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4100萬像素、F2.0光圈、背照式感光元件、6P 鏡頭外加光學防抖、相位對焦、近些年來,這些拍照相關的技術革新越來越頻繁,但是現在手機的攝像頭數量也隨之變化,這究竟是為什么呢?難道真的是要“雙眼看世界”的節奏嗎?未來雙攝是否會取代單攝呢?接下來讓我們給大家解讀解讀。
現在智能手機的挑戰在于:如何才能令下一代智能手機產品的拍照體驗,再一次讓用戶感到驚艷?畢竟因為手機物理體積的限制,攝像頭的 CMOS 與鏡頭的體積很難再增加,換言之,進光量以及 CMOS 的單個像素點的面積也都很難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盲目提高像素,反而會令單像素點的面積減少,感光能力變差,導致成像質量下降。
因此手機攝像頭成像質量的提高,關鍵點在于提高 CMOS 的感光性能。而這一點則和鏡頭的進光量與 CMOS 的單個像素點的面積有關(面積越大,感光越好)。也因為手機鏡頭的面積很難擴大的關系,所以手機廠商們絞盡腦汁,在拼命提高 CMOS 的光學利用率,所以才會采用設計更加合理的背照式傳感器。但是像素點面積越高而 CMOS 尺寸不增加的情況下,它的像素數就會降低,會損失照片細節,所以并不是一味增加像素點的大小就好,所以增加攝像頭是目前的一個折中的方案,具體怎么實現我們下面來講。
早在2014 年初,試圖在令手機成像質量媲美單反的以色列初創團隊 Corephotonics 在 MWC 上展示了自己的雙攝像頭技術。他的每個攝像頭像素都為 800 萬,每個攝像頭擁有獨立的光學模組,一個用于廣角、一個用于長焦,可實現無損光學變焦的效果。在拍下了照片之后,Corephotonics 的技術會比較兩顆攝像頭的成像,而將成像知道較好的像素挑出來,再合成一張 1300 萬像素的照片。
現在高通已經與 Corephotonics 合作,為智能手機廠商提供雙攝像頭的技術解決方案。此前高通舉辦的會議上,鮑山泉透露,Corephotonics 為高通提供雙攝像頭部分和部分算法,而高通則提供后處理的硬件盲兒部分算法。
當不少廠商看到雙攝的前景的時候,不少廠商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雙攝方案,大致也分為以下幾種:
一、景深雙攝
景深雙攝采用兩顆像素數量不同的傳感器,其中像素較多的為主攝像頭,像素較少的為副攝像頭。在開啟景深雙攝后,主攝像頭負責拍攝照片,副攝像頭則負責記錄取景器中各焦平面的景深信息,并交由處理器進行計算,進而添加虛化效果。使用景深雙攝,你可以通過“加特技”的方式獲得可調節強度的淺景深觀感,而多數景深雙攝機型的虛擬光圈都能夠提供等效F/0.95到等效F/16之間的調節,光圈越大淺景深效果越強。
雖然絕大多數廠商在宣傳自家的景深雙攝機型時都想盡了辦法拍攝焦平面較少的場景并盡全力修出好看的圖片,但正如淘寶賣家秀和買家秀的關系一樣,用戶拿到了景深雙攝機型后難免拍攝復雜場景,此時廠商軟件算法的無力便展露無遺了。
畢竟景深雙攝是全靠軟件“P圖”實現,而只要光環境稍加復雜,用來記錄景深信息的那顆規格較差的傳感器就無法正確記錄信息,這導致景深雙攝的實際效果和適用范圍都非常有限,最后呈現的效果也比較有限,算是目前在低端機上比較多的解決方案。
二、黑白+彩色雙攝
黑白+彩色雙攝在2016年開始大行其道,這也是所有雙攝種類中唯一被動觸發的雙攝——無需按下什么按鍵或開關,只要你打開相機,黑白+彩色雙攝就會開始工作。
黑白+彩色雙攝采用兩顆規格相同的傳感器,其中一顆記錄色彩信息,另一顆記錄下除色彩之外的一切畫面信息。用戶按下快門后,ISP取黑白傳感器拍下的黑白照片并用彩色傳感器記錄下的色彩進行上色,并生成最終的成像。
那么,黑白+彩色雙攝的用處是什么呢?
單攝像頭手機僅通過一顆傳感器就要完成對焦、記錄細節和色彩這三項工作,而由于傳感器上的每個像素只能記錄下一種色彩,因此造成了手機在成像之后需要先縮小圖片再利用軟件算法還原出整張照片的色彩并重新放大,相當于繪畫時一個人一邊畫輪廓一邊上色,這么一折騰之后照片上的細節就會嚴重丟失。而黑白+彩色攝像頭通過不記錄色彩的黑白傳感器記錄下所有的細節,相當于兩人協同作畫,一人畫輪廓、另一人上色,只要軟件算法能夠完美地將兩幅成像合成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析力超高的照片。
雙攝獲得更好的照片
另外,由于黑白傳感器也可以作為副攝像頭來使用,因此多數黑白+彩色雙攝機型也都提供景深雙攝功能,且由于傳感器規格的強大,這類機型的大光圈效果要比一般景深雙攝更加到位。
三、雙定焦雙攝
這類雙攝擁有廣角+標準和標準+長焦的兩種細分,同樣是2016年開始出現,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切換兩個攝像頭來完成不同需求下的成像。
雙定焦雙攝在使用方法上更加接近單反的兩個定焦鏡頭——它們都是通過切換定焦鏡頭的方式來達到焦距的變化,從而拍攝特寫照片或遠景照片。這類雙攝的兩個攝像頭不能同時成像,對于傳感器沒有固定的需求,但如果希望兩個攝像頭的成像素質基本相同的話,還是需要統一傳感器的規格。
那么,如何區分廣角雙攝和長焦雙攝呢?一般手機拍照的標準焦距都在等效35mm左右,廣角雙攝的兩個攝像頭在保留標準焦距的同時加入了短焦距攝像頭,用來拍攝廣角照片;而長焦雙攝加入的則是長焦距鏡頭,比如iPhone 7 Plus的35mm和70mm就是一個典型長焦雙攝,其70mm鏡頭更是可以實現標準焦距基礎上的2倍光學變焦,可以用來拍攝遠處的細節物體或實現特寫拍攝。
雙定焦雙攝也是在成像過程中唯一不需要特殊軟件算法介入的雙攝,因此這類雙攝除了能夠無損改變焦距以外,并不具備其他的功能。
總結了這么多的,相信大家也能發現,雙攝相比的單攝在成像方面提升了不少,在有限的機身內,獲得了最佳的拍照效果,今年我們可以看到雙攝基本已經成為目前手機的標配,如果沒有雙攝的手機我估計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了。
來自: 文俠書館 > 《手機及平板》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手機攝像頭參數科普:蘋果為什么拍照比不過華為?
而是一個系數,光圈F值 = 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且越小表示鏡頭光圈越大。一般來說,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同時景深也和鏡頭焦距有...
手機配備的攝像頭模塊,是不是絕對的鏡頭組光圈越大就越好? |
“現階段,隨著大光圈的到來是不是會有其他妥協?是否可能有可調光圈的相機(現在基本上都是固定光圈)?如果還是固定光圈,那么是否有...
一文帶你深度了解那些關于手機相機的事
由于三種對焦技術各有利弊,因此很多廠商在相機上都采用了混合對焦的方式來應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從而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例如iPhone 6...
手機上專業攝影的各種名詞是什么意思?
講起手機攝像頭的對焦方式,真的是“一匹布”那么長,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為了讓手機拍照功能易用性大大提升,先后出現了反差式對焦、相...
攝像頭常識之掃盲篇
例如200萬像素攝像頭就要比百萬像素攝像頭所拍出的照片要清晰。30萬象素的成像效果對于CMOS圖像傳感器完全是可以勝任的,不要苛求攝像頭是否使用了CCD圖像傳感器,要知道使用CCD的攝像頭往往在價格上會...
手機拍照也有大學問,手機攝像頭參數規格解讀
常見的攝像頭傳感器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CCD傳感器,一種是CMOS傳感器。左邊為傳統的CMOS傳感器,右邊為背照式CMOS傳感器。堆棧式CMOS...
天天315:謹防被忽悠 常見手機攝像頭成像因素解析
謹防被忽悠 常見手機攝像頭成像因素解析
問答大咖說46:聊聊手機攝像那點事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手機攝像頭的工作原理: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傳感器上,然后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
數碼照相機(單反)相機的拍攝原理和拍攝技巧及一些入門級的知識2009年01月04日 星期日 16:17數碼相機的拍攝原理 :
數碼相機的CCD一般比135膠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視角,其鏡頭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數碼相機,使用約13mm鏡頭時,其視角大概相當于135相機50mm的標準鏡頭。由于各數碼相機生產廠商所采...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