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伽人在瑜伽課堂里經常聽到這樣的指令:“自髖部開始,身體前屈折疊”、“注意保持髖部正位”、“打開髖部”等等。這些指令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身體部位,即髖部。 · 為什么在瑜伽練習中,很多教練會強調髖部的啟動呢? 那是因為髖部是我們身體的能量中心,稱得上是“人體的鉆石”!都說“男人練腰,女人練髖”,由此可見,髖部對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開髖是針對骨盆區域的練習,有利于滋養喚醒骨盆區域的能量,于是很多人恨不得180度全面開髖。 其實髖關節的靈活度是由6個方向的靈活決定的。這6個方向分別為前、后、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只有這六個方向都靈活了,我們的髖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開,開髖的那些好處才能更好地被身體吸收。 改善前側靈活度· 天鵝式 將右側髖關節向前頂,右腿膝蓋彎曲,大腿盡量與墊子前側平行,左側腿平向后伸直放在地面,然后整個身體慢慢向下壓,讓膝蓋盡量貼近胸部。 改善后側靈活度 · 騎馬式 ▽ 右側髖關節向后伸,左側膝蓋彎曲,做單膝下跪的姿勢,身體重心降低,感受右側大腿前側的拉伸。左側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上身挺直,脊柱向前上延展。 改善內收靈活度· 鳥王式 ▽ 彎曲雙膝,右腿繞過左膝,疊放在左大腿上,注意將右大腿的后部貼在左大腿前部,然后把右腳放在左大腿前部,使右腿脛骨緊貼左小腿,右腳大腳趾勾住左腿腳踝,使右腿完全盤繞在左腿上。 改善外展靈活度 · 戰士二式 ▽ 雙腳分開兩倍半肩寬,右腳向右轉90度,左腳也向同側轉30度,左腿伸直,曲右膝,直到右大腿與地面平行,雙臂側平舉,與地面平行,掌心向下。目光看右手。 改善內旋、外旋靈活度· 動態單腿下犬式 ▽ 下犬式準備,吸氣,抬右腿,呼氣,屈右膝,腳后跟靠近臀部。再一次吸氣微微抬起左腳腳后跟,呼氣,收右腿來到胸前,靠近額頭。吸氣,大腿帶動向外繞圈,呼氣,在向內回收。 如果覺得單腿下犬式繞圈,會讓你覺得不穩定的話,你也可以嘗試貓式的髖關節繞圈。 ▽ 屈左膝,跪立在墊子上,右腿順時針由外向內繞圈,活動髖關節。 通過以上六個角度的活動,你會感覺到髖關節越來越靈活,延展性越來越大。 髖關節打開后,能讓你更好的完成前屈式、坐角式、束角式等體式。只有將髖關節的6個角度靈活打開,你的橫叉、豎叉才指日可待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