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園林
通訊員 蘇旅 記者 張丫
都說蘇州園林甲天下,但蘇州究竟有多少園林,怕是連世代生活在姑蘇城內的老蘇州都說不清楚。在前幾日蘇州市公布的第三批《蘇州園林名錄》中,又有31處園林列入名單,加上前兩批公布的59座園林,共有90座園林了,可謂居住在蘇州,生活在園林。 在本次公布的第三批《蘇州園林名錄》中,除了有7處(環翠山莊、師儉園、南石皮記、瑞園、鄉畦小筑、道勤小筑、后樂園)不對外開放之外,其他24處都可參觀。今天給讀者推薦幾處“老蘇州”們可能都不知道的去處,秋高氣爽,可以走起來了。 1、明軒實樣 地址:白塔東路1號東園內 在蘇州東園,有一個園中園叫“明軒”。對蘇州人來說,“明軒”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故事,因為它是38年前我國第一個出口到外國的古典園林樣本,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展示環境,量體裁衣,專門設計、施工建造后,經美方實樣驗收通過,再復制出口到美國去的。所以留在國內的這個樣本就叫“明軒”實樣。 2、萬景山莊 地址:山塘街山門巷8號虎丘山風景名勝區東南麓 萬景山莊地處虎丘東南山麓,占地二十五畝,因其建筑高低錯落,屬山莊類型,故以“萬景山莊”為園名。山莊枕河倚山,環境清幽;堂軒亭閣,錯落有致,陳列大中型盆景600余盆,可謂“中華盆景第一園”,在國內專類盆景園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3、西溪環翠 地址:山塘街山門巷8號虎丘山風景名勝區西南麓 “西溪環翠”,是虎丘歷史十景之一,原為唐高士甫里先生陸龜蒙祠堂,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甫里先生二十四世孫陸肇域即石成基,憑林起棟,仿甫里別墅八景而筑,舊有環翠閣、清風亭、桂子軒、斗鴨池、菊畦、竹堤諸景。2004年經重新修復,正式對外開放。 4、一榭園 地址:山塘街山門巷8號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北 一榭園位于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內北側,占地面積2.84公頃。清嘉慶十一年(1802)孫星衍得之修繕,1860年毀于兵燹,2013年由虎丘景區管理處重建。因園內水面清澈廣闊,遍植荷花,清吳周鈐詩云:“清風一榭隔塵氛,檻外荷花漾水去”,故取名“一榭園”。 5、一枝園 地址:楓橋路楓橋風景名勝區江楓洲內 一枝園,在楓橋運河邊上,臨水而建,園內有著名廳堂“江楓草堂”,依“江楓漁火對愁眠”詩句而名。古人謙虛,這里雖叫草堂,卻并不破舊,此處乃是會客和雅集之所,陳設酒桌、棋桌、琴桌,是園主人與客人酌酒、品茗、聽琴、對弈之所。 6、玉涵堂 地址:山塘街東楊安浜6號 玉涵堂是蘇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其名取“君子于玉比德”之意,把玉比喻為修身的道德標準,體現了主人崇高的道德準則。 7、銅觀音寺花園 地址:吳中區光福鎮下街38號 銅觀音寺又名為光福寺,位于光福鎮下街,建于梁朝天監二年(503),可謂吳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1400多年來,幾經廢興,現存的大雄殿及西方殿都是清朝道光十二年(1831)的建筑物。其余建筑自1995年后陸續重建。 8、司徒廟后花園 地址:吳中區光福鎮香雪村福湖路 司徒廟現存廟宇殿舍兩進,共二十余間。布局為傳統院落式。前為墻門,門前分立石獅一對,進門沿主軸為山門、大殿。二者間由院落隔開,兩側有邊廂,廟左附有院子,植有古柏名木,并置賞柏廳,廳后即為聞名于世的四株古柏園。 9、榜眼府第 地址:吳中區木瀆鎮下塘街32號榜眼府第位于木瀆古鎮下塘街32號,邾巷橋西,坐南朝北,面對古胥江運河。1998年9月正式啟動榜眼府第修復工程,1999年3月份對外開放。榜眼府第為林則徐弟子、近代政論家馮桂芬故居。 10、虹飲山房 地址:吳中區木瀆鎮山塘街56號 虹飲山房,原為清代文人徐士元的私家花園,位于香溪河畔山塘街56號。2001年,木瀆鎮政府從糧食局購回了虹飲山房原址地塊,同期進行修復興建,2002年對外開放。 11、小筑春深 地址:吳中區臨湖鎮臨湖路999號太湖園博園內 小筑春深為第九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蘇州園參展項目,小筑春深以傳統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要素為藍本,借助太湖真山真水風光,成為蘇州園林的新范本。 12、靈巖山寺花園 地址:吳中區木瀆鎮靈巖山寺內 靈巖山寺花園位于靈巖山頂,相傳吳王夫差為西施在山頂建造館娃宮,宮中有響蹀廊、玩花池、吳王井、琴臺諸勝。其遺址花園俗稱山頂花園,即館娃宮遺址花園。園內浣花池相傳西施于此泛舟采蓮。池西有石城,即山巔圍墻,相傳為吳王闔閭所筑,以石砌成冰紋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