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上高中的時候,總是會幻想著那些關于大學的美好生活。 一群志趣相同的室友,懷揣著對未來相似的夢想,然后一起努力,一起成長,度過一個充實且美好的大學時光。 然而,到了大學,發(fā)現(xiàn)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有好多東西都和自己那最初的想法相背離。 反而更多的是,突然有那么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了。 來自天南地北的六個人,不同的地區(qū)背景,不同的性格態(tài)度,不同的處事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人生追求。每個人都有著特定的行為準則。 有人想在大學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有人想在宿舍睡覺,追劇,打游戲,有人喜歡忙碌于學生會和社團,有人喜歡整天泡在圖書館看書。 幾個人,興趣不同,追求不同,也偶爾會時有摩擦。 為了不被孤立,為了融入集體,為了顯示不那么格格不入,我開始刻意的去合群,甚至刻意的去討好每個人。 看著室友們在一起開黑打游戲,我也在手機上下載了游戲軟件,跟著大家打上幾局。 看著室友都在追新出來的韓劇,我也在手機上更新了幾集,跟著大家一起聊劇情上的八卦。 不知不覺,時間過的好快,都十一點了。 躺在床上,心里氣憤著自己,怎么就不能做自己呢?說好的今晚要看書,背單詞的,時間又白白浪費虛度了。 輾轉反側,迷茫和焦慮,無奈著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今天又虛度了一天,一種愧疚感油然而生,心想明天一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然后,在心里做好明天的計劃和打算。 02 習慣了七點起床的生物鐘還在,睜開眼,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還不到七點,室友們都還沒醒。 小心翼翼的起床穿衣服,刷牙洗漱,盡量壓低聲音不去打擾到她們,生怕吵醒了她們每個人。 然后,背著書包,一個人去了圖書館。 晚上,回到宿舍,像往常一樣,打游戲的打游戲,追綜藝的追綜藝,睡覺的睡覺。 我打招呼說:“我回來了”。 尷尬,沒一個人理我,大家看似都很忙,各自做著自己的事,似乎沒有人在意你回來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對面鋪上的一個女孩問:“今天一整天都沒見你在宿舍,你今天都去哪了啊?” 我說:“我去圖書館了”。 然后,另一個女孩在旁邊大聲附和道:“你去圖書館了啊,這么認真,你好愛學習啊”。 說實在的,聽到這種話,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感覺都是冷嘲和熱諷。 我趕忙解釋說:“沒有,我今天什么專業(yè)書都沒看,看了一天的小說”。 那天晚上,發(fā)現(xiàn)大家好像都不怎么理我了。她們圍在一起打游戲,談論最新一期的綜藝,我在旁邊,卻一句話都插不上。 有那么一種感覺,自己好像被孤立了,其實我特別害怕被孤立的感覺。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在刻意的去合群。 而這一切,仿佛我去了圖書館,成了她們眼中一種錯誤的行為。仿佛不去跟隨著大家一起打游戲,追劇聊八卦,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不合群。 心里郁悶著,我去圖書館看書學習,什么時候還反倒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一種錯誤。 03 夜里,我在微信上和一個朋友聊天說:“我感覺自己被室友孤立了,她們覺得我不合群,怎么辦?” 朋友說:“在大學里,被孤立,被說不合群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想法。你要做的,就是做你自己,喜歡什么去做就是了。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就算是被孤立,不合群,也不要因為這些東西去刻意的合群討好別人,虛度自己的青春,浪費自己的時間”。 是的,仔細回想這一整年,我好像都在刻意的去合群,去討好別人。跟著大家一起打游戲,追綜藝,聊八卦。 即使有些東西不是自己所喜歡的,為了合群,為了不被孤立,我也學著去嘗試。 而自己,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了。似乎我的生活,我做的每件事都在跟著別人隨波逐流。 友說,她現(xiàn)在很喜歡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每天一個人去早起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學習,晚上一個人圍著操場上跑步。雖然每天都是一個人做著每件事,但并不感覺孤單。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我跟友說:“真羨慕你啊,每天都堅持著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就算有時候會感到孤單,但并不孤獨”。 現(xiàn)在想想,刻意的合群,浪費了多少自己的時間成本,虛度了多少個早起的清晨,甚至放棄了自己喜歡熱愛的東西。 迷茫著,這就是我想要的大學生活么?當初來到大學的初心都去哪里了?如果再這樣刻意的合群下去,我真怕有一天活成了自己曾討厭的模樣。 這些問題,很多個夜深人靜的夜晚,都在心里迷茫焦慮著。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04 今天,在圖書館看了周國平的《覺醒的力量》。 我很慶幸,自己看到了這本書。因為它讓我更清晰的明白了接下來該怎么做?以后的生活,要不要去刻意的合群? 記得周老在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世上只有一個你。這個自我是不可重復的,你只有一個人生。你要對你的人生負責,實現(xiàn)你之為你的價值,是你的根本責任。自我的覺醒,就是要負起這個根本責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為你自己”。 是的,在大學里,我們真的沒必要去為了合群而合群。 大學,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你要想去收獲更多的東西,就必須要學會一個人獨處的能力。 每個人的目標不同,追求也不同。你有你的夢想,你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也沒必要去為了合群強求自己些什么。 學會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學習,一個人跑步,遠離那些低品質的社交活動。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獨處的感覺真的很享受。而你,也在慢慢的變成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就像現(xiàn)在,我在簡書和新浪博客上碼字更文,雖然這些行為會讓很多人不理解,但卻認識了一群有意思的人,和我一樣喜歡閱讀,寫作的朋友。大家志趣相投,夢想相似,卻也交到了一些真正的朋友。 05 好多人都問:“在大學,要不要去刻意的合群?” 也有人說:“不合群,你就會被孤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害怕被孤立為單獨的個體,也正是因為這種害怕,才選擇去刻意的合群。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合群并不可怕,但一定不要在合群的路上迷失弄丟了自己,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你要做的,就是隨心,做你喜歡的事情,學習你熱愛的東西,交你志趣相投的朋友,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越努力,越幸運。別再為了合群去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青春,也別再為了合群去虛度大學和生活。共勉!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