡發(fā)、為多白眼 人的取象是震 當人們把巽卦擬議為人時,這個人就具有寡發(fā)、多白眼的特點 擬議即是假設(shè) 坎之為水,一陽象河道,兩陰象支流 巽之為木,初陰象根,中陽象樹干,上陽象枝葉 再如擬議《艮》之為人體,則初象趾,二象腓,三象心,四象身,五象輔,上象敦。 易學界多取后天八卦擬議一個環(huán)境或人體或事物,來看風水,斷事件. 這個取象方法即是擬議 二是趣時取象法 《系辭》云:“變通者,趣時者也?!?/p> 趣時者,因時變易,從容中道也。 《說卦傳》言“乾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者,圣人發(fā)趨時之例也。 乾之為馬,其性剛健,故少壯良馬,垂暮老馬,伏櫪瘠馬,無制駁馬。 乾之為馬,亦是時物,旺相良馬,休囚老馬,死絕瘠馬,極旺駁馬。 所謂趣時取象,即是把事物放在時空變動之中去觀察 這只是用象的方法 第三種是轉(zhuǎn)注取象法 轉(zhuǎn)注者,取類先后天時位,輾轉(zhuǎn)相注也。 《說卦傳》云:“乾為大赤”又“離為乾卦”,圣人發(fā)轉(zhuǎn)注之例也 先天乾與后天離同舍南方,轉(zhuǎn)乾注離曰“離為乾卦”,轉(zhuǎn)離注乾曰“乾為日” 坎與坤同居北方 所以坤也有水象 坎也有土象 都是轉(zhuǎn)注 這種象比較多見 坎兌同居西方,坎為水,兌亦為水 坎為穴,兌亦為穴 尚秉和先生于焦氏易也多發(fā)現(xiàn)此種取象方法 而六十四的卦名字,也多與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方位有關(guān) 如,天火同人,同人親也 水地比,比都親也 火天大有,大有眾也 執(zhí)象乾坤(651403247) 21:35:01 地水師,師者眾了 風澤中孚,中孚是符節(jié)之象 巽兌同居東南 這樣的卦有很多 ,不多說了 第四種:指代取象 指代者,指一畫之精,代全卦之象也。 坎得父中,一陽代乾,于馬下首。 離得母中,一陰代坤,牝牛大腹。 乾為馬、為首,坎為馬則下首 坤為牛、為腹,離為牛、為大腹 指黔啄代禽獸之一身者,艮也。 黔啄是指動物黑嘴巴 用這個來指代動物 第五種象:假借 假借分為借聲、借形、借位三種 借聲相當于漢字訓詁學中的聲訓 〈釋名〉即是聲訓 巽為遜 艮為根 兌為對 乾為先 坤為身 離為罹 坎為可 震為辰 都是借聲 假借象多于占卜 不能用于注釋易經(jīng) 借形:乾為圓,坤為斷,震為器,巽為落,坎為滿,離為虛,艮為碗,兌為缺 借卦形來取象 兌在經(jīng)文之中并沒有缺陷之象 離也沒有虛象 離為枯槁,也不能完全等同于中空 坎為水,水只能平,不能滿 所以是假借卦畫取象 借位:坎為鼠、燕、烏鴉、蝙蝠,艮為牛、虎、豹,震為兔、花、草、木,巽為龍、蛇,離為馬、牛,坤為猴、羊,兌為雞,乾為狗、豬 其實八卦之中取艮為鼠,坎居子宮,子為鼠 這時的八卦象是假借了地支象 這些時位象,只能用來占卜 第六種取象方法:延伸取象法 重點講下 延伸取象即是錯綜取象法 錯卦稱為對體 綜卦稱為反體 反對之象,比錯綜之象,更為貼切 根據(jù)正體,去推導反體、對體的卦象,即是延伸取象法 乾為君王,則坤為臣民 坤為文,則乾為質(zhì) 坤為眾,則乾為寡 乾為尊,則坤為卑 離為明,則坎為暗 坎為下,則離為上 震為出,則巽為入 震為表,則巽為里 巽為伏,則震為起 艮為山,則兌為澤 艮高于地,澤入于地 艮為狗,兌為羊 狗獨處,羊群居 這是從正體去推導對體的卦象 正體與反體取象并不完全相反 有時是相同的 震為毛發(fā),艮為尾巴 只是長的方面不同 震為足,艮為手,也是方向不同,而連類取象 足趾在前,腳掌在后,所以震為足 手指在下,手掌在上,所以艮為手 手足連類 反體也有相反之義 巽為伏,則震為起 艮為山,則兌為澤 艮高于地,澤入于地 艮為狗,兌為羊 狗獨處,羊群居 這是從正體去推導對體的卦象 正體與反體取象并不完全相反 有時是相同的 震為毛發(fā),艮為尾巴 只是長的方面不同 震為足,艮為手,也是方向不同,而連類取象 足趾在前,腳掌在后,所以震為足 手指在下,手掌在上,所以艮為手 手足連類 反體也有相反之義 巽為伏,兌為見 震為起,艮為止 巽為悲,兌為喜 延伸取象法于易經(jīng)之中隨處可見 不多說了 這就是六種用象方法 擬議、趣時、假借、轉(zhuǎn)注、指代、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