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初學丨書法入門 史上最全書法初學指南硬筆篇 三、方法篇(下) 筆法、單字、通臨,哪個初學好? 筆法很重要!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功。”不練筆法,寫字容易輕飄浮滑,最后淪為艷俗的“江湖體”。 以《盧中南楷書字帖》為例: 長橫均寫的直挺有氣勢,短橫也是均勻直挺,不會夸張的表現筆鋒。氣質凝練,渾然天成。 而沒有經過訓練的,以過度扭曲為美,自以為風姿妖嬈,實際是沒有骨頭。起收筆的時候,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能寫出筆鋒,各種表現。 本文所有錯誤示范為本人親筆手寫及群內作業批改,沒有原型,謝絕引戰。 筆畫通常是輔助單字和通臨同時練習的。通臨為保持新鮮感,但遇到個別難寫的字一定要拿出來多寫幾遍,以便加強記憶。記住最終目標:“強背結構,寫一個字會一個字”。 筆畫、結構,哪個更重要? ——練字“重結構,輕筆畫”。為什么? 前面提的“過度扭曲”,就是不練字的認識誤區。字好不好看最終是看結構,而不是筆鋒;筆鋒可以錦上添花,但不能塑造整個字。過分夸張的筆鋒喧賓奪主,就如同有人用各種華麗的辭藻寫了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講了個什么故事,大家都看不懂,即重點不明確。 初學者因為要學的點太多了,把握不好,精力分散,各方面都注意,可能各方面都寫不了。所以第一步,先練習結構,不用分心筆畫的起收有沒有筆鋒。 比如一年級的孩子,連平行等距都寫不好,教再多筆法又有什么用呢?成年人也一樣,哪些筆畫應該長,哪些應該短,位置搞清楚了,再練習筆畫,這樣精力集中,更容易達到想要的目標。 自省的重要性 如果是小學沒有畢業的孩子,在臨帖時,隨時詢問老師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孩子的理解力差,有些不準確的地方自己并不能判斷,需要老師指導,避免一開始就走彎路。 但小學已畢業的學習者,年齡越大理解力越強,應該逐步習慣于自省。每次臨完帖,認真比對原帖,看哪里過了、哪里不到位。手機拍照、用照片跟原帖比對,是個很好的方法,因為肉眼看不出的毛病,平面照片全部顯形。多寫幾遍,每次糾正一個錯誤,很快就能寫的跟原帖接近。 在觀看別人的作品時,管住自己的嘴也是重要的。別人可能管不了,粉絲我是要勸的。“技不如人,靜觀不語;技如人上,靜悟少許。”這不僅是內涵修養的問題。 第一,無論寫成怎樣的字,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點,任何啟發都將受益終生,看你用什么方法去看待別人寫的字,“吾日三省吾身”發揮到極致可以讓你進步如火箭。 第二,別人寫字,自己臨過什么帖,想學哪些點,哪些地方沒寫好,你怎么可能比作者更清楚?除非是方向完全跑偏需要提醒或被要求,否則你一旦出聲就暴露自己的智商。 少兒入門大揭秘! 毛筆我推薦練唐楷,而硬筆…… 對于一年級以下的孩子(我這里看到過的學寫字的孩子最小4歲),任何體對他們來說都是復雜的(因為欣賞不了),甚至還沒有印刷體更簡單易懂,也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我給一年級以下的孩子寫過他們喜歡的“印刷體”(成年人真的不要學)。以及訓練孩子“平行等距”基本功的“畫菊花訓練法”,此法孩子們非常喜歡,練的很帶勁,家長可以參考。 對于一年級以上的孩子,有了入門的基本訓練以后,應該開始逐步適當地引入書法的審美觀念在里面,換一些較高難度的字帖,我推薦盧中南。再根據進度一兩年后換行楷。 練字肯定不能用鉛筆,一年級以下的剛入門孩子用極細軟頭筆,結構把握準確后換中性筆(別問我為什么,年紀越小,對鋼筆的破壞力越強),前面至少累計一年以上的練習可以換鋼筆,資質好的孩子不需要等到三年級以后。 成人怎么開始學才好呢?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帖,盡管去練就行。字帖選擇請具體看后面的古帖篇和當代篇,總有一款適合你! “印刷體”能不能學? 很多人對印刷體存疑,當你們面對一群孩子,練了一年連“平行等距”都還寫不出,你也并沒有別的選擇。
我曾經放過一段印刷體視頻在網上,也看到過各類不能茍同的評論,對印刷體妖魔化(我沒有田老師的胸襟,忍不住反駁了,修煉不夠懺悔中,見上圖)。 實際上,印刷體很能訓練結構和控筆,起收不能花哨,轉折既要溫潤又要骨力,“楷法無欺”,成年人也可以適當練習作為調劑。 田英章(二田)的歐楷能學嗎? 網上總有人說兩位田老師寫的楷書過于嚴謹、是印刷體、沒有美感。希望你們多看看外面各類丑書、江湖書的吹捧和熱烈的教學,再去體驗一下教導一二年級的孩子學寫字的經歷,你會發現,兩位田老師還真的就是寫字嚴謹、做人嚴謹、教學更嚴謹。無論毛筆還是硬筆的教學中,至少他們從來沒有誤導過任何一個孩子在初學寫字時誤入歧途。這份嚴謹就值得我們尊敬,更何況他們的功力已臻化境。 田老師的啟蒙沒有錯,至于練到一定程度的進階,全把握在個人。好的老師知道你在不同階段,應該用什么筆、寫什么字、用什么方式寫、到一定程度怎么突破。其他不說,田蘊章老師在南開大學教硬筆的時候,用的是“盧中南”的楷書字帖,不光是眼光,僅這份胸襟就已經是我等凡人這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所以請客觀的看待字和教學兩方面。 硬筆能否同時練多種字體? 首先請參考我在“軟筆指南”中關于下邊這個話題的答復: 一般來說,同一個字帖至少要臨過2遍或者超過2個月,能夠掌握到一定程度(差不多可以寫個小詩),才建議練別的。但是有人沒耐心、特花心(比如我),也不強求。 什么時候可以換帖呢? 此處我必須要附上我大凝(微博:@大凝sally)親手書寫的萌圖: Q&A集錦 我今年30了,還能練字嗎? ——80歲的老人家都拿著拖把在公園里練字,你為什么不練?你好意思不練? 我也報過班練過半年字,可是總也提高不了,為什么? ——第一,可能你本身練字的欲望沒那么高,沒有那么迫切的逼自己去領悟的動力。第二,更可能你找的這個老師有問題,好的老師有好的方法,看到你的欠缺點會提醒你及時改正,以及到一定程度你應該換什么帖、怎么寫。 軟筆和硬筆可以同時練嗎? ——必須可以啊! 你為什么不出字帖? ——我推薦過那么多字帖,你們不認真看!我這種爛字沒什么稀奇,能讓所有人寫的比我好才是真有用。我有工作,不靠這個吃飯也沒臉吃,希望做些更負責任的分享。 能不能把你前面寫過的送我?你啥時候能幫我寫副字? ——反派死于話多! 文章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