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闊的大馬路上開車是沒什么技術可言的,一般的新手司機表示沒什么壓力,不過要是要求他穿街過巷過一些很狹窄的路時,這就很考驗技術了。駕駛經驗不豐富的司機就會覺得很糾結,覺得很難判斷自己的車子到底能不能通過,一不小心失誤還可能剮傷車漆。 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準確判斷車輛能否通過狹窄路面呢? 首先要進行預估 這里的預估除了對路面寬度大概有個判斷之外,還要比較了解自己車輛的車身寬度,由于國內的車輛都是左舵車,左邊距離是比較好把握的,因此我們盡可能的貼近左邊。如果要通過一個2.2米寬的路面,我們開的車是1.8米的車身寬度,那就可以很從容的通過了。 慢速通行 對于一些狹窄路面或者通過沒有把握的寬度,切忌要把速度慢下來,即使是發生剮蹭,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注意擺直車身通過 這擺直車身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假如把路面寬度比作一個直角三角形,本來擺直通過的話只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寬度,但是如果是斜著通過的話,車輛可通過的寬度就變了斜邊的寬度,車輛可通過的寬度就明顯變小了,剮蹭的幾率就變大了。 前后輪差需注意 前后輪差對于開小車的司機是不怎么注意的,覺得控制轉向的是前輪,只要前輪通過了障礙物之后就能隨便打方向轉彎,其實這種方法在過一些狹窄路面是很容易剮蹭的,就像一些大貨車在轉彎的時候很容易撞壓到旁邊的電瓶車一樣,所以我們在過一些馬路墩子時,要確保后輪已經通過后再進行大幅度轉向操作。 后視鏡是個好東西 假如你的車頭順利通過了馬路墩子之后,你就要留意車的后半部分會不會發生剮蹭了,只要后視鏡過去之后,基本是可以通過后視鏡觀察車輛后方的情況,只要不是大幅度轉向,后視鏡是基本能夠覆蓋內輪差的。 伸頭出來觀察最安全 如果以上的辦法你還是很不放心,那么就把頭探出來,就能一清二楚的看到路面的情況,要是實在沒把握就下車去看一下,這樣心里面更有譜,尤其是狹窄山路會車時,特別要注意。 總結:在日常駕駛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窄道或者小巷,首先要慢行多注意觀察,然后就要掌握技巧“車身要擺直、注意前后輪差、小幅度轉向調整”,會車要是沒把握的就可以先預留位置停車,讓對方先過去,才能避免剮蹭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