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湖,面積6.88萬平方公里,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三大湖,僅次于北美蘇必利爾湖,是青海湖的15倍大。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1837年至1901年在位,正好是英國最強大的時期。所以非洲最大的湖叫維多利亞湖,非洲最著名的瀑布叫維多利亞瀑布,島國塞舌爾的首都叫維多利亞,澳大利亞有維多利亞沙漠和維多利亞州,加拿大有維多利亞市,香港有維多利亞港。這些地名見證了日不落帝國的強盛,也是殖民侵略的證據(jù)之一。 在殖民時代前,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的源頭在哪,是一個迷。英國探險家逆流而上,找到了維多利亞湖,這個尼羅河的源頭。 維多尼亞湖有多條河流注入湖水,北部尼羅河上游白尼羅河,則是唯一流出的河流,礦物質(zhì)有進有出,這保證了維多利亞湖淡水湖的特性。 維多利亞湖周邊民族文化接近,由于殖民統(tǒng)治,才分屬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三個國家,不過坦桑尼亞占據(jù)半數(shù)以上湖岸線。 非洲水資源極其珍貴,除肯尼亞有不少山脈隔絕此地,坦桑尼亞與烏干達對維多利亞湖的爭奪明爭暗斗,甚至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烏干達在維多利亞湖與白尼羅河結(jié)合部,修建了歐文瀑布水壩,附近的金賈市,是尼羅河上游第一座城市。 坦桑尼亞曾長期扶持烏干達總統(tǒng)阿明的反對派,烏干達在1978年引入北非強援利比亞,入侵坦桑尼亞維多利亞湖西南岸的卡蓋拉區(qū)。后來坦桑尼亞強勢反擊,不丹擊潰烏干達與利比亞聯(lián)軍,還攻占烏干達首都坎帕拉,滅亡烏干達。 阿明帶著四個夫人和20多名子女逃亡利比亞,后來輾轉(zhuǎn)到伊拉克和沙特。坦桑尼亞立阿明的死敵,也是前總統(tǒng)奧博特為新的領導人,但輾轉(zhuǎn)卻并未停息,各路烏干達軍閥以游擊戰(zhàn)的形勢對抗坦桑尼亞控制的烏干達政府。 直到1986年,坦桑尼亞軍基本撤離,新的總統(tǒng)上任,烏干達才重現(xiàn)和平。坦桑尼亞在戰(zhàn)爭中大量購買蘇制武器,龐大的軍費開支導致國庫虧空,由于占領烏干達遭到鄰國封鎖和制裁,可謂得不償失。 總的來說,為了爭奪維多利亞湖水資源,坦桑尼亞與烏干達是兩敗俱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