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多泛酒,茶添話語香。飲茶之風始于唐朝,開風氣之先者,茶圣陸羽。 陸羽(公元733—804年),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他3歲父母雙亡,是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法大師收留了他,教以佛家經典與詩文,還指導他研習茶事。天寶二年(743年),10歲的陸羽開始云游,一邊讀書一邊學習民間茶事。天寶五年(746年),陸羽受到當時的河南尹李齊物賞識,親自教授他儒家經典與詩文,后送他到名儒鄒夫子處讀了四年書。天寶十一年(752年),有人薦他去做官,但他無心仕途。他衷情于茶。他要辟一片茶園,研究茶事。 開掘“陸羽泉” 安史之亂后,陸羽于至德元年(756年)從湖北天門沿長江而下,經鄂州、黃州、彭澤等地,一路游覽寺觀,采茶品水,結交名士,來到上饒。 陸羽登上上饒一處小山,展目一看,前面是明亮的信江,后面是蒼翠的靈山,便建一草堂,辟數畝茶園,鑿一口石井;環居栽竹種花,翠竹冉冉,垂柳絲牽掩甬 道,紫藤纏繞,小徑交錯布花間。他志在山川茶泉,要在此隱居,研究茶事了。此地,就是今上饒市一中,從前稱茶山。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上饒縣志》 記載:“陸鴻漸宅在府城西北茶山廣教寺。昔唐陸羽嘗居此,號東崗子。刺史姚驥嘗詣所居。鑿沼為溟渤之狀,積石為嵩華之形。隱士沈洪喬葺而居之。圖經羽性嗜 茶,環有茶園數畝,陸羽泉一勺。” 為了考察茶事,陸羽走遍了信江兩岸、武夷山中的山山水水。他常身披紗巾短褐,腳穿麻鞋,逢山駐馬采茶,遇泉 下鞍品水,深入農家,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又常誦經吟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遲疑徘徊,每每至日暮興盡,方號泣而歸。回到茶山,月色中,陸羽 汲泉煮茶至夜闌。 上饒隱居時,陸羽又自號為東崗子、茶山御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