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朗讀音頻 ◆ ◆ ◆ 文 | 劉孟達 朗誦 | 何琳爾、蔣國瑾 沈家園里花似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陸游 《春游》 季夏,蟬意濃。太陽似乎早就醒了,笑瞇瞇地掛在樹梢上,令路人行色匆匆。趁著周末,出于對陸游的敬仰和他那千古絕唱《釵頭鳳》的向往,沈園似乎在冥冥中,早已在等我到來。 陸游唐婉的愛情故事,是一曲凄美的悲歌。八百多年的如磐風雨,卻未能讓這座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園林,褪去絲毫的幽怨和遺恨。 獨愛一枝梅, 誰憐命途多舛矣 敞開的木門,便是沈園的入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奇兀聳峭的太湖石,上面鐫刻著“詩境”二字,據說取自陸游的手跡。看上去,瘦、透、漏、皺、丑,殊不知,這塊“丑”不忍睹的嶙峋怪石卻成了沈園最吸引眼球的去處之一。驀地,我想起羅丹的雕塑《丑之美》,讓人穿透軀殼觸及其內在的本真而欣賞到“丑之美”的真正內核。 一陣風吹來,叮當的許愿風鈴,在訴說著一個個故事。恍然間,看到了“問梅檻”,這是一座仿宋建筑,古樸的外觀,取名意味深長,足可見陸游最愛的就是梅花。 循著青石板的方向,早已瞥見遠處茂盛的荷花,在驕陽下依然明媚綻放。“走過失落橋,再也別回頭。”古人的話,好似在耳邊回響。 失落橋下的“孤鶴軒”,卻在樹木的掩映下,顯得很不起眼,可它,卻是整個沈園布局的中心。相傳陸游出生后沒多久,北宋就滅亡了,金兵南傾,小時候的他在逃難途中,自學成才,立下豪言壯志。可他牢記國恥,終仕途不順,雖奸臣秦儈死后,獲取功名,但無法施展自己的報復,郁郁寡歡。于是,陸游在八十二歲那一年,寫了一首《城南》,以“孤鶴”自喻,才有了這處建筑的名字。 幽徑竹林深, 為地老天荒唏噓 竹林深處,便是一堵鐫刻著陸游和唐婉兩首《釵頭鳳》的照壁。這堵以宋磚砌成的照壁在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已色彩斑駁。凝望眼前的斷壁殘垣,我屏息凝氣,仿佛走進了那段令人扼腕的歷史。 據記載,陸游在二十歲時便與表妹唐婉喜結連理,兩人情趣相投,琴瑟和諧。可兩年后,陸母以唐婉整日與陸游在房間吟詩作對,不務正業,加之不能生育恐誤了“祭祀香火”為由,斷然逼迫陸游休妻。奈何一對璧人,只因母命難違,各自嫁娶。而某日又再見于沈園,陸游回想往事,即興題詞,唐婉回家后,又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抑郁而終。嗟乎,正是那封建禮教的淫威,才演繹出陸游和唐婉“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的絕世戀曲。 燈影花月醉, 只愿一生長相守 不覺間,古跡區已到盡頭。許是竹林繁盛,竟感受到一絲涼意。假山邊的溪水,清澈見底,陽光在水里折射出晶瑩的色彩。兩棵筆直碩大的桂花樹背后便是雙桂堂,附近還有一個新建的陸游紀念館,里面陳列了陸游生平的詩詞作品,一生坎坷的他,為后代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詩作。 沿著石板路,曲曲折折,便到了沈園之夜的劇場,因為沒到晚上,雖只能作罷,舞臺的布置,卻透露了一些花前月下,燈影交錯的故事。知了的歌聲,似乎愈演愈烈。已近正午,有情侶園之稱的東苑似乎沒有什么人,莫名一種凄涼,蔓延開來。虛無縹緲的愛情,卻在這座園子里,顯得真實起來。 后記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封建禮教終究存在很多弊病,被生生分開的兩人,終究還是在一曲千古絕唱中,看到了曾經所有美好的回憶。眷戀彼此,卻無法再見,雖悲劇,可意外寓意天下所有有情人的心愿,一生相守,再不分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