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誰最中國』 圖自網絡 素心,清居。 一枝花,一杯茶 守一簾清碧 一凈幾,一明窗 守一道秋陽 不慕歲月繁華 容我空蕩言歡 窗外的清風明月 便是你奢侈的風雅 素手品茶,輕話歲月 淡許時光,淺笑依然 素心,清居 流年,甚好 素心,清居 不是隱世逍遙 而是要寄心天地 “心”賞這天地大美 寄情這萬物成理 素心,淡然 梧桐疏疏 清影嬌嬌 聽葉落秋風 看檐滴宿雨 賞秋山明凈 念寒潭幽幽 很多時候,我們在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蝸居已久的我們,就像悶在鐵罐中的沙丁魚,忘記了暑去秋來的味道,城市成為了陌生的他鄉。心有所依,他鄉亦是故鄉。蘇軾被貶嶺南時,只一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道出了莊子大逍遙的境界。人生的最終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F今的情況是,很多人把生存當作了生活。 內心素凈的人,總是習慣在時光的打磨下,得一份清居的悠閑。歲時匆匆,日月形色,有生活的大起,也免不了生活的大落。大起時不悲,大落時不憂。素心以對,實際上卻深藏著對人生領悟的大智慧,那是一種接近于禪的生活方式,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喜歡人間煙火,獨閑歲月清心。屋檐,幽巷,斜風,素雨,溟溟漠漠,淡淡輕輕。鄉野清居,此心可安。無論身處十余畝方宅,還是身居廣廈萬千,你的生活態度決定一切,生活的境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讓一心素念隨風隨雨,散落居室內外,靜守歲月,我自明媚如秋陽。 看秋雨婉轉,洗明鏡無塵 待晨霧迷濛,流一池清念。 一份素心隨遠山,他鄉也可是故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