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常疣又叫瘊子,又名疣瘡、或千日瘡、刺瘊等
瘊子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的皮膚表皮的良性贅瘤物,通常情況下在3-5年后可自愈。瘊子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會引起患者皮膚出現粗糙、乳頭樣增殖、表面可潰爛呈污黃色,好發與面部、手部,具有傳染性,可由一個增殖到幾十個,嚴重影響患者皮膚美觀。
瘊子主要發病于青少年人群,幾乎有70%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曾經患過瘊子,很多人認為瘊子不是什么大病,但是透過醫學統計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近些年瘊子惡化癌變率在中國大陸地區有抬頭趨勢。筆者麥粒灸治療瘊子的方法并不難,簡單有效,報道如下:
40 例患者中,男 27 例,女 13 例;年齡最小 15 歲,最大 63 歲;病程最短 3 個月,最長 4年;其中發于手部 10 例, 足底部 30 例;單發者15 例,多發者 25 例。
對數個發病者選擇其中較大或原發的 “ 母疣”治療, “母疣” 消失, 其周圍繼發的 “ 子疣” 多能自行消失或脫落。
對疣體較大者, 治療前先用溫水浸泡患處約 15 分鐘,使其角質層軟化。囑患者暴露疣體,用碘酒消毒疣體,用25 %酒精涂擦 2 次。 用生姜汁搽擦疣體表面,后用艾絨搓成如麥粒大小的艾炷,將艾炷置于上面。點燃艾炷,至熄滅后再置一炷,其壯數依疣體大小而定,一般約 10 ~ 15 壯,以疣體根部變軟為度。翌日患處化膿,約 1 周后膿干疣體自行脫落。
治愈 (疣體脫落或消失, 恢復正常皮膚,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39 例, 無效 (疣體未能消失)1 例。

尋常疣多由于濕熱毒邪搏于肌膚而生,臨床多采用局部敷用腐蝕劑及手術治療, 療效不甚理想,病人痛苦大,又易復發。 艾葉有行氣活血,驅邪消腫之功,直接灸用使產生活血化瘀、 去腐生新之效而達到治療目的。 灸治之時,艾炷大小及灸治壯數可根據疣體大小而定,疣體大者壯大,壯數增多,以病人能忍受及疣體根部變軟為度。此法療效顯著,簡便易行, 經濟低廉,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