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心里是愛茶的,喝到嘴里的卻總覺得滋味欠佳。看完以下這些惡習,膝蓋有沒有中槍呢?也許就是這樣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讓你跟一杯好茶越離越遠。 掏杯子、投茶、沖水一氣呵成,年紀大的普洱還沒睡醒呢,就咕咚咕咚地被喝下肚了。 老黑茶、老普洱這些,加工過程中經過殺青、揉捻、日曬干燥等工序,又陳放多年,沾染浮灰是難免的。先得用熱水浸潤洗茶一遍,“醒一醒”茶,舒展開來,去除陳氣,茶的口感才會更好。 熟普的堆味,非說是霉味;柑普上柑油晶析出形成的白霜,非說是霉斑;茯磚里的金花,非說是長霉了…… 自以為火眼金睛識破了霉變劣質茶,其實跟好茶擦肩而過。 人家明明是茶葉,偏偏要當成粥來燜。茶被燜在杯子里,茶香不好揮發;而茶葉中的鞣酸、茶堿大量溢出,也使茶湯過濃、苦澀味增加,喝起來口感不會太好。 而茶多酚、維生素、咖啡堿這些怕熱的成分,長時間被“燜”著也是傷亡慘重,降低了茶的營養、保健價值。 細嫩嬌弱的名優綠茶丟到壺里,100℃的水接著就澆下去了,看著都心疼。 你以為所有茶都是黑茶那樣耐高溫的粗獷漢子? 眼睜睜地看著大好的綠茶被燙壞還要被嫌棄難喝,不禁嘆息啊。 喝茶勤,洗杯懶。長此以往,晶瑩如玉的白瓷茶杯都變成“褐陶”茶杯了。等到終于有一天痛下決心洗杯子,鋼絲球胡亂用,好杯被刮成花…… 牙膏和小蘇打都是洗杯神器,別用鋼絲球了,杯子怕。 普洱要喝新茶,巖茶要喝新茶,綠茶更要喝新茶,喝下各種火味、水味,胃還不舒服。 像是剛制成的巖茶,因為剛焙好火,脾氣正大著,存放三個月以上再品飲為宜。而太新的綠茶,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腸胃不太好的茶友可能“弱不受茶”。 在不同地區,自來水的硬度存在較大差異。水質硬的自來水中,鈣、鎂等金屬離子含量高,可跟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成分產生絡合反應,進而影響到茶香、口感,以及茶葉的養生效果。為了茶好,還是用純凈水泡茶的效果會更好。 便宜的口糧茶嫌廉價,高端的收藏茶說不過如此。茶無高下,適口為珍,千金難買我喜歡。喝茶是個文化事兒,不知道價格又何妨? “品”跟“喝”是兩回事。品茶是個慢功夫,細細品味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捎腥丝偸堑炔璺艣鲋缶鸵豢谂o?,說好的聞香呢?說好的看湯色賞葉底呢?想一口干,干嗎不去喝涼白開? 千萬不要讓惡習把你和好茶的距離越拉越遠,這樣不止辜負了買茶的錢,也辜負了愛茶的心呀。 文章來源:網絡 |
|
來自: xiaoyao110 > 《茶語心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