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實踐論壇將于9月16日-17日在武漢盛大開啟,與會者將直面產業大佬,獲取產業最新動向和發展趨勢。精彩不容錯過,長按二維碼即可報名! 最近,國內綜藝節目可謂畫風突變,從往日接地氣的衣食住行真人秀,轉向高端大氣的科技PK賽,一時間國內掀起了一股科技浪潮。從《加油!向未來》,到《未來架構師》,再到《我是未來》,一檔檔科技類綜藝節目,讓觀眾朋友們看得十分過癮。 上周日晚(8月20日),湖南衛視播出的中國首檔頂尖原創科技秀節目《我是未來》中,一款6到飛起來的“智能床墊”,更是讓現場觀眾心動到想要馬上抱回家。在節目中我們看到,這款黑科技產品,能夠透過4層(厚40cm)床墊,測量出使用者的生命體征數據,且準確率與醫用醫療監護儀完全一樣。 要知道,如此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是目前很多智能可穿戴設備,或非接觸生命體征監測設備所望塵莫及的! 16歲上大學,24歲博士畢業,開掛的人生不解釋 最令人驚嘆的是,這款高科技設備竟出自一位年僅29歲的天才科學家——胡峻浩,堪比國人小驕傲啊!動脈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了這位年輕科學家,看看他開掛的人生是如何練就的。 胡峻浩,中國湖北人,DARMA創始人兼CEO,2017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他16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系,24歲博士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光電專業。 畢業后,胡峻浩順利加入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資訊通信研究院,成為一名科學家,主要從事可見光通信及光纖傳感器在人體生命體征方面的檢測研究,參與完成多個重要科研項目,發表論文數篇。或許是因為多年與光打交道,大家親切地稱他為“光之子”。 DARMA創始人兼CEO 胡峻浩 在外人看來這無疑是一份光鮮又穩定的工作,但在胡峻浩的心理卻早已埋下一顆“不安分”的種子。“跟我同期讀博士的人,大部分最后都是去當了教授。但我認為每天做研究、寫論文,即使發了再多的論文,對我來說都沒有意義,因為它并不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我是學技術的,我就想做產品,做一款真正有用、能解決痛點的產品。”所以那幾年,胡峻浩一直都在琢磨著怎么讓自己的這個想法變成現實,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只身前往美國硅谷創業,一路過關斬將 據胡峻浩透露,在他留學期間,母親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開始整夜整夜地失眠,為了不讓他擔心,家里一直瞞著他。當他知道這一實情后,除了傷心更多的是內疚,氣自己沒能常伴母親身邊好好照顧她。所以,他當時就決定要做一款跟健康相關的產品,能夠遠程監測家人的身體狀況。 于是,2014年4月,胡峻浩毅然辭去了研究院的工作,只身前往美國硅谷創業,成立了Darma Inc.(大耳馬科技),致力于將高精度光纖傳感技術應用在生命體征監測領域。公司利用全球領先的光纖傳感技術精準監測人體生命體征及行為習慣,結合大數據管理進行健康疾病狀況分析,持續為養老機構、康復中心、慢病管理機構等場所的介護智能設備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2014年,可以說是智能硬件爆發的前奏,大多數硬件創業者都選擇做可穿戴設備。但胡峻浩卻反其道而行,選擇做“非可穿戴”產品。他認為可穿戴設備其實對很多人而言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的,如果沒有佩戴習慣,完全就是負擔。而且當時市場上大多數可穿戴設備只能監測運動、睡眠等并不太準確的數據,不是剛需,意義也不大。 那做非可穿戴設備又該怎么做,做什么產品?胡峻浩經過市場調研發現,“久坐成病”是一個國際性問題。坐姿不對引起的背痛,竟是許多美國人做手術的原因之一。這一痛點激發了胡峻浩的靈感,于是他做了第一款產品:DARMA智能坐墊。 這款智能坐墊結合了DARMA享有專利的光纖傳感器和獨特的算法,可以準確測出用戶的心率和呼吸率,并計算出用戶的壓力值。最主要的是,它除了提供監測數據外,還會告訴用戶應該怎么做才能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2014年10月,DARMA智能坐墊登陸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進行預售。此次眾籌大獲成功,45天時間內順利融獲近23萬美元,創下當時華人眾籌金額的最高紀錄。 DARMA公司迅速獲得了美國多家媒體和投資人的關注。胡峻浩也因此接觸到了更多的美國本土資源,受到了Google、Apple、Antna等國際知名企業的青睞,紛紛前來與之合作。至2016年,產品已銷售至美國、英國、波蘭、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數十個國家。 班師回朝,推出生命體征監測設備——DARMA智能床墊 2015年1月,受回國創業浪潮的驅動,胡峻浩決定帶領團隊回國發展,將DARMA總部從美國硅谷遷回硬件之都——深圳,成立深圳市大耳馬科技有限公司。同年,DARMA完成了生命體征監測墊的開發,推出DARMA智能床墊。該床墊憑借著極其出色的靈敏度及醫療級準確度,在醫療健康領域備受矚目,開發完成當年即獲得數千套訂單。2016年,DARMA獲得了順為資本、明勢資本千萬級的A輪融資,并完成醫療和健康領域的市場布局。 DARMA智能床墊采用了先進的光纖傳感技術,是一款專門為老齡人及高危人群提供生命體征監測和健康數據分析服務的產品。將2毫米厚的DARMA體征監測墊置于床墊下面,可以實時監測人體的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以及睡眠質量。 所有數據可通過藍牙或WiFi上傳到手機App或網站,方便用戶及其家人隨時查看。同時DARMA還會建立長期的個人健康數據庫,并結合大數據管理進行疾病預警。 另外,對于老年人而言,夜間睡眠是出現意外的高發時間。DARMA智能床墊可提供20秒數據異常及離床報警功能,全程檢測用戶睡眠時的動向,讓老人和監護人都能睡得安心。 據胡峻浩透露,這款DARMA智能床墊目前主要面向康復機構、養老院等B端客戶。目前,DARMA已經與安康通、三開科技、麥麥養老等知名養老機構達成合作。同時,公司還與哈佛學院、麻省總院、美國退伍軍人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數家知名醫院形成深度合作關系,勢要通過“傳感器+醫療+大數據”的模式,為用戶提供專業醫療級服務。 DARMA VS. Early Sense,誰的智能床墊更勝一籌? 事實上智能床墊,DARMA并不是首創。此前動脈網曾報道過的以色列公司Early Sense推出的智能床墊,也是頗受好評。那么與Early Sense相比,DARMA智能床墊有何優勢呢? 在談到競爭對手時,胡峻浩毫不避諱地向記者表示:“我認為唯一可以稱得上是DARMA競爭對手的也只有Early Sense,但我對我們的產品有信心,我覺得我們的產品更牛!”胡峻浩為何會有這般底氣,動脈網試著將兩家的產品做了一個簡單分析。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DARMA憑借其光纖傳感技術在技術層面占據絕對優勢。相比一般的壓電傳感器或加速度傳感器,光纖傳感器的靈敏度更好、準確度更高、壽命更長。 而且它的承重能力也更強,最高可承受150kg重力,而壓電傳感器最多只能承受110kg。同時,光纖傳感技術還支持多人同時監測,即使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他們的監測數據也不會互相干擾。 而最為實際的一點是,DARMA在價格上要比Early Sense便宜很多,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據悉,DARMA智能床墊所使用的光纖傳感器,在生命體征監測領域將成本減少了500倍。 光纖傳感器非常靈敏,以前大都被應用到橋梁安全監測、石油泄漏監測、通信工程等工業領域,但由于成本高、難量產,很少應用到民用消費領域。胡峻浩帶領的團隊,是全球最早將高精度光纖傳感技術應用于生命體征監測的研究團隊。 不過,作為一個入行十多年的老牌企業,Early Sense已經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戰略,數據積累和品牌優勢卻是DARMA現在難以趕上的。對此,胡峻浩表示:“我們現在也處于一個向Early Sense學習的階段,希望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探索出適合DARMA自己的運營模式。” 在談到未來規劃時,胡峻浩表示,他們將在今年10月份推出一款針對C端用戶的體驗版智能床墊。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他們希望將所有的沙發、椅子都變成可以監測身體健康的智能產品。“因為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大家都在做一些簡單的信息化平臺,但如果變成健康物聯網,那就更有價值了!”動脈網相信,這不僅是胡峻浩一個人的設想,更是所有消費者的心愿。 文|楊娟 近期推薦 ★ B2B醫藥電商行業最全掃描,覽盡政策演變、市場現狀、發展趨勢 ★ AI醫療創業的關鍵詞并非只有智能診斷,由印度HealthMir帶來的三點啟發 月子中心系列 ★ 專訪臺灣月子餐龍頭紫金堂,抓住3%的內陸孕媽市場,實現千萬營收 ★ 直營+加盟,擁有近50家門店,喜喜母嬰將打造全產業鏈平臺和品牌 ★ 他放棄百萬年薪,從投行跨界母嬰,只為打造一個年輕化的母嬰服務生態圈 房地產+醫療系列 ★ 這家上市公司3年清空房地產,靠并購徹底轉型醫療,2017年上半年營收約1億元 ★ 2016年實現營業額5.28億港元 ,恒大健康如何布局醫美、社區醫養管理中心等領域? ★ 萬達宣布成立大健康集團,已投入1440億元,如何用輕資產戰略瓜分萬億醫療市場? 電子病歷和健康醫療大數據系列 ★ 五大維度詳解電子病歷,其標準化程度是人工智能和醫療大數據落地的基石!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采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并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