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身大熱,反欲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你摸他的身體是燙的,結果他抱了衣服很冷,我們就知道——里寒,表面熱,里面是寒的,比如寒在骨髓,這是真寒。真寒,假熱,把假熱給刪除掉,不要去管他,直接開去寒的藥就可以。“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這是真熱,外面呈現的是假的現象。如果是上熱下寒,我們就去熱和去寒的藥同時用。 如果這個人是陰虛、內熱,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分辨?因為有陰虛的藥,有去內熱的藥,目的就在這里。張仲景在傷寒金匱里面從來不談陰虛,陰虛都在溫病派的醫生。 傷寒論里只有陰盛和陰亡,陽盛和陽亡,不分陰虛,所以傷寒金匱里看不到陰虛。溫病派用很多補藥,張仲景說不要用補藥,治病的時候不要用補藥。 傷寒論里小補用甘草,中補用大棗,加一點白芍,大補用人參,他的補陰藥就是這樣子。張仲景用的陽藥很多,所以最好的中醫觀念是,沒病的時候,把身體弄得很好,不要去生病,有病的時候用治病的藥,治病的藥就可以了,病好了以后才能吃補藥,在治病的中間不加補藥,這就跟溫病派完全不一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