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用藥治療腰腿痛 【推薦】外用藥治療腰腿痛有奇效 組成: 川烏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腦30克 功能:溫散寒邪,行滯通阻,活血鎮(zhèn)痛 。 主治:寒痹型慢性腰腿痛、勞損型慢性腰腿痛 腰為腎之府,腎多虛而常不足。腰痛時久,久痛則虛,虛則陽氣不足,陽氣不足則腰無力,故法當助陽補虛 。 本方以烏、桂、姜為主,有溫而散寒、助陽補虛之功;輔之以白芷、南星行 滯通阻, 助之以赤芍活血散瘀;加樟腦有興奮鎮(zhèn)痛之力,使藥物更加發(fā)揮其滲透作用,趁熱敷上,倍感舒暢。綜觀全方,有助陽、補虛、通滯、鎮(zhèn)痛、活血之 功,故每用而收奇效。余前治腰痛亦用傳統(tǒng)活血化瘀方,但收效不佳,改用此方 后,每每應驗。慢性腰腿痛多夾虛癥, 然本方并無扶正之品。可見,病患為慢性亦有實癥之時,否則,必犯虛虛之戒。蓋沉寒瘤冷久痹經(jīng)絡、關節(jié),腰府與正 氣“和平相處”,未致正虛也不鮮見。對此, 非強腰散類重劑不足以根治 。 典型病例:彭某,女,50歲,廚師。患腰痛數(shù)年,入冬更甚,屢治無效,疼痛加劇,臥床兩月余。來時左側下肢不能觸地,需人攙扶,呈跳躍狀行進。詢前診 斷為 “增生性脊椎炎伴左側坐骨神經(jīng)痛” 。 檢查: 腰、臀、腿部有灸痕十余處,臀肌弛張,萎軟無力,腿肌萎縮, 膝呈螺 屈狀不能伸,伸則劇痛,面色青白,畏冷著重衣,脈沉遲。 診為寒痹型腰腿痛 。 以強腰散外敷。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粉末,每次用30克-50克,開水沖調 如糊狀,攤于紗布上,趁熱占于痛處, 隔日一換。 五次后痛稍減,10次后痛大減,可步行來院。經(jīng)二月余治療,基本痊愈。 2、外用止痛搽劑 我一位理療師傅慣用的外用劑: 【處方】生草烏30g生川烏 15g 生南星15g 馬錢子15g虎杖10g紅花10g 莪術10g 乳香10g 沒藥10g 姜黃10g 赤芍10g桂枝10g丁香6g 細辛6g 冰片2g 粉碎成粗粉, 加75%乙醇1500g密封浸泡7天后備用 【功能與主治】驅風除濕,軟堅散結,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利經(jīng)脈。用于急,慢性扭,挫傷,風濕關節(jié)疼麻,骨質增生,凍瘡及腰椎間盤脫出疼痛 【用法與用量】理療推拿過程中配合運用;或與患者自己外用搽患處,每日3~4次 【注意】有創(chuàng)口者禁用,孕婦禁用。 止痛效果顯著! 3、[膏藥] 獨門秘制外用藥酒 本藥酒可疏通經(jīng)絡,運行氣血。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驅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配方如下: 透骨草,龍腦,鳳仙衣,川烏,草烏,紅花,尋骨風,獨活,三七,威靈仙。花椒。肉桂。當歸,細辛,澤蘭各10克。1000亳升95%酒精避光泡制15天。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外用藥酒,嚴禁口服。 2。皮膚過敏,有開放性破損,潰爛部位不宜。 適用范圍:適用于各種頸肩腰腿痛,跌打扭傷等引起的皮下淤血和腫痛。 4“伸筋透骨洗傷方 組成:伸筋草30透骨草30烏藥60川烏15防己15澤蘭15獨活15艾葉10川椒10細辛10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一日兩次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各種類型的膝關節(jié)炎。 5[膏藥] 3000元買到的膏藥方 組成:威靈仙15,全蟲6個,蜈蚣2條,透骨草15,七葉蓮20,川草烏各6,馬錢子4個,土鱉蟲4-6個,三厘三30,鬧洋花50。松香500,桐油冬天60,夏天40 功效;各種疼痛,腰突癥,肩周炎 效果不錯,請愛友試用。 此方是本人去年花3000元在杭州買的。 要求加分 此方中藥全打成藥粉,制成松香膏,治療疼痛效果很好。三厘三又叫雪上一枝蒿,請試用。效果不錯。 6、[膏藥] 簡簡單單做膏藥 膏 傳統(tǒng)基質和現(xiàn)代基質都可以 以500克基質為例 藥 1.中藥粉劑 威靈仙 川烏 細辛 肉桂 丁香 川椒 干姜 白芷各20克粉碎 2.中藥酊劑 解痙鎮(zhèn)痛酊3瓶或辣椒浸膏1到2克 混于粉劑中并晾干 3.中藥透皮劑 樟腦25克 包裝 無紡布膏藥布 性質 屬于溫灸膏 中藥粉和辣椒浸膏都熱性的,大部分患者有發(fā)熱感覺 ,效果不錯,但發(fā)熱中藥都有刺激性,從理論上辣椒浸膏的劑量是1%到3%,但可惜的是人的耐受程度不一樣,有的貼了感覺痛,所以先少量適用。 7、傷筋外洗驗方 【組成】劉寄奴30 蘇木30 大黃10 梔子10 土茯苓10 乳香10 沒藥10 土元10 人中白10 透骨草15 【用法】每日兩次,三天/療程,1000ml-2000ml開水,先熏,待溫度適宜后再泡。總共時間30-50分鐘。 【功效】此方適用于外傷等導致的瘀血阻滯,腫脹疼痛之證。 【分析】治療以活血消腫止痛為主,以劉寄奴、蘇木、乳香、沒藥、土元活血化瘀;大黃、梔子、土茯苓、人中白消腫止痛;透骨草引藥直達筋骨。諸藥合用,共奏消腫止痛之效。 我朋友的母親不慎摔跤后右腓骨下端骨折,石膏固定一月后右下肢仍腫脹疼痛甚劇,當時我讓她照上法用藥三劑后水腫消退,疼痛明顯減輕,一周后基本上無腫脹疼痛感。后來我用此方治療過幾個類似病例,效果都非常好。 8、[膏藥] 本人不會熬膏藥,最主要是本人比較懶,懶得去熬膏藥,但是有時遇到一些光靠按摩效果比較慢的問題,如踝關節(jié)扭傷后腫脹等一些問題。我的方法倒是可以參考一下。 我的方法是;首先把配好的中藥粉碎備用,要用時把藥粉用高度白酒調成湖狀,略稀一點,不要太稠,在點火燒一會兒,再燒的過成中同時絞盤,差不多就滅火,不要燒的太過。太干就不好敷切敷不住,容易掉。趁熱敷在患部,'因為藥是熱的就更容易滲透發(fā)揮’。再用紗布包好。特別要注意別把患者燙著了。我用此方法敷藥效果還是蠻不錯的。一般像扭傷腫脹的問題我只上一次藥就差不多了。藥干了我就讓患者自己直接在上面拍點白酒就好了。我有時在想這種敷藥的方法用在腰痛、頸椎病上不知效果咋樣?本人到?jīng)]有用過,改天試試再說、、、、、 |
|
來自: 青蒿綠葉 > 《國醫(yī)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