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十五段:“墨悲絲染,詩贊羔羊。景行維賢,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譯文:墨子為白絲染色不褪而悲泣,《詩經》因有《羔羊》一篇而被傳頌四海。要仰慕圣賢的德行,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養成了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就如同形體端莊了,儀表就正直了一樣。 延伸閱讀: 墨子(生卒年不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 1. 《墨子》一書中有個“墨悲絲染”的故事。話說墨子有一次路過染坊,看到雪白的生絲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顏色。任憑你怎樣漂洗,也無法再將染色絲恢復生絲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不可不慎也”。這個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絲一樣潔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復本性的質樸純潔,已經不可能了。 2. “詩”指的是《詩經》,《詩經·風·召南》里面有“羔羊”一篇,贊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潔白。意思與墨子說的差不多,也是感嘆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樣潔白柔軟。人應該永遠保持這種純善的、沒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3. “景行維賢”出自《詩經·小雅·車轄》一篇中有詩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說的是賢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景行”是指崇高光明的德行,景字的本義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為賢人,賢人是人群的榜樣,做人的標準。戰勝自己為賢,再能成就他人方為圣。 4. “克念作圣”出自《尚書》里面有“惟狂克念作圣,惟圣妄念成狂”一句話。莊子用“野馬”來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頭和思想,這里的“狂”字就代表了我們凡夫俗子。人如果能夠克制住自己狂亂的思想和私心雜念,凡夫就能變成圣人。同理,放縱自己的心念,圣人也會退化為凡夫。 5. “德建名利”這句話著重討論了德與名的關系。“德”與“名”是一對,德是德行,道德的意思;名是名聲,名利的意思。 “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這是自然的道理。 6. “形端表正”“形”與“表”又是一對,這里的“形”指的是人的整體形態,身心兩部分都包括在內。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儀表容貌自然端正。 關于“形”與“表”的關系,在《管子·心術篇》中說:“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飾德,萬物必得”。管子認為,人的身為館舍,德如貴賓,館舍不打掃干凈就不可能留貴賓常駐。為了留住“德”這個貴賓,我們的身體,這個館舍就一定要端正。形體端正了,內心的德建立起來了,儀容儀表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本文為豆漿的奶爸守則首發在今日頭條上的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注明! (自營廣告位長期招商,詳情聯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