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清醫生與涂華新先生合影 患者:肖某
方組:麻黃顆粒15g 細辛顆粒15g 附子顆粒15g 炙甘草顆粒15g 煎服方法:加熱水400ml水,加熱,分三到四次服用,一次100ml,飯后服(不可服用過晚,以免影響睡眠) 輔助中藥貼敷: 耳后或耳前聽會穴:麻黃附子細辛炙甘草湯加蘆根、連翹。 神厥穴:大黃附子細辛湯合小承氣湯加吳茱萸、膽南星。 禁忌:生水,生冷、水果、油膩、辛辣、綠豆、牛奶等。 二診日期:2017年8月13日 患兒二次來診,訴內耳疼痛、耳后及提耳疼痛均明顯減輕,陣發性耳內刺痛無變化,持續時間約幾秒鐘,低熱消失,無惡寒、出汗,大便已達三日未解,小便稍黃?;颊呖诜兴幏炙拇畏茫袢站驮\前飯后服用一次,測心率為108次/分,舌質由暗紅轉為淡紅,舌尖稍紅,舌苔由昨日的稍厚干白膩苔轉為薄白膩苔,芒刺點變細變小。耳內仍有少量黃色分泌物,帶少許淡紅血性分泌物,給予3%雙氧水、生理鹽水棉簽洗耳,并滴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考慮患者對麻黃較敏感,且舌尖已有稍紅,有便秘3天,故改處方。 處方:大黃附子細辛湯 方組:大黃顆粒20g 細辛顆粒15g 附子顆粒15g
煎服方法:加熱水400ml水,加熱,分三到四次服用,飯后服。 輔助中藥貼敷: 耳后或耳前聽會穴:麻黃附子細辛炙甘草湯加白毛根、連翹。 神厥穴:大黃附細辛湯合小承氣湯加吳茱萸、膽南星。生姜汁調。 禁忌:生水,生冷、水果、油膩、辛辣、綠豆、牛奶等。
患兒近三日均有來診,訴14日服中藥后即感內耳疼痛、耳后疼痛消失,提耳疼痛陣性閃刺痛于昨天消失,耳內分泌物消失,無惡寒、仍無出汗,大便已解兩次,后一次稍稀軟便,小便稍黃。舌質淡紅,舌苔由薄白膩苔轉為薄白黃苔,3%雙氧水、生理鹽水棉簽洗耳,并滴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續。
處方:柴胡桂枝湯 方組:柴胡顆粒60g半夏顆粒20g黃芩顆粒20g 白芍顆粒20g 桂枝顆粒20g 劑量:2劑 煎服方法:加熱水400ml水,加熱,分三到四次服用,飯后服。 輔助中藥貼敷: 耳后或耳前聽會穴:柴胡桂枝湯加連翹。 神厥穴:大黃附細辛湯加蒼術、黃連、黃芩。 四診日期:2017年8月17日,等待后期隨診結果......
此患者治療四診結果雖未完成,但疾病已達治療尾聲,對于此病案為什么選擇麻黃附子細辛湯和大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很多同道難以理解,甚至把病案發至我們仲圣平臺,各位老師也和很多同道一樣,主張用柴胡桂枝湯或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感覺和分析,我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證實了自己當時辨證判斷。 當時我是這么理解的,患者洗冷水澡耳內進水,雖無明顯怕冷,但大家著短袖,他著長袖襯衣,確也無汗出,提示有寒,且舌像是稍厚白干膩苔,舌質暗紅,雖有芒刺點,但舌尖不紅,脈細偏沉,大便2日未解,小便稍黃,分析病因為寒直入少陰,內生熱邪,以寒為主?;颊哐蟛桓?,炎癥不重,但疼痛劇,我以中醫經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和大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帶狀皰疹的的辨證方觀點來治療此案例,決定先用麻黃附子細湯溫里寒為主,為兼顧里熱內生,決定配合中藥貼敷中加用一兩味清熱的藥,彌補中醫經方少加減的原則,神厥穴取大黃附子細辛湯加小承氣湯而不用大承氣湯的原因是患兒寒邪為主未除,慎用大寒之藥,回過頭來看,患兒病可以理解為中醫的暴聾。 此病案情況雖為小病,但中醫治療不好選擇,發至群里,很多老師們反映暑期遇這樣的中耳炎用銀翹散,小柴胡湯加減的治療效果均不怎么理想,但此患兒我按常規反其道而行之,效果理想,也許是自己僥幸和走運,還是所以把此病案理,以提供類似病案參考。 溫馨提示 平臺所刊醫案僅供中醫臨床思路參考, 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試藥。 醫生簡介 唐思清,男,湖南省芷江縣人,2008年畢業于四川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0年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自畢業以來一直在鄉鎮衛生院從事臨床工作,現在湖南省芷江縣三道坑鎮五郎溪衛生院任職院長。雖一直從事西醫臨床工作,但是對中醫學也有濃厚的興趣,且曾自學過中醫,經過多期在仲圣平臺跟隨涂華新老師學習經方,現已可以開方診療,臨床治療各種疑難病癥,療效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