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不出作文,作文分數低,家長干著急。 這時,我們喜歡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作文書,什么《小學生優秀作文》《高分作文選》之類的,買了一本又一本。 不知道要做點什么的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讀讀這些“好作文”,就能“開竅”了,知道怎么寫了,模仿出高分了。 但是,有幾個成功的案例呢?幾乎沒有。那些寫得好的孩子還是寫得好,寫不好的還是寫不好。 其實,想要寫好作文,光看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知道好作文是怎么寫出來的。 要先會選題材,再學會如何把事件和想法用文字表達,最后,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能夠把寫作當作興趣,形成習慣,這樣作文一定會越寫越好。 兒童文學家王林曾經說過:“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能勝過所有的作文書。”那究竟為什么一部兒童小說能有這么神奇的作用呢? 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這本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親愛的漢修先生》,新蕾出版社 榮獲198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的《親愛的漢修先生》通篇用書信和日記的敘事方式,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系。到了六年級,為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聯系得更加密切了。 在信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后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 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游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征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一名作家的決心。 這樣的一個關于寫作的故事,好就好在他能把孩子帶入其中,不僅看到什么是好作文,還能在有趣、感人的故事中了解好作文是如何寫出來的。 01如何尋找作文素材提筆寫作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如何尋找素材。小編小時候就經常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孩兒,生活中根本沒有什么重要的事可以寫,所以很容易把作文寫成一篇篇的流水賬。 在《親愛的漢修先生》里,小雷伊寫作的素材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比如有同學偷走了他美味的午餐,他是如何的氣惱,如何做了個餐盒警報器抓小偷,以及最后怎么從心里原諒了午餐小偷。這些都不是什么英雄壯舉,但卻被雷伊寫得很有趣。 還有,雷伊要參加小作家作文大賽了,一開始他打算寫一個用蠟做成的人的虛構故事,但是漢修先生來信建議他,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寫虛構故事,要從身邊的故事入手。 于是雷伊寫了一篇坐爸爸的卡車時發生的事,最終獲得了作文比賽的入圍獎,并且被作家貝喬女士評為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篇。 即使是孩子,他們的身邊其實也有很多好的寫作素材,《親愛的漢修先生》可以給孩子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讓他們了解,原來身邊發生的小事,都是可以寫進作文里的,也可以打動其他人。 02如何把事件和想法轉化成文字其次是如何寫。老師和家長經常會建議孩子背作文選里的好詞好句。在寫作中用上一些華麗的辭藻也許偶爾可以讓考官眼前一亮,但更多的時候。這些的所謂“金句”會讓文章整體失去協調感。 作文選里的文章通常也是用一些類似于“扶老奶奶”過馬路這種被用濫了的題材,被過分渲染過的主題,就連我們都會審美疲勞,更不要提天天判作文的老師了。 而《親愛的漢修先生》告訴我們,在寫作里,特別是兒童寫作,最可貴的是真誠。像那句幾乎在每道作文題里都會出現,卻回回都被我們忽略的話“寫出真情實感”。 在雷伊的所有作文里,總能透露出一種天真和誠懇,沒有過分的修辭,有一說一地把事件用文字表達出來,又不忘從經歷中提取真實的感受和感悟。但是讀者沒有不被雷伊的文章打動的。 高爾基就曾經常向契訶夫請教如何寫作,契訶夫說:“下雨了”就這么寫。其實往往是簡單又真誠的寫作最能打動人,尤其是在兒童寫作里,一定不能少了孩子的天真。 03寫作習慣的養成最后要說說寫作習慣的養成。想要擁有生活的洞察力,習得好的文筆,充分的練習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小朋友們平常最怵頭的課應該就是寫作文了,想要在作業和考試之外讓他們額外練習,那簡直不可能??! 那雷伊為什么能把寫作當作愛好一直堅持下來呢?一開始是因為它超級喜歡讀漢修先生寫的《狗兒快樂秘訣》,所以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后來因為漢修先生的鼓勵和指點,讓他對寫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最重要的是,雷伊把紙和筆當作了可以傾訴的朋友。 通過寫作他記錄了見聞,梳理了想法,也了解了自己內心的感受,逐漸學會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完美。寫作讓他獲得了成就感,也讓他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正是因為如此,雷伊才會在中斷了和漢修先生通信之后也一直保留著寫日記的習慣。 看過《親愛的漢修先生》,家長們能得到什么啟示呢? 但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孩子把寫作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是最難的。那要如何實現這步飛越呢?不妨讓孩子讀讀《親愛的漢修先生》吧! 另外,《親愛的漢修先生》的姊妹篇——《再見了,漢修先生》也已由新蕾出版社引進出版。想知道雷伊上了中學之后又在日記里寫了哪些有趣,抑或感人的故事嗎?快來《再見了,漢修先生》中尋找答案~ 《再見了,漢修先生》,新蕾出版社 《親愛的漢修先生》姊妹篇——《再見了,漢修先生》 《紐約時報》杰出童書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 美國印第安納州童書獎 《號角》雜志推薦童書 在磨礪中成長,在關愛中成熟。 無論你身處何種環境,都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