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坦克之王虎式鎮樓 二戰中,各國戰場出現了一大批可圈可點的精銳部隊,有的徒有虛名,有的敢打敢扛,甚至推動了歷史發展。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各國王牌陸軍的真實情況(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德·第二黨衛隊裝甲師“帝國之花”——第二黨衛隊裝甲師 “帝國”師(第二黨衛隊裝甲師)是二戰中德國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 雖然其東線作戰勇猛,擊毀盟軍1200輛坦克,甚至在基輔端掉蘇聯基輔司令部,參加消滅60多萬蘇軍的作戰行動。 但是“帝國”師下場卻令人唏噓,在爾熱夫,在零下52度與數倍于己的蘇軍激戰。 “帝國”師擊退一次又一次蘇軍進攻,最后全師只剩下36人。最終,“帝國”師殘部在西線投降盟軍。 帝國師坦克兵 蘇·近衛步兵第13師伏爾加河畔英雄師——近衛步兵第13師 二戰中滿場打完的近衛步兵第13師,堪稱蘇聯的“活鳳凰”。 其中斯大林格勒會戰中,第13師在防守拖拉機廠時,2周時間里從1萬人打剩下幾百人。 在反攻德國過程中,第13師多次作為先頭部隊和攻堅部隊,先后完成強渡奧得河、尼斯河、施普雷河,切斷了德累斯頓—呂本公路干線等一系列任務。 戰爭年代,第13師全師約有2萬名官兵因戰功卓著,榮獲勛章和獎章,其中19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二戰中蘇聯近衛部隊 美·陸戰第一師“美利堅之劍”——海軍陸戰隊第1師 美國陸戰一師作為創建最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其戰斗力之強、好勇斗狠,令人震撼。 其中在太平洋戰場,陸軍一師多次正面與日軍精銳師團交手,其在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之戰一舉成名。 二戰中,陸戰一師參加大小戰役戰斗幾十次,作戰443天,傷亡2.1萬人,整個部隊幾乎換了一遍。俘虜敵人10萬人以上,獲得勛章不計其數。 陸戰1師等在朝鮮戰爭長津湖戰役中,被中國志愿軍擊敗。 陸戰1師在朝鮮 中·戴安瀾部第200師戴安瀾將軍接任第200師詳情 作為國軍的精銳部隊,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第200師幾乎打遍了自“九一八”之后的所有大戰。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就是第200師同古保衛戰,第200師與日軍55、56兩個師團兩個師團作戰,不僅殲滅日軍5000余人,還順利掩護英軍撤退。 十幾年前,有媒體采訪同古會戰老兵。其坦言,當時200師為了打日本鬼子,路上同胞的尸體都未能裹尸安葬。 還有那些負責守墳的傷兵,他們都希望等戰打完后,可以將數萬具尸體一起回到祖國,但這一等就是遙遙無期。 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中將 日·第六師團日本第六師團 二戰中,在日本17個精銳師團中,第六師團以“最強悍最有戰斗力”著稱。 由于第六師團兵源地為日本熊本,也被稱為“熊本師團”,其中南九州薩摩人以“狠斷魔鬼”聞名日本師團。 第六師團作為日本侵華戰爭的先鋒力量,屢次開進中國大陸,并對中國部隊與平民進行大量殺傷。 由于日本侵略兵力不足,第六師團最終被調往布干維爾島,在澳大利亞軍隊猛烈不間斷攻擊下,1945年8月21日第六師團投降。 第六師團渡河 英·第7裝甲師“沙漠之狐”——第7裝甲師 在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之后,英國派遣了一批裝甲部隊中東以加強英國在埃及的軍事力量,這只被稱為“機動部隊”。 1940年2月16日,“機動部隊”被改編為第7裝甲師,并在同時授予其“沙漠之鼠”的稱號。 1940年北非戰役中,第7裝甲師在蒙哥馬利的統帥下與德國著名的隆美爾將軍周旋,最終經過阿拉曼等戰役打敗了德國的非洲軍團。 1944年,第7裝甲師是最后一支到達英國的盟軍登陸部隊。 英國第7裝甲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