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魏幗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營養(yǎng)科 夏季氣候炎熱,溫度升高,容易出現熱邪損傷津液的情況,使人體出現口渴、咽干等癥狀。這個時候,糖友們可以試試中醫(yī)藥膳——五汁飲。 中醫(yī)食療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食療大多是將食物或以食物為主,配伍適當的藥物,使用特殊的烹調方法,來制作藥膳,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五汁飲出自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中醫(yī)食療的代表方劑之一。 食材組成: 五汁飲中所用的梨、荸薺、蘆根、麥冬和藕均屬于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具有清熱生津的作用。方中所用生梨200克,荸薺500克,鮮蘆根100克,鮮麥冬50克,藕500克,其中蘆根和麥冬的鮮品并不好獲得,所以如果使用干蘆根和麥冬的話,用量減半即可。 制作方法: 五汁飲的經典做法是:梨去皮核,荸薺去皮,蘆根洗凈,麥冬切碎,藕去皮、節(jié)。然后以潔凈紗布絞取汁液和勻。一般宜涼飲,不甚喜涼者,可隔水燉,溫服。但現在打碎機和榨汁機的出現,使得這道藥膳制作起來更為方便。可以將所有食材去皮、核、節(jié)等,洗凈切碎后,放入料理機中制作成汁液即可。當然,如果找不到鮮的蘆根和鮮麥冬,可到中草藥房購買干品。將干品額外煎煮后,兌入另外三種食材的汁液中,一起飲用即可。 功能主治: 五汁飲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藥膳方中的五種食材均具有甘寒清潤的作用,而且都為鮮品,富含汁液。五者合用,可以達到清熱養(yǎng)陰、生津止渴的功效,是退熱除煩、止渴療嗽的最佳飲品。臨床常用于溫病邪傷津液所致身熱不甚,口干燥渴,干咳不已等證。 而此藥膳方中的生梨、荸薺、蓮藕均為水果或蔬菜,也可作為日常食物來食用。梨味甘、微酸,性質寒涼,入肺、胃二經,具有清熱化痰,生津潤燥的功效。《新修本草》就認為梨具有止渴,對于熱邪傷津導致的咳嗽,有緩解作用。《本草綱目》也認為梨具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酒毒的作用。而荸薺又名馬蹄,味甘,性平,亦入肺胃經,有涼潤肺胃、清熱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溫病口渴,肺熱咳嗽,消渴的治療。鮮藕作為常見食材,可以入藥,也可以入日常膳食中。藕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作用,故可以用于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的輔助治療。蘆根,味甘性寒,善于清泄肺胃熱邪,具有生津除煩,解毒止嘔的作用。臨床常用來治療溫病熱傷津液后出現的煩熱口渴等癥狀。而麥冬甘寒質潤,入肺、胃、心經,滋肺、養(yǎng)胃以潤燥生津,清心、養(yǎng)陰以除煩寧心,適用于熱病傷津,口渴心煩,肺熱燥渴等證。 所以,本方所治之證為熱邪或燥邪灼傷肺胃津液所致,宜清熱養(yǎng)陰、生津潤燥。此外,本方還有解酒清熱生津、除煩止渴降逆的作用,亦可用于飲酒過多導致的頭痛、煩渴、噯氣、嘔逆等證的調治。 注意事項: 本方略有滑腸的作用,故脾虛便溏的糖友應慎用。 其次本藥膳中梨、藕、荸薺均含有碳水化合物,對于血糖控制不平穩(wěn)的糖友來說,應當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食用。而對于血糖控制平穩(wěn)的糖友來說,也應該適當控制食用量。上文所列的劑量,糖友在應用時,應按照1/5的劑量來食用。同時注意減少主食的食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