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藥訊 導語: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就有越來越多的親友和同學被檢查出罹患各種代謝性疾病,諸如高血脂癥、高血壓、膽石癥、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和骨關節退變性疾病等。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親友們不免向我求醫問藥并且吐露他們對疾病的恐慌。 看了同事寫的肥胖并發癥,擔憂之余不禁感慨萬分。我們是不是可以從疾病的預防開始,幫助更多的人能遠離疾病,保持健康的體魄呢? 正所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今天就由我細致講講“管住嘴,邁開腿”的生活方式!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肥胖 建立并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科學的飲食習慣是保持健康的基礎原則。一般減重3%-5%就能改善代謝指標,能顯著提高脂肪、肝臟和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細胞功能,從而降低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若BMI可控制在24kg/m2以下,可預防40%-50%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 良好習慣說明書 食物營養金字塔 二、秤上數據好看得先“管住嘴” 如今的肥胖主要是因為能量的攝入比支出多。能量攝入過多的主要表現是吃的多,貪吃或愛吃高熱量的食物,而運動量減少則意味著能量消耗量的減少,進而會導致攝入能量與排出能量的不平衡,多余的部分就會以脂肪形式存儲在體內,最終導致了周圍胖友的增多。所以,減肥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實現能量攝入的負平衡。飲食上需注意: 1、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不吃夜宵。 2、進餐時細嚼慢咽,一餐至少保證15分鐘,有助于增加飽腹感。 3、增加蔬菜、豆類、全谷類食物的攝入,防止減少進食量后的饑餓感,并有助于微量元素的補充。 4、避免進食加工類食品、甜點、飲料、零食等高脂高糖類食物和酒精類飲料,以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攝入。 5、減少甚至避免外出就餐的機會,以減少接觸高鹽高油類食物的機會。 6、注意調整烹飪方式,多用蒸、燉、煮,少用煎、炸、紅燒等。 三、堅持運動“邁開腿”才能有效減肥 運動干預是減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肌肉運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運動中游離脂肪酸被氧化從而被清除,兒茶酚胺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胰島素分泌減少,從而使脂肪的分解、脂肪酸的攝取加快;血中的葡萄糖被消耗,脂肪合成減少,最終達到了減脂的目標。 但是對于運動,人們總有太多的顧慮和推脫,我們生活中常聽到: 我跑步超過五分鐘就喘的不行跑不動了呀! 練器械手臂會粗,很丑的呀! 我天天上班累得要死,下班都沒力氣了呀! 拒絕運動就是拒絕健康!運動貴在堅持,健身的方式有很多,單一的運動往往缺乏趣味性,難以長期堅持,所以可以選擇球類運動,例如羽毛球、網球、兵乓球、籃球、足球等。 以我本人為例,曾經我的體檢報告亮起了紅燈,體重超重,并且膽固醇、甘油三酯嚴重超標,被醫生建議聯合使用兩種藥物控制過高的血脂。 但是后來,我加強了運動鍛煉,通過以跑步為主,器械、力量、球類運動為輔的健身方式且結合科學的飲食習慣,三個月后體重降低了6%,同時有效的控制了原本超標的血脂指標,恢復了健康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建立科學的減肥觀很重要 當下各種網紅美食洶涌“席”來,對于食客們來說“管住嘴”,生活便失去了一大樂趣;對于終日疲于生計的加班族,要“邁開腿”也變得很艱難。一些“減肥達人”推薦不運動依靠吃減肥代餐,吃減肥奶昔,吃消油丸,現代人為了減輕體重真是腦洞大開,創意層出不窮。更有甚者想通過服用“減肥藥”走減肥捷徑。誠然,藥物減肥是一種有效控制體重的方法,但我們不能忽視服用這些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 對減肥,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減肥不僅僅是為了美,更重要的是保持身體的健康,并達到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減肥之路無捷徑,靠服用減肥藥物減肥會影響身體健康。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科學的飲食習慣,在肥胖并發癥出現前咨詢醫生或藥師發現問題所在而對癥治療,最終達到減肥目的,同時收獲健康、美麗的身體。 作者:張波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藥劑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