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婚姻”,英國有一句古話:結婚就仿佛是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 法國的諺語里,則把婚姻形容成“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這兩句話都是方鴻漸剛從國外回到上海,與蘇文紈、趙辛楣等陷入感情糾葛時曾經談到的。 誰曾想,一年光景,就換了天地。此時的方鴻漸,就正在這鳥籠、圍城里。 今天的精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香港倉促結婚后,終于返回上海的鴻漸夫妻倆真正的婚姻生活是怎樣的。
方家收到鴻漸結婚的消息,一家人圍著家信,揣測新娘會是什么樣的人。
從樣貌、性格談到家世、學歷,方老先生夸了幾句孫柔嘉家境應該不錯,又是大學畢業的,能自立賺錢。 鴻漸兩個弟弟的夫人,因為娘家境況平常、也只有中學學歷,聽了這番話,心中把孫柔嘉當成了敵人。而且還以小人之心揣測孫柔嘉一定是懷孕了,才會在香港匆匆忙忙結婚,真人也不一定如照片上的漂亮。 這人還沒到見到過,大家的各種小心思就藏不住了。 鴻漸和柔嘉到了上海后,考慮到兩家還沒有正式見面,方家也沒能騰出給新婚夫婦居住的屋子,兩人決定先不住在一起,柔嘉便先回娘家住一段時間。 鴻漸先行回到家里。許久不曾在家住,兩個弟弟的孩子也纏住他,要吃糖、吃冰棍,吵吵嚷嚷、打打鬧鬧,弄得鴻漸焦頭爛額。最讓他憤怒和驚詫的是,年幼的小孩子居然問他:“大伯伯,什么叫‘關系’?你是不是跟大娘在學堂里有‘關系’的?” 鴻漸聽到這不成體統的話,憤怒地拍桌跳起來。他心里知道,一定是兩個弟媳在背后用語言糟蹋柔嘉,不想小孩子童言無忌,直接給說了出來。 他內心感慨,這樣的家庭,柔嘉怎么能住得慣,于是更堅定了搬出去的心。 第二天一早,鴻漸接柔嘉來家里吃飯。方老太太看柔嘉沒有結婚照上面漂亮,不免心里有些失望。加上方柔嘉衣服不夠紅、腳上又穿了很不吉利的白色皮鞋,怎么看都不像個新娘,方老太太的心中就更加不悅了。 二奶奶、三奶奶看到柔嘉苗條的身材和平坦的小腹,知道她沒有懷孕,也失望得很。 方老先生則再三叮囑柔嘉,說女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持家,讓她不要再到外面去做事了。 整個見面的過程,柔嘉和鴻漸完全不知道新人需要向長輩行跪拜禮,這讓方家人心中很是不快,覺得柔嘉沒禮貌沒家教,而鴻漸則是一個“怕老婆的”男人。 等柔嘉走了,家里又開始討論她。方老先生說:“孫柔嘉禮貌不周到,看來沒有家教。鴻漸看起來也是怕老婆的。” 而另一邊,柔嘉心里也不服氣,她對鴻漸抱怨道:自己一個大學生,有知識有學歷,嫁到方家還要當不付錢的老媽子不成?一來方家并不闊綽,二來鴻漸自己下半年的職業也還沒有著落,怎么就勸她當家庭主婦了? 可見,這頓飯吃得并不融洽,雙方彼此間都不甚滿意。 反觀孫家那邊,也并沒有清靜多少。 原來,孫柔嘉在家里并不受寵,她和父母的關系也遠不像信里那樣親密。 她父母最關愛的是小兒子,覺得把女兒供到大學畢業已經仁至義盡。 跟孫柔嘉最親密的是姑媽陸太太,一位美國留學生。姑媽在一家大紗廠里任人事科科長,所以回到上海后,柔嘉輕而易舉地就找到了工作,工資比鴻漸在報館工作要高一倍多。 種種原因之下,陸太太覺得鴻漸配不上柔嘉,連她當兒子一樣養著的小狗,對鴻漸都沒有好脾氣。鴻漸也打心里不喜歡這位姑母。 兩家人見了面、吃了飯,往來拜訪之間,還在心里交換著鄙視。 方家嫌孫家傲慢,孫家厭方家陳腐,彼此都覺得對方不夠有錢,這讓鴻漸和柔嘉這兩位“婚姻當事人”左右為難,一肚子不爽只能發在彼此身上。 好不容易,靠著方老先生的面子,鴻漸和柔嘉租到了兩間小房,總算有了屬于自己的家。但這并不意味著麻煩的結束。 柔嘉的兩位弟媳婦,以看新居的名義來調查她有多少陪嫁,最后洋洋得意地離開。傭人是柔嘉的奶媽,因此什么事情都偏袒柔嘉,常去陸太太那里打鴻漸的小報告...... 共同生活之后,加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消磨,兩個人吵架的次數越來越多,戰線越拉越長,很多問題還沒得到解決,下一個矛盾點旋即爆發。 慢慢地,兩個人對彼此的家庭更無好感,柔嘉不回方家,鴻漸也不愿到陸太太家做客。
在工作上,鴻漸也沒有什么熱情。 有一天他想起來和辛楣已經很久沒有聯系了,他寫了三封信后終于得到了回音。此時辛楣已經結婚,并勸說鴻漸快到重慶來,沒準能一同共事。 但柔嘉對這樣的建議充滿鄙夷,認為是鴻漸厭倦了自己,想要遠走高飛。 鴻漸表示想帶著她一起去重慶,柔嘉卻說:自己工作得好好的,此前也放棄了大學的職務回到上海,冒然前往內陸未必能找到工作。還不忘揶揄他一句:“假使你有事,我沒有事,那時候你不知道要怎么樣欺負人呢!” 鴻漸聽了心里也不爽快:“活見鬼!我沒有欺負你,你自己動不動表示比我能干,賺得比我多。你也知道你在這兒是靠親戚,到了內陸未必找到事吧!” 如此一來,二人又吵起架來。 爭吵雖然平息了,但卻埋下了隱患。 冬至那天,方老先生親自打來電話讓夫妻二人回家吃晚飯,恰好在那一天,鴻漸因為報館里的一些事,自作主張地就辭去了工作。 柔嘉的父親也在報館里,得知這件事后,便告訴了柔嘉。 于是,在方家的這頓冬至晚飯上,鴻漸與柔嘉針尖對麥芒一般又起了爭執。 方老太太過于維護自己的兒子,柔嘉倍感委屈。兩個人回到家之后,更是吵得不可開交。 第二天,鴻漸出門辦事,怨氣消了不少,回家路上還盤算著怎么哄柔嘉開心。沒想到在家門口時,卻聽到陸太太在樓上高聲說:“鴻漸這個人,本領沒有,脾氣倒很大。柔嘉,男人像小孩一樣,不能溺愛的,你太依順他——” 方鴻漸聽到這,又氣又臊,不好進門,只能又走到路上。走著走著感到了饑餓,正準備進餐館,發現錢包被偷了。 這一番遭遇讓鴻漸心里很不舒服,把一切都怪罪到柔嘉身上:柔嘉請來了陸太太,他才會在外游蕩不回家,才會丟錢包,繼而餓肚子吃冷風......方鴻漸越想越氣,越想越郁悶。
讀到這里,讓人唏噓不已。方鴻漸婚后的生活,就像踏入了另一重時空,完全失去控制。 還記得以前的方鴻漸嗎?過去那個被鮑小姐誘惑的他,懼怕蘇文紈的他,癡癡愛著唐曉芙的他,再看看現在這個沒有決策力、懦弱又敏感的他,我們不禁感嘆,以前的那個方鴻漸,已經不見了。 可現在的他相對比過去,卻仿佛沒有絲毫的進步。 蘇文紈、唐曉芙,想起這兩個似乎很遙遠的名字,再對比方鴻漸和孫柔嘉相處的種種,似乎都驗證了張愛玲的那個比喻:紅玫瑰與白玫瑰。 那個陪伴自己踏入婚姻的人,似乎總是會失去最初的魅力,變成一抹蚊子血,或是一顆飯黏子。 或許一個男人終其一生,總要經歷各色各樣的女人。 鮑小姐代表著肉體和誘惑,蘇文紈是無奈與羈絆,唐曉芙是真愛與夢想,那么孫柔嘉呢?則是難以順應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也許我們早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愛情和婚姻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愛情很容易,茫茫人海里只是因為多看了你一眼,兩顆塵埃就可以碰撞出萬千世界。愛情浪漫,愛情是掏心掏肺,愛情也很放肆。在愛里,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小小的暴君,恨不得把對方的一切都握在懷里。 但婚姻不一樣。婚姻是美好的,兩個人因為愛走到了一起,決定相伴一生,擁有愛的子嗣,組合為一個家庭。婚姻也是現實的,戒指套在無名指上,意味著責任,也代表著容忍和妥協,以浪漫的名義結合的兩個人,需要用世俗的方式一起生活下去。 婚姻不容放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處理不當就容易變成千里之堤里的蟻穴,而每個感到被束縛的人,也都想要從這座圍城里逃出來。 這便是方鴻漸和孫柔嘉眼下的處境了。 ![]() 【今日話題】 你怎么看待方鴻漸和孫柔嘉目前的處境?你覺得婚姻真的是一座“圍城”嗎?只要進了這座“城”,愛情便再也沒有了最初的那份美好嗎?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如果你喜歡麥家理想谷的“陪你讀書”欄目,也可以寫下你想對谷主麥家說的話。 早上7點30分,讀書15分鐘。讀書,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麥家理想谷正在獎勵讀書人,在微信后臺回復“領讀包”,有名家導讀、原創音頻的精讀小組,歡迎加入“七天陪你讀完一本書”的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