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蘭石齋蘭語,前些日子在我本地的花草苑論壇中很多花友都認為石斛等蘭科植物難養,乘今天5.1休息就寫了些自己在養石斛中了解到的基本知識與感受,簡單介紹給大家,沒有準備,想到哪寫到哪,錯誤在所難免,還忘蘭友斧正。
石斛到底好不好養
石斛,作為蘭科植物的一類,以其藥用價值,被稱為“仙草”,有的介紹成“包醫百病”的仙藥,其實,石斛中種類繁多,具有藥用價值的僅僅沒幾種,主要是霍山米斛、鐵皮石斛這幾種,藥效以霍山米斛為最。絕大多數石斛,以其形狀各異的枝桿、精彩多姿的花形和香味,作為觀賞蘭科植物進入花卉界,作為花卉后,石斛從原生狀態種植于庭院、室內,養殖的環境完全不同于原生態,給養殖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養殖方法不對頭就會顯得這東西太難養,要養好石斛,首先要了解石斛的原生態環境,怎么生長的。
石斛,屬于亞熱帶附生性植物,大多生長在亞熱帶,濕度較大,并有充足散射光的深山老林中,常附生于樹干或樹枝上,或生長于林中的懸崖山巖石縫或石槽間。石斛的附主植物一般都具有樹皮厚、多槽溝,并附生有苔蘚,蓄納水分較多特點,石斛所附的巖石,常在澗溪流經之處,石面常濕潤,且附生有苔蘚,并不是生長在土中,所以石斛是附生蘭,不同于春蘭樣的地生蘭,因品種不同,生長的地方、海拔略有不同,生長最佳溫度18-25C°,生長地雨量充沛,空氣濕度80%左右,并不受凍害。 根據上面介紹的原生態環境,在養殖石斛時就要求以下的一些基本條件:
一是養殖的方法要正確,石斛養殖采用附生養和盆栽。 1、附生養,主要是附著在樹皮厚、多槽溝樹干;多槽多孔具有保濕的風景石;蛇木板等,附生養開始時要把石斛固定在附主上,根貼附主,可以覆蓋苔蘚等保濕,后石斛新根會自己附著在附主上,平時早、晚向根部噴霧,不使根干透。見下圖是愛蘭網“我為花狂”蘭友拍攝附在樹干上養殖的石斛。



2、盆栽。盆栽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植料的選擇,因石斛是附生蘭,決定了石斛盆養的植料不能是泥土,現在養殖石斛的植料主要有:高溫消毒過的水苔;經過脫脂發酵過的樹皮、樹葉;植金石、帝王石、塘基石等無養分硬質植料,以植金石首選。可以是樹皮、樹葉、植金石單植或相互混合。下面圖片中我用多種植料養殖的石斛。 水苔,這水苔已老化,需要更換,盆邊新根旺發。

植金石、栗樹葉混合,此為霍山米斛,新枝、新根、花苞。

純植金石,這盆中左邊是鐵皮石斛,右邊是鐵皮石斛變異出中透藝。

純樹皮,盆內養的也是附生蘭科植物,短距槽舌蘭,批量養時一般采用全樹皮養,因為成本低。

二是石斛養植的管理,其實石斛養植的管理簡單到只有噴水,石斛原生環境濕度高,能把石斛養在高濕度的環境那是最好的,但絕大多數花友沒有這樣的環境條件,就算在我的蘭室,也沒有這樣的濕度環境,所以在養植石斛時可以勤噴霧,用噴壺定時給石斛的全部噴霧,已噴濕即可,最起碼是早、晚噴霧,中午有條件的也噴一次,其它的管理工作除石斛要放在有適當光照的地方外,及時防止蝸牛等吃石斛的根、花。
三就是石斛的生長、繁殖。石斛的生長,一般是一年長枝桿,多年存。石斛繁殖有二種方式,除一般植物分蘗外,石斛還有個繁殖是可在原來的枝干上發芽,石斛的生命力頑強,為了繁衍后代,會在石斛枝干與根的部位分蘗出新的芽,形成新的枝干,下部出的芽因接近根部,營養直接從根部吸收,也借鑒原來枝干的營養和根部進行養分吸收,所以,從根部出來的芽壯,后來的枝干也壯實,我們成為下枝,多株枝干的下株形成一叢,可以在枝與枝之間的鏈接點分開,分成多叢。在石斛原來的枝干結間,也有芽點,主要是用于開花,但在石斛枝干小或下部根系不好時,在結間的芽點也會成為芽點,懸空會長出石斛的枝干,并在新出的枝干下部長出根,這來的新苗由于主要靠原枝干內的營養和自己出根吸收營養,相對下枝要小,我們成為上枝,上枝長出后,如不分離,會一直靠在老枝上生長,等新枝長到不再生長,可在新枝與老枝的鏈接點分離,分離開來的就是另外一棵上盆種養。下面圖片上圖是二年生的上枝,下圖是今年剛出的上枝。 二年生的上枝,根系很發達,要分的話可以與原老枝分開。

今年剛出一年生新枝,可以分開,但分離時需要小心。

石斛的頑強生命力不在于上面二種的分蘗發芽方式,石斛的枝干在失去根或從株中剪除后,枝干上仍能發芽,這是其它很多植物所沒有的,很多蘭科植物因有儲存營養的球莖,在球莖得不到營養供應的時候,能通過球莖內部儲存的營養繁衍下一代,如我們可以捂春蘭的老蘆頭出芽成新苗,石斛也一樣,石斛的枝干內儲存有大量的營養和水分,與春蘭的蘆頭相同,可以把剪下的枝干放于潮濕的環境下,即能使石斛枝干出芽,新芽長出根后能自行生長,這與石斛出上枝原理是一樣的,不用的是這老枝已被斷了營養供應。下面上二圖是我剪下的二枝老枝,下圖是去年買進時幾乎沒有根系的今年發芽。 三月份剪下的老枝,放于樹蘭共生的苔蘚上,其中一支已有新芽出來,這樹蘭山上采下后未清理就放木化石上面,也是早晚噴霧。


去年買入根系幾乎沒有的黑牡丹,由于沒根,只好橫靠的盆內,現在老枝上出了三個上枝新芽,留種是沒問題了。



從上面這些圖中,我們見到石斛只要經常給噴點水,是不會死的,但有好多花友反映,都把石斛養死了,我沒有見過實際的情況,估計有以下幾種能把石斛養死的情況:
1、植料不正確,認為植物都離不開土,拿到石斛后就種在土里,種在土里能活一段時間,到最后根爛光,以為“死”了,不澆水后枝干干枯而死。
2、認為石斛生長環境濕度高,植料選擇保水性強,太勤快,時不時澆水,噴霧,最后由于根系缺少呼吸,爛根或枝干爛掉而死,石斛雖喜歡濕潤環境,但根在原生態是露在外面的,是氣生根,根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上盆后埋在植料里,植料只需潮即可,如盆內太悶濕,根不能呼吸自然就壞死,養殖時我前面所提的植料都有很大的空隙,保持植料濕潤又不積水即可,石斛其它所需水分是靠噴霧吸收。我下面盆中是全植金石種養的鐵皮石斛,由于有幾年的時間沒換植料,盆面已經布滿青苔,雖好看但會影響盆內根的呼吸,所以一般在盆面布滿青苔時需要換植料,我這盆因新苗出有出花苞,所以要換也要等花后。


3、水質不佳、施肥不當,絕大多數的蘭科植物,對水質的要求很好,最佳水是未受污染過的偏酸性山水,也就是蘭科原生地的山水,一般都很難搞到,現在花友使用的就是自來水,這自來水在我們地方是很好的,因為是產蘭上中的水庫引來后再凈化,完全適合蘭花的需要,但好多北方的花友因自來水取水的地方水呈堿性,這對蘭科的生長很不利,有經驗的花友有用米醋、草酸中和自來水,但仍會在盆壁出結晶物,就在我們這里也會有些,只是少一些,可見上面幾個紅陶盆上也有結晶物,需在換盆時清理或換掉盆具,水質不佳,在石斛的葉片上也會有結晶物,影響美觀,尤其是葉藝的觀賞石斛,可用棉簽沾水擦,在風蘭上用核桃油擦,不過石斛的葉子會落,不像風蘭存的時間長。
石斛一般不需要肥料,靠自己的氣生根吸收水分和空氣中的養分,所以一般石斛不需要施肥,在為了批量生產時,會使用肥料,使用的肥料以無機肥為首選,很多時候采用葉面肥的方式進行,濃度要很淡很淡,否則根受肥料濃度影響干枯,因此一般的花友我建議禁施肥,也不要在植料中施基肥。
4、通風不佳、陽光不宜。多數蘭科植物在養殖時是通風第一要務,作為附生的蘭要比地生蘭更為通風,風蘭也是附生蘭,生長環境與石斛差不多,被稱為風蘭,意味著風的重要性,石斛原生地生長的地方不僅濕度好也通風好,但到了我們盆栽養殖,環境如通風好了,濕度就低,二者相矛盾,在通風和濕度之間,我們應選擇通風,良好的通風,能使石斛生長良好,而空氣濕度是次要的。石斛的光照,在原生地是受樹影間的散光照射,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時節給予適當的光照,冬季、初春可以全光照,其它時節應是遮光照,一般遮光75%即可使石斛健康生長,受光合理的石斛枝干壯、矮胖,很有肉感,葉片也顯得短圓,受光不足的石斛枝干細,徒長,枝干內營養儲存不足,也很難有上枝發,想石斛一類的小型植物花友一般都養在室內,所以多數是受光不佳,養分不足而“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