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經濟南章丘南部山區一個叫做大寨的村子,無意中瞥見村中街道一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墻上竟嵌著一排大大小小的古石碑。 這座院落是大寨村的七圣堂,根據碑刻記載,此處原是觀音廟,和玄帝閣一東一西位于村中心長泰橋北側,明初時就有修葺觀音廟、玄帝閣的碑刻,由此可以斷定其始建年代應早于明代。 七圣堂大門所在的南墻上嵌有一塊“禁賭碑”的重點文物保護碑。 院墻拐角處,青磚墻上還嵌了兩塊古代石刻構件,類似于鎮水神獸一般。 西墻上的一溜兒古石碑年代不一,從明代到清代到民國的都有。 這塊是清光緒年間的《南街碑記》。 砌于墻中的這些石碑每一塊記載的事件都不同,有乾隆八年的《大寨七圣廟新塑神像碑記》、光緒元年的《鎮武碑記》、民國二年的《重修長泰橋碑記》等。 一個偏僻山村怎么會有這么多記載村中事件的古石碑?原來大寨村可是一個相當有歷史的村莊,早在2600多年前的齊桓公時期,著名的齊長城錦陽關就在村南,這里是重兵駐扎安營之地,故村名便叫大寨。 這塊就是著名的“禁賭碑”,大寨村在古時商業繁榮,明清時此地滋生賭博之不良風氣,于是村人于光緒九年報請縣衙批準立了這塊禁賭告示牌。 大致數了下,西墻外嵌有十九塊古石碑,加上南墻的,總共有二十多塊,一個村莊的歷史能保存得如此完整也實屬難得。(攝影/尚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