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閱讀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隨著我記錄筆記越來越熟練,發現復雜的方法是中看而不中用。 在這次升級我的筆記系統中,我確定了兩個簡單清爽又萬能的記筆記方法。不管是讀書老手,還是小白,都可以嘗試上手去做。 而且最后得到的筆記很好看呢,再次去看也是一種享受。 (一)紙質書記筆記 首先邁過一道坎: 紙質書很多人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那就是干干凈凈這么好的書,怎么能往上劃線寫字呢?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不舍得往書上劃線。 跨過這道坎很重要,尤其是對有很多知識與體會的書,比記在筆記本上更加直觀、方便思考。 我們在學校不也是這樣,教課書上勾畫重點與筆記,這也是我們接受知識的重要方式呀。 紙質書記筆記要點: (1)畫底線。 最簡單卻實用的方法。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可以用幾種不同的顏色的筆,給他們賦予不同的意義,比如: · 紅:對我們最有啟發的地方 · 黃:沒太讀懂,有疑義的地方 · 綠:非常重要的數據,案例,例證 (2)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 在引發你感想的地方,記下你的思考,或者是你的疑問與答案,對某段話靈光一現,一定一定要記下來,這是你思維的火花。 以后回看的時候,有了新的想法可以繼續加進去,你會看到自己的思維變化過程,很有意義。 (3)做星號或其他符號。 但是這個不宜多用,全書控制在10個左右,是你認為本書最重點的地方。 為以后回看最準備,讓你快速把握回顧這本書的關鍵。 (4)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 相當于一種鏈接,你覺得書中的兩個地方可以一起看,或者有關系,可以這樣使用。 另外,這也可以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要點,或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 (二)電子書記筆記 1.筆記軟件 電子書基本上都可以邊看邊記筆記與想法,結合在線筆記軟件進行整理很好用。 我用的是印象筆記,也印象與各類APP的端口做的很好,與多看閱讀,掌閱都有很好的接口,在手機上閱讀后勾畫的重點與筆記都可以很好的導出。kindle導出的筆記也可以直接粘貼到印象中。 以多看閱讀為例: 選擇印象筆記可以直接導出到你的賬戶中,排版也很好看。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軟件有很多,我也試用過很多。這里我推薦Xmind和幕布,手機和電腦上,都可以解決。 01 Xmind 公認功能很強大的軟件,免費版有一定的功能限制,但是一般用處還是夠的。有更多需求的可以用下專業版。用Xmind做了一個本文的邏輯圖,可以參考: 02 幕布 用過之后根本停不下來。結構化的思維方式,要點呈現的功能非常適合做讀書筆記,而且不用擔心排版。 電腦上可以在網頁版使用,也有windows端軟件。手機上可以使用APP,甚至在微信中也可以直接編輯。可以說是很方便快捷,我開始使用之后就停不下來了。 下面是我做的一個筆記示例: 這些要點呈現的筆記,還可以一鍵轉化成思維導圖的形式,方便閱讀思考。也免去了編輯排版的復雜性。 網頁版,Windows版,手機上都可以使用。不喜歡xmind的復雜操作,可以用幕布做替代。 如何開始使用? 在這里可以直接開始使用幕布:https:///inv/53549 或者是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可以直接注冊。 點擊上面的鏈接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它的用法還有很多,在幕布精選里有很多好用的模板,我也常常上傳一些自己的記錄,下次可以跟大家分享幾個我創作的比較受歡迎的作品。 (三)什么時候記 很多人會糾結到底什么時候做筆記,其實這個根據書籍的類型以及個人的習慣。有一些建議可以供大家參考: 1.對于較難、大部頭或結構性較強的書,建議邊讀邊做筆記。 比如《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單純的讀過去覺得頭都大了。我會先就全書大標題做導圖,了解全書的框架,這很關鍵,這類大部頭書都是有自己的體系的。 此后,進入某一章的閱讀之前,還會做這一章的小標題導圖。 最后讀完了這一章,再根據在書上勾畫的重點,修改并完善導圖,補充細節的內容。 2.對于簡單、不太厚或結構性較弱的書,建議讀完再做筆記。 這類書信息量小,一般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些作者思維的亮點和干貨,這時候我就不用導圖了,而是在讀完一遍后,順著勾畫的重點再讀第二遍,讀的過程中在印象筆記上整理寫下筆記。 讀書筆記并沒有那么神秘,不要有畏懼心理,從現在開始,堅持下去,收獲很大。 寫在最后: xmind我自用版本的安裝包我分享出來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