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1 22:34
第九章 陪伴臨終者
……
以安詳的心情面對死亡
結識佛陀三十五年后,給孤獨長者罹患了重病。聽到他病危的消息,佛陀前去探望,并鼓勵他在病榻上仍然繼續觀呼吸。佛陀接著請舍利弗陪伴給孤獨長者,幫助他以安詳的心情面對死亡。
……
舍利弗問:你身上的感覺如何?痛不痛?如果覺得痛,那份痛感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弱。
給孤獨長者答道:我身上的疼痛一直在增加,好像一點沒減弱
舍利弗接著說,這樣,我們就該一起來觀想三寶。于是他引導長者觀想三寶,幫助他灌溉喜悅的種子。
他幫助給孤獨長者憶起佛法僧三寶的美好本質,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長者全身的疼痛已經減輕了,心中的喜悅種子也得到了灌溉。他恢復了身心的平衡而終于露出了笑容。
為病重或垂死之人帶來喜悅
為病重或垂死之人帶來喜悅是非常重要的修持。我們心中都有喜悅的種子。病重或是瀕臨死亡時,都該有朋友坐在我們身邊,幫助我們和心中的喜悅種子相應,否則恐懼、懊悔或絕望將會輕而易舉地將我們淹沒。
當給孤獨長者的臉上露出笑容,舍利弗知道他心中的苦受和樂受已經得到了平衡。他請長者繼續觀想下去。吸氣時,我體認到這副身體并不是我,吐氣時,我知道自己并不受制于這副身體。我的生命是無邊無際的,我從未誕生過,我也永遠不會死亡。
瀕臨死亡時,你對自己
的身體是很難有覺察的。你可能已經麻木沒有感覺,但仍然會認為這副身體就是自己。你會認為身體的瓦解就是自我的瓦解,所以你會感到驚怖。你怕自己化為烏有。然而身體的瓦解,并不影響垂死之人的真實本性。你必須向他說明他的生命是無限的。我們的身體就像云一樣,也是示現出來的。當云不再是云的時候,它變成了雨。因此我們不該認同我們的身體,這副身體并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副身體,我的生命是無限的。
我們比自己的感官還要寬廣
我們應該順著眼耳鼻舌身意這無根進行這項修持:這雙眼睛并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雙眼睛。我的生命是無限的。這副耳朵并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副耳朵,我的生命是無限的。這個鼻子并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個鼻子,我的生命是無邊無際的?!?br>
這項修持可以幫助我們不再認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若是深入的探索五蘊和五種感官,我們將會發現我們并不是他們。我們比自己的感官要寬廣的多。身體停止示現并不影響我
加載中... 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們的本性。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一看,還有什么其他的東西,被我們當成了自己真實的身份。除了身體和五種感官之外,還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活動。我們必須深觀每一蘊,然后對自己說,這些東西都不是我。感受、認知和概念都是生滅不已的,他們都不是我。分別意識則如同認知感受和思維的形成,也只是一種示現罷了。條件具足時,這些東西就會示現出來;條件不足時,這些東西就不存在了。無論存在或不存在,這些示現都不是我。
舍利弗導引給孤獨長者借助五種感官和五蘊進行觀想,于是長者終于體認到它們都不是他。借著舍利弗又導引他觀想四大。“我身上的地大(身上的皮肉、筋骨和內臟等堅實的物質)并不是我?;鸫蠡蚴悄鼙E跋澄锏臒崮芤膊皇俏遥沂遣皇芑鹪鼗驘崮芩`的。我體內的水元素也不是我,我里里外外都是水元素,但是我并不受制于水元素。我體內的風元素也不是我,因為我的生命是無邊無際的。”舍利弗如此引導著。
不受制于來去生滅的概念
接著,他們一同觀想生命的依他起性:“我的老友,讓我們來更深入地看一看。當條件具足時,我們的身體就會示現出來,所以它不是從任何一處來的。它瓦解之后,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事物若是示現出來,我們不能說他們就是存在的,事物若是停止示現,我們也不能說他們是不存在的。我們不受制于來去、存在與不存在、生滅、異同的概念。這項修持和教法等同于我們對云朵火焰或向日葵的深觀。
給孤獨長者觀照到這個階段時,禁不住哭了起來。阿難感到驚訝,他以為長者實在懊悔某件事,或因觀想不成而感到挫敗,于是他問:我的好友,你為什么哭泣,你在懊悔嗎?
給孤獨長者說,不是的,阿難尊者,我不是在懊悔。
阿難說:是因為觀想不成嗎
給孤獨長者說,不,其實觀想很有效
阿難又問:那你為什么哭泣?
給孤獨長者說,我哭因為我太感動了。我為佛法僧服務了三十五年,卻從未聽聞過舍利弗今天教給我的殊勝法門。我實在太高興了!我感到無比的自由!
阿難說,其實這個方法是僧團每日都要修持的。
在忙碌,也要修持
給孤獨長者面帶微笑,虛弱的說道,阿難尊者,請轉告佛陀,雖然大部分在家眾生活忙碌,無法抽出時間來聽聞和修習這個法門,不過我們之中有些人還是有余暇可以聽聞和修習此法。請你代我懇求佛陀,讓我們在家眾也能修持這個法門。
……
不要等到臨終,當下就開始深觀
這個故事記載在《給臨終者的教示》一經中,增壹阿含經。我建議每個人都研讀這篇經文,然后依法修持。不要等到臨終采取閱讀和修持,請當下就開始深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同不異的本質相應。能如此深觀,便能止息心中的哀傷和痛苦,精進的修持此法,可以滋養心中無懼的種子,臨終時才能快樂安詳地離去。
快樂的活著,安詳的離去,是可以做到的事。只要我們能明了,我們將會以其他的形態示現自己。若是能發展出無懼的勇氣和定力,我們就能幫助別人安詳的往生。我們之中有許多人仍然害怕自己會不存在,因為有這份恐懼,所以飽受痛苦?;谶@個理由,我們必須向死者說明,我們的生命只是一種示現,還有其他形態的示現。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生滅的恐懼所影響。我們必須明了,生滅只是一種概念罷了,憑著這份重要的洞識,我們就可以脫離恐懼了。
我從上述經文中摘錄了一些句子,組成一首歌謠,很適合為臨終的人吟誦
這副身體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副身體
我的生命是無邊無際的
我從未誕生,也永遠不會死亡
浩瀚的大海和無量的銀河
都是從根本識中變現出來的
我從無始以來就是解脫的
生與死本是我們出入的一扇門
生與死只是一場捉迷藏的游戲
請牽著我的手,面帶微笑揮手告別
明日,甚至之前,我們會再度相遇
殊途同歸,我們終有一天會在真正的源頭相見。
第一句歌詞還可以改成:這雙眼睛……這副耳朵……這個鼻子……
這個舌頭……這顆心……這個形體……這些聲音……(譬如,這雙眼睛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雙眼睛……)
對臨終者吟誦這首歌謠,可以促使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有個不變的身份,也不再認為這個身份跟身心的任何一部分是相聯的。一切由因緣和合的東西都會瓦解,我們真實的本性卻不會消失。這種導引式的觀想,能幫助我們跳脫我們就是這副身體,我們就是這些思維或情緒的概念。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我們不受制于生、我們不受制于死,不受制于存在,也不受制于不存在。這才是生命的實相。
因此,生活不要太忙碌,請花點時間修持。讓我們今天就開始學習快樂祥和而喜悅地過日子。請學習深觀的修持,明了生命不生不滅的本質,這樣我們就能安詳而無懼的往生了。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
能無懼生死,才能陪伴臨終者
如果你能修持到無懼的程度,那么當你的友人或親人臨終時,你就能幫助他們。你必須知道什么事是自己須做的,什么事是不須做的。你應該有善用時間的智慧,不要浪費時間做一些無所謂的事。你不需要太富有或過于追逐名望及權力,你真正需要的是自由、祥和喜悅及充實感。你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與別人分享這些生命的品質。
我們的快樂并不是建立在金錢和名望之上,我們的安全感往往取決于是否能持續修持正念。若是能修持正念,得到佛法僧的照顧,我們會露出活潑的笑容,我們的腳步會穩健的踏在解脫道上,而我們的快樂也會影響周遭的人。我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膚淺的事物上,而會利用時間修行以改善生命的品質。這是我們能留給子孫最寶貴的一份禮物,也是我們能和朋友分享的最有價值的事。我們需要花些時間來聞思修佛陀的法教,如同給孤獨長者在臨終時依法而觀一樣。
皈依僧,把僧團視為家人朋友和社群,可以幫助我改變生活的方式,我們必須在當下活出祥和及喜悅,而不是等到未來。我們必須在此時此地生起幸福之感,在當下這一刻活出祥和及喜悅。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快樂——快樂的本身即是道路。
每個人應該在早年就接觸到舍利弗的開示。給孤獨長者能在臨終聽到這些教誨已經很幸運了。萬事無常,我們無法預料什么時候自己會剩下最后一口氣,我們也許無法像給孤獨長者那樣幸運,臨終時還有道友在身旁導引我們觀想,所以不該等到一切都太遲的時候,才急著修持。我們應該在當下就學會此法,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在臨終時引渡自己。
我從未誕生過,我永遠也不會死亡
1990年初,我正要前往紐約上州的歐米伽中心帶領一次閉關活動,途中聽說我們的一位老友正住在紐約市的一家醫院中,正瀕臨死亡邊緣。他名叫Alfred
Hassler,曾當過和平聯誼會的會長。1966年至1967年之間,他和我一起在許多國家奔走,發起結束越戰的和平運動。
……
真空比丘尼和我抵達醫院時,弗雷德已經昏迷不醒了。他的妻子桃樂絲和女兒蘿拉都陪在他身邊。
桃樂絲和蘿拉看見我們很高興。我請真空比丘尼對他唱誦:“這副身體不是我,我不受制于這副身體。我的生命是無邊無際的我從未誕生過,
也永遠不會死亡?!霸诔谌闀r,弗雷德醒了。他仍然無法說話,但從他的眼神,我感到他清楚的知道我們正站在他前方。真空比丘尼開始和他談起我們過去在和平運動期間共度的快樂時光。她灌溉了弗雷德快樂的種子,正如舍利弗為給孤獨長者做的一樣。弗雷德的快樂來自于他為和平運動付出的努力,以及幫助別人脫離痛苦所付出的善意。這些快樂的種子得到灌溉時,他心中的苦受和樂受便恢復了平衡,他的痛苦因此減輕了許多。
我為他按摩雙腳時心里想,臨終者對自己的身體很可能已經喪失知覺,因為他的身體似乎完全麻痹了?!鋈婚_口說:好極了,好極了,然后又昏迷不醒了。
告別時,我們囑咐桃樂絲和蘿拉繼續對弗雷德說話和唱誦。第二天早上,我接到桃樂絲傳來的簡訊,她說我們離開幾個小時候,弗雷德已經平靜的往生了。
以祥和的心境導引彌留的人
如果我們能以祥和的心態導引彌留的人,他們還是能聽見我們的話語。十年前,有位美國大學生住在波爾多,他聽到母親在家中即將去世的消息,難過的痛哭了好幾回。他不知道當他返回加州時母親是否還活著。真空比丘尼建議他回去時如果母親還活著,就用舍利弗的方法引導。他應該向母親提及他們曾享有過的美好時光,幫助她回憶起早年的快樂經歷。這樣會為她帶來喜悅,即使她喪失了意識。
當他到達醫院時,母親已經不省人事。醫生說,他母親已經昏迷了一個禮拜。他仍然滿懷愛心的在母親耳邊講了一個半小時的話,講完這些話后,母親突然醒了過來。在臨終者的床邊,安住于自己的身心靈,你將會幫助這個人自在的往生。
幾年前,真空比丘尼又一次到醫院探望姐姐。姐姐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兩年后引起了并發癥,痛苦不堪。真空走進病房時,發現家里所遇人都放棄了希望。雖然她姐姐已經神志不清,但仍不停的翻滾,痛苦的呻吟尖叫。她的孩子們,包括一個當醫生的女兒都束手無策。
真空比丘尼帶了一卷梅村僧尼唱誦的觀音圣號錄音帶,他把錄音帶放入錄放機,幫姐姐帶上耳機,把聲音幾乎開到最高音量。五六分鐘后,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她姐姐完全平靜了下來,不再翻滾,也不再呻吟尖叫,她平靜了五天后,安詳的往生了。
快樂的種子,是醫生無法觸及的
五天中,真空比丘尼的姐姐不斷聽著觀音菩薩的圣號。她以前常到佛寺走動,所以對觀音圣號耳熟能詳。在病榻上再度聽到,喚起了她以往很多美好而快樂的回憶。她是一個有信仰,有宗教傾向的人,她聽過許多佛法開示,也聽過法師們誦持經典。這卷錄音帶灌溉了她心中快樂的種子,這些種子是醫生無法觸及的。其實真空比丘尼為姐姐所做的事,每個人都能做到,只是沒人想過可以用這個方法。
我們的意識就像一臺有許多頻道的電視機,只要在遙控器上按一個鈕,我們選擇的那個頻道就會出現畫面。如果陪伴在臨終者的身邊,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要選的是哪一臺。跟臨終者最親近的人,對這一點往往是最清楚的。如果你正陪伴在某位臨終者身邊,你該善用一些聲音和意象,來灌溉他們心中快樂的種子。每個人心中都有凈土和涅槃、神的國度和天堂的種子。
我們若是懂得修持和洞察不生不滅的實相,并體認到來去只不過是一些概念,而能保持內心的穩定和祥和,我們就能幫助臨終的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去除恐懼,減輕痛苦,安詳地往生。我們也能幫助自己無懼的生活,安詳的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