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1038年—1227年)由黨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政權,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歷經十帝,享國189年。由于西夏商業的興盛,流通的貨幣也十分重要:一類是本國鑄造的西夏貨幣;另一類是從宋、金進口的貨幣。西夏錢幣的鑄造大都比較精美,而且書法俊逸、流暢。 元德年間(1119~1126年)開始,一改過去只鑄西夏文錢的狀況,出現了用漢文鑄造的“元德通寶”、“元德重寶”錢,這是西夏自鑄幣以來第一次正式鑄行的漢文流通貨幣,也是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真實反映。 西夏元德通寶旋讀(直徑24.8mm),未見任何記載,為著名之海內孤品,極為珍罕,極美品,難得。其形制大字大樣,肉厚質重,銅色近水紅;制作規范,甚為精美,有初鑄試樣之可能。是目前碩果僅存的創見孤品,當可忝列西夏珍品錢之中。 西夏 折二型“元德重寶”,此版為首次發現,珍,極美品,出土于甘肅西夏故地一帶,屬典型的西北坑口,品相可謂上乘。從整體上來說,其版式大異于目前諸譜所載,故可視為創見新品。由于其形制規范,鑄工精湛,錢文深刻,穿口利落,殆有初鑄試樣之可能,當為西夏珍品錢之翹楚。 西夏所鑄元德 年號錢,有二等幣值,形制上有 小平、折二之分,錢文上則有“通寶、重寶”之別;所見所聞及譜錄中所載,錢文均為漢文 直讀,未有超其右者。然小平錢中尚有大樣一種存世,其錢文旋讀,書體近于 行楷,文字隱起;版式大異于諸譜所載,當為另種類品,值得討論。從什物上看,這枚超乎幻想之神物,經泉界很多名家上手琢磨,以為確系真品勿庸置疑。 西夏漢文元德錢的正式鑄行,主要是崇宗親政后改變了國策,使西夏與宋朝罷戰日久,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宋朝又從頭康復“歲賜”和敞開 榷場,使西夏胡歌經濟有了迅速開展。此刻,有識之士曾提出“富國之方,無非食貨”的建議;而一貫堅持發起漢學的崇宗,極有可能就此羅致北宋 幣制的優越性特點,采用漢文開鑄了元德 年號錢。其錢文楷書 直讀,“通寶”為 小平,錢徑通常為24毫米擺布;“重寶”為折二大錢,直徑通常在29毫米擺布。惟兩者鑄量甚少。譜錄中所載的元德年號錢,有小平、折二兩種。 小平錢書體有隸、楷之分;隸書小平舊譜曾列為無考品,今依據出土地域狀況,已定為西夏所鑄,其存世亦少,偶有所見。 楷書小平則有大小樣和大字版之別,其不管何品種,均極為稀罕,“重寶” 折二錢亦有大小樣兩種,且錢文版式不一樣,大樣者多被以為是 折三錢,殊為寶貴。楷書小平與“重寶”大錢,昔被列為 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元德重寶一些拍賣記載: 元德重寶編號:1280成交價:RMB 1,560,000拍賣日期:2012-06-29拍賣專場:大型春拍專場(二) 元德重寶銅幣編號:975成交價:RMB 2,880,000拍賣日期:2012-12-22拍賣專場:雜項專場 元德重寶編號:0722成交價:RMB 2,510,000拍賣日期:2010-11-07拍賣專場:遼金錢幣 元德重寶編號:492成交價:RMB 1,800,000拍賣日期:2013-06-28拍賣專場:文玩聚珍-雜項專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