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15章皮膚科

     學中醫書館 2017-09-03


    帶狀皰疹 紅斑性狼瘡  疣 膿皰瘡 黃水瘡 癬 汗斑

    疥瘡 濕疹 蕁麻疹 藥疹 玫瑰糠疹 神經性皮炎

    皮膚瘙癢癥 酒糟鼻 禿瘡 脫發 脂溢性皮炎  狐臭

    黃褐斑 腳氣 腳汗癥 稻農皮炎 白癜風 手足皸裂

    雞眼 痤瘡 皮膚表淺腫瘤  臁瘡  蜂窩組織炎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即纏腰火丹,好發于腰肋部,俗稱“蛇丹”。由于肝火或脾經濕熱循經外溢引起。皰疹為簇集性綠豆大小到黃豆大小的水泡,基底發紅間

    有血皰或膿皰,各簇之間皮膚正常。且多數發生在單側,以胸、腹、腰部的肋間神經分部區為多見。發病時局部先有刺痛,或伴全身輕度發熱、乏力,

    食減等全身癥狀。
        1.處方:明雄黃,生龍骨各4.5克,炙蜈蚣一條。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真香油調抹患處,一日二次。
        反應:抹藥后稍覺瘙癢。
        療效:四日可愈。
        方源:何廉清得一游方和尚秘傳。
        2.處方:黃柏10克,丹皮6克,半枝蓮12克,燈芯6克,蒲公英15克,代赭石30克,牡蠣30克,磁石3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一付,早晚各服一次。局部皮疹處,以消毒紗布浸地龍液濕敷。
        附:地龍液的制法:取鮮蚯蚓十條洗凈放于碗內,撒上白糖約50克,將碗蓋好,約半日即化為水,凈瓶收貯備用。296

    療效:上方內服外敷3—5天可痊愈。
        方源:河南遂平劉康和家傳秘方。
        3.處方:王不留行(適量)。
        用法:上藥研成綱面,把瘡上水泡刺破把藥面撤患處,召.rn生白布纏著五日后毒自消失。
        方源:汝南賀鳴遠獻秘方。
        4.方名:蜈蚣粉。
        處方:蜈蚣(適量)。
        用法:將上藥置于瓦片上用文火焙干,研為細末、加適·量香油調為糊狀,外搽患處,每日3—5次。
        療效:祖傳方,用此方治療纏腰火丹二—1‘余例均已痊愈。患者劉X,男、18歲、學生,1985年6月27日因在河塘里洗澡,兩日后患此癥。經多方

    治療無效,后到我科就診,用此方外搽患處。一日痛減,三日水泡消,五日結疤痊愈。
        方源:山東棗莊礦務局中心醫院李茂源獻。
        5.處方:伏龍肝、豬糟下土(多年者佳)、朱砂各少許。
        用法:上藥共研為末、雞蛋清調,鵝毛掃。
        方源:朱氏家傳秘方。
        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為一后天性結締組織病,體內的結締組織發生幾種炎性和免疫性反應。80鉑發生于20一40歲的女性。癥狀為發熱、游走性多關節酸疼,

    紅斑性皮疹。常為對稱性位于面,頸或肢體。特別是手指的端部和背部手掌或圍繞肘部。并伴腎臟,心肺、神經等多臟器的病損及過敏體質表現。
        J.處方:野臺參30克,北沙參30克,大生地60克,丹皮9克,赤芍9克,當歸6克,桃仁3克,紅花1.5克,血竭3克,廣郁金297
    6克,元參30克,生黃芪15克。
      服法:水煎服。
      療效;經驗良方,服藥1—2月可愈。
      方源:河北袁以群獻。
      2.處方;①水降丹:水銀30克,純硫酸60克,白礬15克。
        ②七星丹:水銀15克,硼砂、白礬、膽礬、芒·
        硝各15克,雄黃、朱砂各3克。
        ③蝸牛散:蝸牛20只研末。
        制法:水降丹,置硝酸于瓶內,徐徐放入水銀,使其燃燒氧化(但要小心、以防爆炸),然后將白礬末加入即成。
        七星丹:用升丹法制取。取等量七星丹,蝸牛散加入95Q6酒精調成糊狀,即傾入于水降丹中,用玻璃棍攪勻,待澄清后取液備用。
        用法:用鉛線蘸上液點患處,每星期點一次。
        注意事項:用時勿點至健康皮膚及眼睛。
        療效:曾治療多例。效佳。
        方源:廣西林棟村祖傳秘方。
        疣
        傳染性軟疣,中醫稱“鼠乳”,系痘病毒之傳染性軟疣病毒所致。
        1.處方:鴉膽子40克。
        制法:將上藥連殼打碎裝燒瓶加水80毫升、置酒精燈上煮沸。5—10分鐘后去渣取汁約40毫升、即成100%鴉膽子煎液。
        用法:以棉簽蘸藥液點涂軟疣,一日二次。
        療效:涂藥后,紅暈加重,但無痛感。三日后軟疣萎縮,逐個脫落,不留疤痕,暫有色素沉著,曾治11例,均愈。298

    方源:徐誠獻秘方。
      2.主治;贅疣,顏面或軀干甚多,不易外治者。
      處方:魚子黃(即硫磺用豆腐煮一小時)。
      服法:每次服三分、放綠殼鴨蛋內蒸服,療效甚佳。
      方源:四川徐友玲祖傳秘方。
      3.處方:鮮茄子(適量),雄黃(適量)。
      用法:茄子切片,雄黃研末、先將患處用溫熱水浸泡洗凈,用消毒刀片將疣蓬松面修平,以不出血為度。用茄子片蘸黃雄末外擦2—3分鐘,每天一次

    。
        療效:十五天左右即可全部脫落而愈。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獻。
        4.處方:鮮芝麻花(多少不限)。
        用法:將芝麻花在手心內揉成液體在患部涂擦。
        療效:固始小廟鄉患者游國章患此癥五個月,經多方醫治無效。用此方三次而愈。
        方源:河南信陽中醫違修班周幼甫獻秘方。
        膿疤瘡
        膿皰瘡中醫稱為口天皰瘡”,又因膿瘡破后滲出黃水,稱為口黃水瘡”。夏秋季節發病患者主要為兒童,多發于顏面,四肢等處暴露部。皮疹如黃

    豆大,或更大的白色或黃色水泡。泡壁很薄而破,化膿后膿沉積在下半部而呈半月形、周圍有紅暈。有不同程度的癢感。抓破后則皰內容外流,引起接

    觸傳染。
        1.處方:地膚子30克,黃柏30克,芒硝50克。
        用法:共研細末、過篩裝瓶備用。先用地膚子20克煎水洗凈患處,然后撤上藥粉,每日兩次,一般敷藥2—3天后分泌物逐漸減少,5天后可以結痂

    痊愈。
        方源;云南洱源縣張桂寶祖傳方。299
    2.處方:蠶豆莢(外殼)或蠶豆皮,冰片少許。
        制法:將蠶豆莢外殼或蠶豆皮放鐵鍋內炒炭(存性)與林片共研細末,瓶貯備用。
        用法;先用鮮野菊花或鮮蒲公英(不拘量)煎水溫洗患部,清除膿麻。干后撲藥或用麻油適量調搽。
        方源:河南遂平劉康和家傳秘方。
        3.方名:甘露散。
        主治:一切皮膚潰爛或起小泡發癢疼痛。
        處方:甘面粉500克,生姜(切片)500克,銅綠120克。
        制作方法:三味放入碾糟內研之如泥,放在鍋內炒,將姜炒黑(存性)后放擂碗內研成細末收瓶貯放備用。
        用法:先用金銀花藤煎水將瘡面洗凈。已潰爛者用干面上之,末潰者用棉油調搽。
        方源:信陽陳明久獻秘方。
        黃水瘡
        1.主治:膿痂疹。
        處方:青黛150克,黃柏120克,薄荷150克,冰片6克,人中自90克,黃連45克,硼砂6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瓶貯備用。
        用法:將藥粉用香油或菜油拌成糊狀?;继幱?5g6酒精?消毒,然后涂敷藥膏,覆蓋消毒紗布。隔月換藥一次,一般2—4次即可治愈。
        方源:陜西戴惠玲獻方。
        2.主治:膿皰瘡、黃水瘡等,毒水流到某處即潰爛。
        處方:樟腦30克,雄黃15克,爐甘石15克,冰片6克。
        制法:共為細末調水、蠟燭油適量。
        用法:藥粉調燭油搽患處。300
    注意事項;如年年發生,醫好毒到春又發,又流水的加白椒粉o.9克入藥拌有效,并禁忌刺激性發物。
        方源:桂林木器廠湯汝昌得一乞丐傳授。
        3.處方:雄黃、明礬、松香,桃丹(太已丹)各15克。
        制作方法:以上四味,先乳明礬、雄黃,次加松香,最后加桃丹,共研極細末、瓷瓶收貯備用。
        用法:用麻油或黃凡士林將藥末調成藥膏,用指頭揉搽患處,以滋潤皮膚發熱為度。
        療效;本方相延三代,歷經百余年之久。曾用此方治療頭面黃水瘡、旋耳瘡、羊胡瘡、膿瘡及周身皮膚有黃水滲出潰爛者,屢用屢效。
        方源:  《江蘇中醫》1960年12期。
        4.主治:一切溫癢瘡。
        處方,黃柏60克,川椒60克,五倍子60克,白芷60克,枯礬60克,生白礬30克,廣丹90克,松香90克,硫黃90克,明雄60克。
        用法:共為細末或臘豬油、棉油、香油皆可調搽。
        注意事項:若腿腫瘡加黃牛糞燒存三分之一,如頭部瘡加四分之一。
        方源:王旭初獻秘方。
        5,主治:小兒頭上生黃水瘡或浸淫渾身流黃水。
        處方:北方蒼術、黃柏、西吉,地骨皮,白鮮皮各等份。
        用法:共為細末,用香油熬黑色即成,任意抹患處三遍即愈,多者五遍。
      方源:張景舜獻。
      6.主治;毒瘡、黃水瘡、疥瘡、癬瘡,襠內癬及腿上瘡數年不愈者有極效。30l

    處方:蒼術9克,硫黃12克,吳萸6克,象皮9克,粉龍骨9克,輕粉4.5克,白礬9克,乳香9克,沒藥9克,川花椒9克,黃柏9克。
        用法;上藥共為一處置瓦片上燒焙至黑色再研為極細末,令患者用五果樹枝煎水洗凈患部、再敷此藥。如患處有水可干敷、無水者可用香油調敷。
        方源:新蔡魏豫安獻秘方。
        7.主治:薄皮黃水瘡。
        處方:炙乳香9克,炙沒藥9克,凈輕粉o.9克,青黛1.3克,冰片0.6克。
        用法:共為細末,香油調搽,一天搽兩遍。
        療效:五O年新蔡縣三寨鄉后莊村一家四個孩子均患此癥。用此方治愈。至今巳治好百余例。
        方源;新蔡李佩云獻。
      ·8.處方:輕粉3克,杏仁1.5克,石膏(煅)3克,銅綠1.5克,青黛1.5克,龍骨3克,炒乳香3克,炒沒藥3克。
        用法:共為細末,如流水多用干敷,如結痂用香油調搽,一日二次,三日即愈。
        方源:乎輿馮云飛獻秘方。
        9.處方:黃連6克,大白9克,蒼術9克,黃柏9克。
        用法:以上四味研極細加梅片,再研細,用瓶裝好不要泄氣。有千痂者用香油調和敷之,若有流水者可干敷,3—4次即愈。
        方源:正陽孫風翔獻。
        10.方名:槐松油膏。
        處方:家槐樹枝七根(長?寸、粗如細筷),黃松香60克,小麻油60克。
        制法:將松香搗碎,均勻地撒在一尺見方的紙上,再
        302

    放入樹枝一起卷緊,成圓筒狀。然后把下端用紙扎緊,將香油徐徐注入,最后,將口扎緊用鑷子挾住上端,使藥條略平,以火點燃下端。下放一碗,藥

    條燃燒,藥油隨即滴入碗內。藥條燃盡,再將落入碗內炭灰研成糊狀,裝入瓶內備用。
        用法:將藥涂搽患處,如患在頭部,可將頭發剪盡,七天涂一次,l一2次即愈。    ,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獻。
        11.主治:全身濕爛流水。
        處方:吳茱萸、硫黃各等份。
        用方:研為細末、干面上患部。
        注意事項:上藥時可去掉瘡痂與爛內;
        方源:河南遂平楚文定獻秘方。
        癬
        1.主治:牛皮癬與頭癬。
        處方:韭菜根30克。    ;
        用法:上藥曬干研成粉末。再用香油調成糊狀,涂患處,隔日換一次。    ·
        療效:效果良好,連涂4—5次即愈。
        方源:河南醫生傳錄。
        2.主治:癬。
        處方;杉木鋸屑。
        用法:用一個飯碗,上面蓋糊一層紙,使離碗底約三,四分,在碗外邊上用漿糊把紙邊粘固,然后把木屑(干燥的)堆在碗的紙上,用一小塊燒紅的

    炭,從上燒到下面,將要燒到碗紙時將木屑去掉,把紙撕開,碗底就已有杉樹油了。用時先把癬瘡洗凈,用消毒刀刮一刮,然后把杉樹油涂在癬瘡上,

    涂兩三次即愈。
        方源:福建寧化縣巫平峰祖傳良方。303
    3.主治:鵝掌風(手癬)。
        處方;鮮松針(松毛)2,ooo克。
        用法;先取一斤松針放在爐上燒著,俟煙起,把患掌置于煙上,約距離10公分(邁熱難忍可提高些)。松針燒透后再陸續增加燒著熏療。每日早晚各

    熏一次,每次約二小時,連續熏一周。
        注意事項:患掌熏后,在二小時之內不宜洗手,以后要洗手需用溫熱水。
        療效:一般熏4—5次可愈,永不復發,曾治愈數百人,無不應手獲效。
      方源:福建翁充輝祖傳。
      4.主治:頑癬。
      處方:斑蝥3只,枯礬,硫磺、密陀僧各3克,三仙丹2.7克,冰片1克,白砒1,7克,硼砂2克,麝香0.15克,甘油32克。
        制法:先將白砒煅至無煙后,與其它各藥共研細末。
        用法:上藥末調甘油用棉簽蘸涂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
        療效:治愈率達94-g6以上,3—6天痊愈。
        方源;福建莆田李壽山祖傳秘方。
        5.主治:花斑癬。
        處方:柚皮(或未成熟的小柚)、硫磺。
        用法:將柚皮切開,取其切開面沾硫磺涂搽患部。
        療效:輕者只搽一次可愈,重者于3—4天后搽第二次可愈。
        方源:福建廈門市許進光祖傳秘方。
        6.處方:花椒30克,黑礬30克,塊石灰60克。
        用法:用開水一斤將三味放入泡之,待涼后裝入瓶內。三天后用棉花沾水搽患處,每天2—3次,七日痊愈。村崔

    療效:百治百效。
      方源;河南信陽李德俊獻祖傳秘方。
      7.主治:花斑癬(汗斑)。
      處方:斑蝥3個,硫磺,密陀僧、海螵蛸各9克。
      用法:共研細末,用米醋少許調成糊狀,或用凡士林調成膏狀,涂搽患處,每日1—2次。
        療效:家傳驗方,頗有良效,多者一個月以內即愈。
        方源:遼寧楊子正。
        8.方名:冰輕硫爐膏。
        主治:鵝掌風。
        處方:輕粉、冰片、硫磺、龍骨、爐甘石按1c2:3:4:5的比例組成。
        制法:先將冰片,輕粉、龍骨研極細末,過篩再與硫磺、爐甘石混勻,用凡土林(或醋)調膏備用。
        用法:先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擦拭干凈,然后外涂上藥膏,每日三次。
        注意事項:因鵝掌風常瘙癢厲害,搔破皮后露出創面。而輕粉,硫磺有毒,對創面刺激性大,所以要特別注意藥膏的配制比例,不應超出量。
        療效:患者羅X X,男,52歲,1985年10月5日初診。兩手掌反復出現水泡,脫屑,瘙癢已三年有余,迭治不愈昏用此方治療一個月已徹底痊愈。
        方源:湖北宿鄂州市中醫院萬細叢獻秘方。
        9.主治:鵝掌風灰指甲。
        處方:黃丹、枯礬、明礬各12克,五倍子、百部各15克夕雄磺、白芷,白鮮皮,硫磺各6克,朱砂,輕粉各3克,白附子,白鳳仙花各9克,陳米醋

    1500毫升。
        制法:①枯礬、明礬、雄黃,硫磺,朱砂,輕粉六味藥305
    晶,入乳缽中研細末備用。
        ②五倍子,百部,蛇床子、白附子、白芷、白鮮皮、白鳳仙花等七味藥物生曬干后、共為細末,不必過篩、備用。
        ⑧先將陳米醋放入鐵鍋中煎沸后,加入黃丹,用筷子攪勻,再下五倍子等細末攪勻,然后徐下枯礬等六味藥末,攪勻后,離火即得。
        用法:先用杉木末,或用杉木葉,松木片、松針的任一種置火上燒煙、烤熏手掌,然后取藥液10一20毫升搽手或泡手。(泡后的藥液留下再用),泡

    后不要用水洗,一日三次。
        注意事項:將藥膏貯于有蓋的玻璃瓶中,用后蓋緊、置于干燥處。
        方源:陜西戶縣趙氏聞獻祖傳方。
        10.處方:大生地24克,生大黃18克,大楓子肉、百部,茯苓草、海桐皮各15克,木鱉子(切片)、老紫草、白查仁,丹皮,當歸各12克,花椒、生

    甘草各6克。
        用法:將上藥物浸入一公斤芝麻油內二晝夜,然后用炭火煎至藥色微黃為止。用細篩濾渣,再用蜂蠟(切片)450克放在杯內,將濾下的麻油乘熱倒

    入杯內攪勻成膏。每日睡前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千后將藥膏涂子患處、搽勻,局部用紗布覆蓋即可。
        療效:此方為家傳驗方,對患此癥有表皮干燥,脫皮,皸裂、水泡、奇癢或流黃水不止者,均有顯效。
        方源:凌劍武獻祖傳秘方。
        11.處方:鴿子屎1000克,花椒500克,白礬250克。
        制法:上三味各用鍋炒很一點,共研細末,芝麻油調成藥膏。
        用法:先用沉香煎水洗凈患部,去掉舊皮涂上藥膏。統治各種癬癥100Qqb有效。306

    方源:河南遂平和興張海獻祖傳秘方。
        12.處方;蓖麻子(去殼)150克,松香300克,血竭花9克,銀珠9克,凈輕粉9克,梅片9克,/乙茶9克,鉛粉9:范,樟腦9克,黃丹9克。
        制法:蓖麻子先研細,把松香搗爛投入蓖麻仁內再碾取出放入鍋內加水使其稍微熬化,將前渚藥一起加入,趁松香攪動時攪勻,用好布攤貼于患部

        療效:獻方人胸部長癬三年有余,經醫治無效,用此方而得痊愈。
        方源:河南淮賓涂贊裹獻。
        i 3.處方:斑蜚7個,紅娘7個,。I·香5克,廣木香2克,醋(適量)。
        用法;前四味約共力粗末,浸泡醋內?日,備用,每日涂搽患處l一2次。
        注意事項:膿皰瘡及皮膚潰爛者禁用。
        療效;患者周X X,男、36歲,頸項及背部患頑癬數處、瘙癢難忍,數年屢治不愈,經用此方治療,一日而愈。
        方源;河南遂平梁伯盈獻。  ;
        汗斑
        汗斑即花斑癬。多發生于胸、頸、肩、背等處,皮疹為圈形斑點,多呈灰色或黃褐色。僅隱約可見、微微發亮,搔抓時有糠秕樣細小鱗屑。無感覺

    或微癢,冬季減輕或自愈,夏季發作或加重。
        1.處方:蜜陀僧、硫磺各9克,花椒:克,海螵蛸2克,水!銀5克。
        制法:前四味共研細末,再加水銀研。
        用法;生姜切片,蘸藥擦患處,;每日3次。
        療效:1—2周痊愈。    ·
        307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傳。
        2.處方:狗骨(適量燒灰)。
        用法;研末、調茶油搽患處。如無狗骨,以硼砂用布包蘸酒精搽患處亦效。
        療效;云南黃初有祖傳秘方。
        疥瘡
        ?,處方:雄黃、硫磺、白芷、輕粉各3克。
        用法:共研細末,過細籮,分成兩包。用時先洗澡,洗后用120克香油兌6克藥面調勻,放手心內在患處來回搓.之,將皮肉微微搓出血來,連洗二

    次搓二次。
        方源:山西陽泉市劉雷峰家傳秘方。
        2。主治:疥瘡。
        處方:巴豆9克,水銀5淌。
        制法:巴豆去殼搗爛,加入水銀和勻如泥即成。
        用法:用凈布將藥泥包緊。蘸麻油少許在患者的兩手腕部、肘彎內、腋下、兩足彎等處(這些部位先用生姜擦一遍)輕輕揩擦,每日洗澡后擦一次,

    三次即愈。
        注意事項:慎勿入口、粘在手上要及時洗凈。
        方源:祖傳秘方,省俊智獻。
        3.處方:川椒殼(微炒)30克,硫磺30克,全斑蝥(微:炒)5個。
        制法:上三味共為細面過籮。另用黑白礬15克,以水少許溶化開。和藥面調糊成坎,用棉紙包數層埋陰處到時扒出·使用。
        用法:先用熱水洗澡,后用香油調搽,不論干,濕坶可。重者三次,輕者1—2次。
        方源;河南汝南賀鳴遠獻。
        4.處方:大楓子(去殼)30克,木鱉子(去殼)30克,308
    水銀30克,明礬30克,雄黃30克,硫磺45克,川椒15克,蛇床子30克。
        用法:共研細末,菜油調涂患處,一日三次。
        方源:四川羅運新。
        5.方名:一擦光。
        主治:疥瘡及婦人陰瘡、漆瘡,天火丹毒等。
        處方:蛇床子、苦參、蕪荑各30克,枯礬36克,硫磺9克,輕粉、樟腦各6克,大楓子肉、川椒、雄黃各15克。
        用法:共為細末,生豬油調搽。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獻。
        濕疹
        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臨床比較多見,常根據年齡分成人、嬰兒溫疹;又據起病,癥狀、病程不同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以部位則分

    為頭部濕疹、顏面、四肢,陰囊,肛門濕疹等。此病與中醫臨床記載的“奶癬”、“旋耳瘡”、“銹球風。、“四彎風。類似。多因體質關系,內蘊濕

    熱,素患腎,肝、消化系疾病耗傷陰血,繼而過食葷腥發物,接觸刺激物,外感風濕熱邪而誘發。
        1.處方:煅石膏60克,白芨面30克,密陀僧21克,上輕粉15幻枯白礬9g。
        制法:上五味共為細末。
        用法;臨用時以香油或凡士林調成50g6軟膏涂瘡上,如有膿水淋漓者可用藥粉干撤瘡面。每天涂搽3—5次。每日佐以內服清熱、利濕、祛風之藥:

    薏苡仁、白鮮皮、烏梢蛇,生甘草,白術,其效益顯著。
        注意事項:①忌用溫水或肥皂水洗滌。②忌食魚蝦,辛辣酒類食物。⑧室溫不宜太熱太冷、忌風吹日曬。④如系慢性濕疹再加紅粉9克共調。309
    方源:長春市劉伯齡獻。
      2.主治:皮蛀(慢性溫疹的一種,非常頑固)。
      處方:綠礬、硫磺、雄黃、明礬、枯礬、砒霜,珍珠粉各3克,銅綠、升丹、皮底灰(即舊牛皮鞋底燒成的灰)各15克,紅毛油腳(即風毛油油腳)適量

    。
        制法;上述各藥研末混合,用紅毛油腳調成糊狀。
        用法:厚厚地涂于患處,干掉后有水樣分泌物流出,繼續再涂。
        療效;四天后痊愈,屢用屢效。
        方源:經驗良方,J。東王家駒獻。
        3.主治:陰囊濕癢難忍者。
        處方:芙蓉花、血余。
        制法:芙蓉花研末,血余燒灰和勻備用。
        用法;調桐油,用鵝毛蘸藥涂患部。
        方源;四jII成都市楊序莖祖傳。
        4,主治:陰囊濕癢(陰囊濕疹)。
        處方:煅龍骨、透骨草,黃柏、花椒,蒼術,地骨皮,,b羌活各9克。
        用法:水煎、先熏后洗。
        療效:數次即愈。
        方源;河北王周庭祖傳六代秘方。
        5.主治:黃水瘡,濕腳氣,濕疹、中耳炎、藥物性皮炎。
        處方:  (紅色粉)廣丹、官粉、松香、枯礬各60克,銀珠17克。
        用法;上藥各研細面、再混合研細勻即成。濕潤糜爛晉用于藥粉搽患處,每日2—3次。結痂干燥者,用芝麻油或凡.士林調膏涂患處。    ;
        療效:患者黃X X,男、五歲,左耳經常流出黃白膿戶310
    人治無效。后用本方,先用藥棉將耳內洗凈,再用藥粉少許.上入耳內,每天一次,三天而愈。
        張X X、男,45歲,患肛門濕疹,經用碘酒后引起藥物?性皮炎,肛門周圍有水泡,用此方,每天撒一次,兩天即愈。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
        6.主治:浸淫瘡、黃水瘡、火赤瘡、天瘡、旋丌瘡、腎:囊風、四彎風、羊胡子瘡、肛門圈癬、奶癬等癥。
        處方:青黛(青色粉)17克,輕粉15克,黃柏、3克,蒼術12克,煅壯蠣30克,煅石膏30克。
        用法:各研細面、再混合研勻即成?;疾繚B出有水者、干粉撒之。無滲出水者、香油調涂。
        療效;田X X、男、3歲、患肚臍濕疹、  (臍瘡,肚臍.’周圍發癢流水)用此方,每日2次、連用3天即愈。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
        蕁麻疹
        蕁麻疹,中醫稱為“痦癃”或“癮疹”,俗稱“風疹-!塊"。主因風熱或風寒搏于皮膚,亦有因吃了某種食物、藥—物及腸內有寄生蟲或其它致敏

    因素引起。
        1.處方:糯米谷60克。
        用法:文火炒米開花。取炮糯米燉湯服,每日一次,連丫艮三日。
        療效:民間單方,驗證十四例,眼三日后痊愈。
        方源:福州市趙師準獻。
        2.處方:地膚子12克,白芷9克,防風9克,川椒9克,透骨:草9克,赤芍9克,一枝蒿9克,獨活9克,荊芥9克。
        用法;用水三斤煎服,洗全身。洗時應避風。
        方源:河北宣化趙春山三代祖傳方。311
    3.處方,蟬蛻150克或120克。
        制法:洗凈風于,炒焦為末,煉蜜為丸,每粒9克重。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一丸,白水送—㈠以愈為度。一般一料即愈。
        注意事項:此方多服兼能治血風瘡及內利·哮喘。
        方源:河北唐浴樸祖傳方。
        4.處方:蒼術12克,麻黃6克,白芷6克,荊芥9克,蟬蛻6克,獨活6克,赤芍6克,藏紅花6克(沖服,可用南紅花12克代替),天麻6克,桃仁6克,

    當歸尾6克,白僵蠶9克,丹參15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粉甘草6克。
        制法:風寒型,上方再加桂枝6克,姜皮3克,紅棗5枚,水煎趁熱服。
        風熱型:上方去麻黃、白芷、獨活,再加黃芩6克,生薏仁12克,苦參lo克,浮萍10克水煎放涼后服。
        氣血兩虛型;上方去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粉甘草,再加黃芪15克,黨參10克,白芍10克,何首烏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①小兒服量按年齡酌減,但不能少于成人量的四分之一。②風寒型患者服薊后取微汗即可,不宜人汗淋漓。⑧服藥期間禁食生冷辛辣物

    、且要預防感冒。④孕婦,月經期間患者以及家瘡則不宜服用。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獻。
        葫疹
        藥疹是因藥物通過口服、注射、吸入、滴入、栓劑等各種途徑進入體內后產生的一種過敏反應。中醫認為是“中藥毒,,。其皮疹表現多類似其它

    皮膚病的皮疹。常見的是猩紅熱樣皮疹和麻疹樣皮疹、其次是蕁麻疹。多對稱性的全身312

    發生,常伴有輕重不一的虛熱、頭疼、胃口不好等全身癥.狀。
        1.處方:木賊草(不可用于)30克。
        用法:將木賊草洗凈切碎,加水過藥面,煎取半量藥,湯,泡紅糖,傍晚、次早各服一次。
        療效:用藥后第二天顯著減輕,第三、四天可愈。此藥;對頑固性蕁麻疹亦有顯效。
        方源:福建仙游縣林文漢師傳。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類似中醫所說之“血疳”。由外受風熱郁飛:唆膚所致。常見于成人,多發于春、秋季節。皮疹為不規則橢圓形玫瑰色的斑疹,約南瓜籽

    大小或更大,中心略帶;黃色,邊緣呈淡紅色、表面附有糠秕樣鱗屑。常先由胸部山:較大原發斑,1—2周后,才陸續成批發出。有不同程度的癢感。
        1.主治;頑固性玫瑰糠疹。
        處方:青防風、白癬皮、蟬衣、地膚子(研)、薄荷各:6克,赤芍,粉丹皮、僵蠶,連翹、鮮生地各9克,荊芥、粉甘:草各3克,錦紋大黃15克(另

    包,先煎湯另服)。
        服法:水煎服。同時用樟木及蠶砂煎水洗患處。
        療效:一般3—5劑痊愈。
        方源:經驗良方,南京張鳴九獻。
        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中醫稱為“牛皮癬”。因其皮損狀如牛厚而堅硬,故名牛皮癬。亦稱“頑癬”、“干癬”。發病后局部先有奇癢,經常搔抓后局部出現

    扁平丘疹、呈類圓形、顏色如;常,逐漸皮膚增厚、干粗、皮紋理加深,形成一局限性肥厚斑塊,境界清楚。表面有少許鱗屑,抓痕及血癡,自覺瘙癢

    313
    陣發。尤以午后及晚間為甚。好發于頸兩側、項部、肘,小腿伸測、前臂、胭窩、肘窩等處。初起由風熱之邪阻滯皮膚,日久風勝血燥,皮膚失去滋養

    所致。
        1.主治:癩皮癬(神經性皮炎)及陽性腫毒(來化膿n士  )。
        處方:珍珠粉1.5克,琥珀粉15克,石蛤粉120克,爐甘石粉120克,稀白醋1200克。
        用法:先用淡茶麩水洗凈患處拭干,將上藥和勻搽患處,每日三,四次,在發陣癢時即可加搽。
        注意事項:忌飲酒、食椒,蒜、蔥、姜。不要因痛停止搽藥。
        方源:祖傳驗方,趙純武獻。
        2.處方:巴豆去外殼30克,雄黃3克,共磨成細末。
        用法:用三或四層紗布包裹,每天擦患處3—4次,每次1—2分鐘,直到癢感減退為止。
        方源:廣東劉昆盛師傳方。
        3,處方;斑蝥、生半夏各15克。
        用法:共為細末,香油調涂患處。
        方源;河南遂平梁伯盈祖傳秘方。
        4.主治:銀屑病。
        處方:粳子梢根120克,白茅根120克。
        用法:水濃煎二次,取汁300毫升頓服,每天一劑。
        注意事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療效:本方在光的流傳多年,頗有成效。王X X、男,2了歲,四肢,背部布滿錢癬,上覆鱗屑,屑下為紅斑,瘙癢難忍,服本方一月而愈。    ,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
        5·;處方:黃豆90克,芝麻90克,棉子120克,辣菜子90克,
        314
    松樹節(油丁子)若干個。
        制法:先將黃豆、芝麻、棉子、菜子裝入瓦壺內后將松樹節劈開塞入壺口,再用木板一塊,將板面開小口將壺放在板面口內,板面用泥敷好,四面

    用糠火燒之即流出油來,收貯備用。
        用法:取汕敷患處。
        療效:屢試屢效。
        方源;河南信陽人暢舟炳獻祖傳方。
        6.處方:巴豆、食醋各適量。
        制法:醋入粗土碗內,巴豆在碗內磨漿、以稠為度。
        /H法:患處先用Ig6的食鹽水洗凈、擦干,后用棉簽蘸藥漿涂搽,每周一次。
        方源:  《四川中醫》1984年4期。
        皮膚瘙癢癥
        皮膚瘙癢癥中醫稱為“癢風”。全身性瘙癢是由于血分有火、外受風邪郁于肌膚刁;得外泄所致。局部瘙癢,多由滴蟲、蟯蟲、痔瘡引起前后陰作

    癢。陣發性瘙癢,短的只有幾;分鐘,長可達數小時。冬季皮膚瘙癢,多在睡眠前發作。夏季皮膚瘙癢,多在氣候燥熱時發作。起初周身原無皮疹,由

    于過皮搔抓,皮膚可見抓痕、血痂、色素沉著,亦可呈濕疹樣、苔癬樣等繼發性改變。
        1.處方s全蝎、僵蠶、苦參各6克,薄荷、甘草各3克,生地15克,荊芥、防風、牛蒡、蟬衣各5克。
      服法:水煎服。
      療效:大多數服一劑而癢止。
      方源:福建某大夫師傳。
      2.處方s食鹽loo克,米泔(浸泡生米后的水)100毫315
    升。
        用法:食鹽放入米泔水置于鐵鍋內煮服5—10分鐘,然后倒于面盆內,用消毒毛巾蘸藥液搽洗患處。早晚各一次,每次搽洗1—3分鐘。一般1一!次

    見效,多則3天即愈。
        注意事項;①搽洗前先抓后搽洗,②洗澡時不用堿性強!啲肥皂。
        方源:云南省張開云獻秘方。
        3.主治:頑固性皮膚瘙癢。
        處方:密陀僧(丹憶)、醋、各適量。
        制法;密陀僧放爐火中燒紅后立即投入醋中,俟冷后,將藥撈起,佴行燒紅,如法淬制,這樣反復七次,然后研戍擁末備用。
        用法:取末適量略加白茶汕涸勻,涂患處。
        療效:治療數百人,無不獲愈,療效極佳。
        方源:福建王春惠祖傳秘方。
        d.主治:感受風毒,凝聚皮膚,皮膚失養以致掌部超泡、皮膚粗糙變厚、自覺瘙癢,入冬則皸裂疼痛準受。
        處方:皂角刺30克,蒼術30克。
        用法:將上藥置瓦片上,文火烤焙冒煙時,將患掌靠:在煙中熏,連續二、三日,每次約半小時。
        療效:經臨床使用有效。
        方源;祖傳單方,福州市陳書智獻。
        5.主治:皮膚瘙癢、體癬。
        處方:明鏡草(滿天星)30克,花椒12克,菜油100克。
        制法:上三味混合燒開后濾去渣滓,取液備用,另用青果樹皮焙干后研成細粉,與硫磺粉(1c1)調勻。
        用法:將上述液體和藥粉倒在手上混合后涂搽患處,海日l一2次,連用2—3天即可。
        31 6
    療效:患者王X X,男,22歲,反復皮膚瘙癢五年。陣發性、無定處、白天輕、夜晚重,多次治療無效。用此方僅三天而痊愈。
        方源:江津縣塘河衛生院李征初獻。
        6.主治;男女前陰瘙癢。
        處方;白芷9克,黃柏9克,地膚子9克,大黃9克,遼細辛s丸,·勺梅9克,荊芥6克,槐花6克,皮硝3克,陳艾9克,蜀椒6克,人中白12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處,一日二次。
        方源:  《四川中醫》1985年4期。

        酒糟鼻
        本病因肺、胃積熱上薰,血液瘀滯而生。初起皮膚彌漫性潮紅、毛細血管擴張,尤其是食后及精神緊張時明顯。繼而在潮紅的皮膚上出現散在紅色

    丘疹或小膿瘡,在鼻尖上可有豆大的硬實的丘疹、毛細血管擴張更明顯,毛囊口擴大成漏斗狀。閂久鼻尖部結節增大數個聚合,高出皮面,皮膚肥厚、

    成為鼻贅。皮疹發生在鼻部、兩頰、前額。木病常發于中年男女,經過緩慢。
        ,。處方:硫磺9克,水銀6克,輕粉6克,木鱉子(去皮)個,枯礬3克,桃仁(去皮)7個,豬脂油1 5克,紅麻子了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合豬脂油、紅麻子等共調成膏備用。
        用法:用麻布包好,時時擦患處,——日數次,以愈為度。
        方源:河北河間賈春華祖傳方。
        2.主治:酒渣鼻(兼治癬)。
        處方:楓子肉、蛇床子、枯礬各15克,銅綠3克,水銀9克。317
    制法:上藥用生豬油適量搗融成膏。
        用法;擦涂患處。
        療效:數次即愈。
        方源;清廉庵秘傳方。
        禿瘡
        禿瘡俗稱癩痢頭,是——種農村巾兒童常見的外科吱病,患了此病,頭皮』:結厚厚的白癡,小者如豆,大者如餞。頭發一小片一叫、片的脫落,

    變成禿頭。有時有膿液流出,瘙癢難堪,卻不疼痛,除去麻皮,皮膚上顯現出淡紅而湘濕的基底,頭發失去光澤,  日久皮膚萎縮變成禿瘡。
        1.處方:韭菜根一小把。
        叼法:將上味用水洗凈揩千,用刀切細,和入細面粉,用冷水凋稀成糊,放入鍋內,用文火煎熬,使水份燕發,攤戒面并,乘熱取出,放在患處(

    患處先用清水洗凈,剝之瘡癱、將殘余的頭發剃去),用紗布包好,每隔一日換一次,連續換數次即愈。
        方源:吳瑞康獻方。
        2,處方:銅綠30克,  白礬畹,乳香15克,沒薊15克。
        制法:以上四味,共為細末,用陳豬油澗搽。
        用法;每口早晚用藥各搽一次,共涂搽3—4次即愈。
        方源:河北邢臺劉泰元祖傳方。
        3.處方:銅綠9克,雄黃9克,輕粉6克,拈礬30克,梅片1.5克,松香15克,樟腦60克,官粉30克,漳丹60克,黃臘60立。
        制法:將上藥九味,共研細面,用香油個斤,熬丌先下黃臘,離火下薊面成膏。
        用法:涂敷患處,敷后稍有刺癢。
        療效:三、四次見效,屢治屢驗。
        方源:保定市廣生覺治禿瘡的秘方+
        318
    脫發
        脫發:毛發脫落分生理與病理性兩種。在人的一生,毛發不奸生長、脫落與亞新,平時毛發的脫落因為少而緩慢,故不覺得;至老年因生理功能減

    退,毛囊往往萎縮而有脫發,上:均屬于生理性范疇。常見的脫發為“斑禿”和脂溢性脫發?俗稱“鬼剃頭”?!鞍叨d”為突然發生的界限性的圓形或

    橢鏟形的歲;發脫落,禿區頭皮及周圍頭發光澤均正常,無.炎瘧反正及任何自覺癥狀。好轉時,先長出細,淡的毛發,漸漸變粗、變黑、恢復正常。

    脂溢性脫發多為30歲左右的男·性。頭發陸續脫落,每在枕邊和梳頭、洗頭時,有時用手撫·摸即可有數根到數十根頭發脫下,常從兩側、額頂或從頭

    頂.中央開始脫落。頭皮鱗屑很多,伴有瘙癢。
        1.處方:生代赭石(研末)120克。
        爪法:每次服3克,H服二次,早飯前一小時服一次,晚飯后一小時服一次,用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療效:一般20天治愈。療效達loogb。
        方源:哈爾濱宇忠厚師傳秘方。
        2.主治:落發。    .
        年方:生發丸。
        處方:女貞子30克,桑椹子15克,菟絲子9克,早蓮草12克,生追1:克,汗瀉12克,粉丹12克,何首烏30克,黨參9克,當歸12克,棗皮9克,茯神

    12丸,骨砟補9克,淮山藥12克,甘草12克。.
        服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2克。
        方源:四川楊亞華祖傳方。
        2。處方:雞蛋10個,麝香o.2克,冰片1丸。
        用法:雞蛋煮熟、去白留黃,將蛋黃炸汕去渣,麝香冰
        319
    片擂細入雞蛋黃油內,用絨布蘸油、薄涂脫發處。一日3—4次,再內服生發丸。
        方源;四川楊亞華祖傳方。
        4,主治:青壯年血氣衰弱,頭發脫落不復生,繼續脫落者。
        處方:首烏30克,熟地24克,們杞15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西黨15克,白術12克,茯苓l!克,廣皮9克,乏味子9克,膽草12克,黃柏9克,元

    內15克,照棗30充。
        眼法;酒浸,早晚二次,每次服{5克。
        療效;服此方后頭發長回很快。
        注意事項:忌食魚腥。
        方源:宋佩衍遺方,宋世勛獻。
        5.主治:脫發白發病。
        處方:生、熟地各12克,炒山藥12克,山萸12克,茯苓9克,丹皮9克,澤瀉9克,何首烏15克,鹽黃柏9克,寸冬9克,當歸15克,元參9克,柴胡9

    克。
        服法:小黑豆百粒為引(鹽水浸),水煎服。十余劑即愈。
        方源:山西張埴祖傳四代方。
        6.主治:婦女血虛脫發。
        處方:熟地24克,山萸12克,山藥12克,丹皮9克,洋瀉叼克,茯苓9克,五味子30克。
        服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早晚各服一粒。開水送下。
        :/J源:河南遂平李德新師傳。
        7.主治:受驚脫發(鬼剃頭)。
        處方;當歸30克,川芎24克,杭菊30克,天咻24克,羌活24克,熟地60克,木瓜18克,菟絲子60克。
        320
    用法:共為細末,煉蜜方丸,每丸9克,飯后服。
        方源:河南遂平梁伯盈獻。
        8.主治:虛熱脫發,受驚脫發,婦女血虛脫發。
        處方:祁艾9克,菊花9克,薄荷6克,防風9克,蘗本9充,藿香6克,甘松9克,蔓荊子9克,荊芥9克。
        網法:水煎一劑洗四次,每日一次,多洗收效快。
        方源:河南遂平劉康和傳。
        9.主治:鬼剃頭。
        處方:蛇床子500克,百部250克,黃柏100克,青礬20克克,75%酒精34—44毫升。
        用法:上藥泡在酒精內1—2周、去渣,每100毫升加甘、油20毫升,搽患處。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傳秘方。
        脂溢性皮炎
        溢脂性皮炎,又名脂溢性濕疹,主要發生在頭面部皮脂腮較多的部位。如頭皮、眉弓、鼻唇溝、耳前后、后頸部、背腋等處。中醫稱為“面游風”

    。皮病常自部頭刀:始1句下蔓:延、重者可泛發全身。皮損為略帶黃色的輕度紅斑,有油膩性-鱗屑和結痂,由胃經濕熱上蒸而成。
        1,處方:花椒(炒熟)60克,輕粉(微炒)30克,白礬30莧(熬枯存性),硫磺(微煅)30克,銅綠(為末炒)60克。
        用法:以上共為細末,香油調抹患處。
        療效;1—2付愈。
        方源:長春吳民祖傳方。
        狐臭
        狐臭即腋臭,中醫稱“體氣”。腋—F有臭味,夏季加重,以青年發育期臭味最濃,隨年齡增長而減輕。大部分獻者伴黃汗,常將腋窩襯衣染成黃

    色。321

    1.處方;紫丁香1克,三仙丹l克,冰片;克,石膏2克,滑石粉1九,明礬1.5克。
        制法:研細末混合拌勻即成。
        川法:早晚用肥皂水洗患處,敷上藥未,加污液過鄉,可制一紗袋里裝藥粉,系平挾敗下,每門兩次,輕齊半月重者4;門即愈。
        方減:經驗良方,張振才獻。
        2.處方:大田螺(生者)1個,  土豆(士先)、m鞏扦:3克,嘟香少許。
        制法:將田螺水養三日,去泥土、揭起螺唇,把礬,豆、麝放入以內。以線拴定子瓷器內,次日化為水備用。    ,
        用法:須在五更時,將藥水抹在腋下,不住抹藥,直侯腹中覺響,臟腑欲行住手,揀空地內大便,黑渣極臭具是驗也。以厚土蓋之,不可令人知之

    。如不盡、可照上方法重復再作。
        方源:河南遂乎梁伯盈獻。
        黃褐斑
        “面頰部黃褐斑”多發于未婚女青年鼻梁兩旁,男青年間或有之,其色狀頗似懷孕婦女“妊娠斑”,只是色素比較暗淡。
        1.處方:  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  白蘞、白丁香(即雀糞)各4.5克,外加蜜陀僧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用少許藥末放入雞蛋清或白蜜內攪調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溫水浴面,然后將此膏涂于斑處,晨起洗凈。
        療效;一般一月內斑可消退。
        方源:山東臨胸縣吳紹伯相傳秘方:322
    腳氣
        腳氣俗稱“沙蟲腳”。中醫稱“腳水沙蟲”、“汗沙蟲”?!浒Y狀腳丫叉潰爛痛而兼癢,難以忍受。
        1.處方:陀僧粉15克,上冰片6克,硼砂粉(月石)9克,西藥水楊酸3克。
        用法:共同配合,中藥三樣用有色瓶裝,臨用時再會西藥水楊酸(一次用多少配多少)。
        注意事項:皮膚無潰爛的搽時用力,干搽不痛,皮膚及腳丫癢極的,搽揉時最舒服。皮膚潰爛的搽藥后有中等痛感,但能除去菌蟲。搽藥時先洗凈

    腳叉一次,后禁水洗。
        方源:驗方,李知行獻。
        2.處方:四輪草300克,樟腦3克,輕粉o.5克。·    用法:先將四輪草莖葉榨水,后將樟腦、輕粉研末加入四輪草汁內調勻搽患處。
        方源:廣西秦天霖獻祖傳方。
        3.方名:勝濕餅子。
        主治;遠年腳氣、足脛腫如瓜瓠者。
        處方;黑丑30克(取頭末15克),白丑30克(取頭末15克),甘遂(連珠者),5克。
        服法:上三味同研極細,外用蕎麥面45克,連藥末和勻,水調捏為餅子,如折三錢大,放飯上蒸熟,每服一餅,空腹.眼,清茶送下,以利為度。

    未利,再服一餅。
        注意事項;忌食甘草、蔬菜、生冷、油膩魚腥等物。
        方源;《醫學正傳》。
        4.方名;杉木節飲。
        主治:腳氣發作,惡寒發熱,兩足腫大,心煩體痛。
        處方:杉木節120克,檳榔7個,大腹皮(酒洗)30克,
        —    323
    青橘葉49片。
        用法;上薊細切,用順流水三升煎至一:f1·,分作三服,一日服盡。如大便通利黃水,其病根除。未愈,過數日再愈一劑服之,病根去為度。外

    用杉木、橘叫‘不拘多少煎湯洗之神效。
        方源:《醫學正傳》。
        5。方名;雙臘膏。
        處方:白臘夏季6克,冬季3克,春秋4.5克,冰片1.5克,樟腦6克,麻油30克。
        制法:油煎開,入二臘溶化后去火,再兌入冰片、樟腦、枯礬攪勻、冷卻成膏,做成油紗條備用。若癢甚加枯咀礬末6克。
        用法:患處也用茶叫·水洗凈,外敷油紗條,夏秋二天,春秋3—4天,冬季5一?天換藥一次。
        療效;焦X,男,22歲,患腳氣二年,足趾流黃水癥癢,用此方三次即愈。
        力‘源:  《遼寧中醫》1982年7期。
        腳汗癥
        1.處方:白礬(打碎,或枯礬)  、干葛(打碎)各25克。    、
        制法;將上藥水煎兩次、藥混和,大約二次煎出液共150G’毫升,放盆內備用(藥液不得用鐵制器皿裝盛)。一劑藥煎液可洗兩天,六天為一療程。
        用法;把腳浸泡在藥液內,每日三次,每次浸泡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晚間可適當延長時間。浸泡之前,溫一下藥液,不燙皮膚為度,效果更佳。
        注意事項;用藥時忌食生蔥,生蒜,生姜等辛辣之品c/
        方源s新疆宋江華獻方。324
    稻農皮炎
        稻農皮炎是一種水田耕作中常見的皮膚病。浸漬糜爛性皮炎是最多見的一種。俗稱“爛手爛腳”。發病與手足長期浸水,勞動中頻繁摩擦、及田水

    溫度、堿性有關。
        1.主治:預防用藥。
        處方;凡士林500克,松香90克,雄黃粉90克,樟腦60克。
        制法:將凡士林加溫熔化,入松香粉末不斷攪勻,待松香完全熔化后,離火降溫至40一50。c。再投入雄黃、樟腦充分攪拌,在冷凝中,溫度越降

    、攪拌越勤。至雄黃、樟腦不沉淀為止。
        用法:!下水田前,涂手腳、上、下午各一次。
        療效:把20人平均分成擦藥和不擦藥(即對照組)兩-組,結果擦藥者只有1人感染,對照組10人全部感染。
        方源;夫人傳方。
        2.主治:治療用藥。
        處方:石膏2份,硫磺1份,明礬4份,聾桐樹葉1份。
        制法:分別研細末,混合瓶裝備用。
        用法:每晚睡前洗凈患處,撒上藥末、輕輕揉擦,使之粘合。
        療效:治療169例,大多數只用藥1—2次,局部滲液減少,腫脹消退、結痂而愈。
        方源:夫人傳方。
        白癜風
        白癜風中醫稱“白斑病”,  “白駁風”?;继幤つw色素消失,界限清楚,毛發多同時變白,邊緣有色素沉著??砂l于全身各部,經過緩慢,歷久

    不變。偶亦有白行消失的。無癢痛等自覺癥狀。
        1.處方:硫磺9克,蜜陀曾9克。32S
    用法:共研細末,以茄蒂蘸藥末在患處反復搽之,直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日一次,連用7—10日即愈。
        注意事項:上藥辛溫有毒,初忌內服。治療期間禁服一切刺激性食物。
        方源;驗方,江蘇高郵張日獻。
        2.處方:豬肝(煮熟)一具,炒沙苑疾藜(研面)60克。
        用法;熟豬肝切小片蘸藥面吃,一日服完。輕者1—2料,重者2—4料。
        療效:屢治屢驗。
        方源:張家口岑效儒傳秘方。
        雞眼
        雞眼為豆大楔狀角質增生,略高了:皮面,尖端向下深入皮內,形似雞的眼睛而得名。多生于足的骨突起處的受壓部位?!ぷ呗酚袎和?。
        1.處方:黃豆芽150克。
        用法:每餐用黃豆芽半斤佐膳,不吃其他食物,一連吃五天不間斷,雞眼自然脫落。
        方源:經驗良方,廣東陰江侯世鴻獻。
        2.處方:生姜適量、生石灰、堿面各等份。
        用法:先用2%的碘酒和75gb的酒精消毒,把患處洗凈。然后用生姜搗爛取汁與其它二味共搗如泥的藥膏、取適量涂在雞眼上,再用膠布將其覆蓋

    著。每三日換一次藥,一般1—3\次雞眼就隨之脫落。
        方源:河南遂平李德新祖傳秘方。
        手足皸裂
        手足皸裂,冬季皮膚分泌物減少,干燥,如經常在室外勞動,或經常接觸冷水,手足被冷風刺激,即發本病。初起手足皮膚干燥粗糙、發生許多淺

    在裂紋,以后皮膚增厚,發326

    生深皸裂,甚至出血疼痛、影響勞動,并可發生感染化膿等。
        1.處方:明礬10克,白芨15克,馬勃6亢。
        用法:水煎三次,每次600毫升煎取300毫升。三次藥液和勻于一小盆內,;將藥液加溫,洗凈患手或足,再浸入!藥掖、早晚各泡20分鐘,每劑藥

    可浸二天,三劑力—‘療程,1—2療程可愈。同時將同樣比例藥研木,用兒弍:林凋成含20g6的軟;外,浸擦上患處效果更佳。
        方源;內蒙李日華獻。
        2.處方;糯米900克,明礬(研木)60克,樟腦15克,青!黛30克,
        制法:先將糯米洗凈濾干,入石礁:,卜戊綱粉,篩去粗批雜質,置盛1,ooo-55.I,:oo毫升沸水鍋內,象熬漿憫一樣,·文火熬戍惻狀,再入

    明礬木、樟腦、青黛,刊勻即戍、貯入藥罐待用。
        用法:將藥膏涂于薄布條,貼皸裂處。
        療效:治療千余例,無刁;應驗。
        方源:經驗良方,熊振敏獻。
        痤瘡
        1.主治:無淪男女,面上及鼻上出小紅疙瘩、刺癢、長年不斷者均有效。
        處方:防風6克,冰片1.5克,樟腦6克,水很1.5克!大楓子9克,胡桃仁9克?!?   用法:將上藥搗爛,用布包上,隨時擦用。
        反應:用后感覺做癢。
        療效:共治愈百余人。
        方源:保定市肖逢春獻師傳方。
        皮膚表淺腫瘤
        1.處方:輕粉,白砒,白胡椒,胡桃仁、銀屑(作
        327
    銀子剩下的東西,如藥店沒有,可到首飾店買到)以上各等份。
        用法:共研為細末、以老醋調成糊狀,涂于瘤子的頂部。勿涂到正常皮膚處。涂上藥若干了,可隨涂老醋濕之。如藥掉了,可依上法再涂藥。涂藥

    20天左右,瘤子自行萎縮脫落。若患處未封臺、可用白糖撒之,愈后無疤痕。
        注意事項;本方有劇毒,用時宜十分謹慎。
        療效:此方為祖傳驗方、實踐確有效果?;颊咄鮔 X,;患此癥,久治無效,后用此方治療,半月停止用藥、20天衙子自行脫落。
        方源:選自《上海中醫雜志》1955年11期。
        臁瘡
        臁瘡,即是—F肢潰瘍,癥屆頑疾。其癥狀瘡面黑硬、下‘陷肉脫或污水淋漓、臭穢難聞。是一項難治之癥。
        l,處方:宮粉30克,銅綠30克,黃臘30克,血余l田,香池100毫引·。
        制法;除黃臘外,余品入香油,文火煎熬,時時以槐棧攪拌、待血余成炭時離火,?入黃臘溶化:改膏備用。
        用法:將藥膏涂于消毒紗布上、取生理鹽水清潔瘡面,爾后敷藥、外加固定,24小時后再換一帖,7月后瘡愈去·藥。
        療效:王某,男,40歲,河南省臺前縣三里莊人,患此癥三年,內服外用中西薊均無效。后用此方,二帖瘡面愈合,未曾復發。
        方源:山東陽谷駐壽張醫院張風金獻秘方。
        2.方名:瘡瘍散。
        處方:生半夏、樟腦、麝香、血竭、冰片、珍珠各等份。
        制法;共為細末,過120目的篩子、裝入瓶內,經高328

    梢毒備用。珍珠、麝香臨用時選配。
        用法:先用酒精棉球在傷口周圍常規消毒,然后用生理鹽水棉球揩干潰瘍面分泌物,用鑷子剔除偽膜,但勿來州嚿·擦創面。再將藥物薄薄散上,

    敷上油紗條,后用消毒紗布包扎。每周換藥2—3次。    ·
        注意事項:包扎時勿過緊,以免刺激肉芽組織過度生氏,延長愈合時間。如感染面嚴重,身體虛弱,可適量門抗生素。
        療效:共經l 5病例,其中男的13例,女的2測;年卜最大的54歲,最小的3歲;病程最長的16個月,最短的34天;  冶療前潰瘍面最大的loXl 3平

    方厘米?!唬菏霾±浿形麽t治療均無效,后用此方而痊愈。
        方源:山西永濟余成佳獻。
        3.處方:桑根白皮600克,炒糯米900克。
        服法:研為細末,每次開水調服20克,一㈠服三次。
        療效:一般眼完一劑即愈,萬無一失。
        方源:河南遂平民間秘方。
        4.處方:乳香9克,沒藥9克,血竭花9克,兒茶9克,龍付嗎克,海螵蛸9克,輕粉9克,橡皮9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再取臘豬油120克,白臘19克,黃蠟15克,麻汕]20克,/、·丹60克,生姜300克,大蔥300克,共搗用白布濾汁和上藥粉攪

    勻熬之,滴水成珠為度,貯膏備用。
        用法:患處用花椒15克熬水洗透,將藥膏攤在布上貼于患處,七天取開即痊愈,永不再發。
        療效:明港搬運工人孫明泉,糧庫的長德均患此癥,用扣方治愈,五年未發。
        方源:河南借陽李德俊獻。
        .5.處方:唐石灰30克,枯礬3克。329
    用法:√《為細末,用香油調搽患處,待干時加蓋棉紙,·用帶裹著。
        療效;獻方人患此癥五年不愈,后研制此方,確實有效。
        方源:河南新蔡何勉之獻秘方。
        6.主治:下肢潰爛流水作瘍不收口,不生肌。
        處方:烏梅肉9克,杏仁6克,銅綠6克,大白6克,乳香;6克,/、丹4.5克,沒藥4.5克,』乙茶4.5克,輕粉3克,官粉3克,銀珠6克,樟腦6

    克,龍骨2克,象皮3克,明雄4.5克,血竭花4.5克,梅片4.5九,元寸4.5克。
        用法:以上藥物合一處,用豬油250克搗膏攤在布上敷.患處??疮彺笮〖訙p藥量。
        方源:河南信陽李恒葉獻。
        蜂窩組織炎
        蜂窩組織炎是皮下組織的急性化膿感染。常囚創傷后,火毒侵襲,或由癤、癰、膿腫等其他感染發展而成。初起時-在感染病灶周圍輕度紅腫疼痛

    ,如治療不及時,則很快蔓延擴大。紅腫以中央較為明顯,周圍逐漸減輕。周圍邊緣和正常的皮膚無明顯界限。皮膚的水腫明顯,有時出現水泡。一般

    均有高熱,寒戰,頭疼,全身不適等全身癥狀。輕者形成局,限性的膿腫,重者可發生廣泛性的組織壞死,甚至發生敗血癥或膿毒血癥。
        1.主治:項,背、小腹所產生的蜂窩瘡,口渴發熱,紅腫疼痛難忍者。
        處方:蜂房(有幼子者佳),沒藥6克,乳香6克,蔥白3寸,血竭6克,血余炭3—6克,蜜糖逐量,巖硝少許。
        用法:將上藥砸成糊狀,攤敷患處。
        療效:祖傳三代驗方,沿用已久,頗有成效。
        方源:  《河南秘驗單方集錦》。330
    2.處方:稻根30克,冰片1.5克。
        用法:將稻根燒灰研面入冰片,外撒患處。
        方源;  《土驗單方選編》。
        3,處方:大棗5枚,,閂;草1把(廚房近門處的為洼)。
        用法:大棗燒存性、懷草:曉灰共為細而,外撒或棉油灑!涂患處。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
        4.處方:鱉甲45克,大曲酒150克,輕粉1克,官粉1亢,冰片].5克,黃蠟(豌豆大),白蠟(豌豆大)。
        制法:鱉甲焙黃,蘸大曲酒再焙,反復熔至焦酥為度毒冰片稍以火點燃,諸藥共為細面備用。
        用法:用地骨皮、艾葉煎水洗凈患部,將藥面撒于患處枷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5.處方;川缸瓦片適量。
        用法:缸片研為極細末,瘡面用艾葉、地骨皮、國槐條;各30克煎水洗凈后,將藥面撒在患處。
        方源:  《土單驗方選編》。
        6.主治:蜂窩爛頭瘡。
        處方:白芷9克,當歸6克,乳香9克,沒藥9克,龍骨9克,象;皮6克,上甲6克,下甲6克,大黃9克,黃連6克,柴胡9克,白芨9克,防風9克,茯

    毛6克。    ;
        制法:以上諸藥用香油180克煎到藥黑為止,將藥渣濾;出再加冰片6克,青粉3克,白蠟9克在火上微熾,滴水成珠,即成藥膏。
        用法:將藥膏涂搽患處。
        療效:平輿楊營砦的國亮,乎輿大付莊的傅維立均患肚、口,以此藥膏搽之均愈。
        方源:河南平輿馮云飛獻秘方。331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麻豆国产AV剧情偷闻女邻居内裤|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亚洲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不卡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 国产精品不卡区一区二| 插插无码视频大全不卡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喷潮|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 | 亚洲 都市 无码 校园 激情| 亚洲制服丝袜系列AV无码| 在线观看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欧美成 人影片 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在线资源|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欧美熟妇性XXXX欧美熟人多毛|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 国产在沙发上午睡被强|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大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视频站|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