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八卦的符號表示,比如乾三連,就是三個陽爻,坤六斷,就是三個陰爻。依此類推,見上圖。八卦最基本的象分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請看下圖 混元一體,陰陽未分之時,即一維空間(太極)。太極一個爻,兩個卦。陽化氣為天,陰化形為地。太極生兩儀,乾坤天地由此而來。 兩儀生四象的時候,是二維空間,兩個爻,四個卦。 《易經(jīng)》:”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定位,日月為易。這個時候還沒有水、火、山、澤、風、雷,有了日月之后,日出日落,寒來暑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萬物的造化源于日月,所以日月為易。這也是在后天成卦說以日月(即坎離)為主的原因。到了四象生八卦的時候,形成三維空間,因為日月的作用,產(chǎn)生了寒熱。進而有了水火,天地日月水火的變化生成山澤風雷,至此萬物生化,八卦定了基本的物質構成。天地是一維空間里的象,水火是二維空間中日月的延伸象。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則是三維空間中萬物的基本象。 上面我們講了,先天成象要附合陽動陰靜,陽化氣,陰成形的道理。 乾三連:乾為天,卦德健 陽動陰靜,陽化氣,陰成形。乾用三個陽爻表示,陽氣達到極限,陽主動,用三個陽爻表示它動到了極限,動到極限的意思就是運動不息,變化不息。我們仰頭看天,天空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而天空是由氣形成的,上面的云(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所以《易經(jīng)》中對于乾用了”健“這個詞來表述,健就是變化不息,運動不息的意思!乾卦的卦辭也是用了”龍“這種生物來表述,古人云:“云從龍,風從虎”也就是說古人認為龍就是云,云也是龍變化的!當然《易經(jīng)》中的龍是對于陽氣的表述。陽則剛,所以一切剛健,變化不息的事物都可以應象到乾卦。比如“天,君,父,老人,官方,頭等” 坤六斷,坤為地,坤德順 坤用了三個陰爻表示,陰氣達到極限,陰主靜,陰則柔。所以大地安靜柔順,如同母親一般。用三個陰爻表示,斷裂的狀態(tài),目前我們已知的所有陸地板塊是分布在地球在各個區(qū)域,并沒有連在一起。古人的《天圓地方》說,是闡述了大地分主八方的一個理念,即球形體內部的結構。 坤用了順這個字作為本卦的原始屬性,就是表示了靜的狀態(tài)。我們經(jīng)常說的龍馬精神,就是要遵循天地的精神。陰從陽,陽統(tǒng)陰的天地規(guī)則。所以《易經(jīng)》用牝馬來體現(xiàn)這一柔順安靜的特性。比如”地,母,老女人,腹等” 離中虛,離為火,離德麗 陽主動,所以離卦用了兩個陽爻,而一陰爻居中。陽化氣,陰成形。我們在現(xiàn)實中觀察火焰,火的產(chǎn)生是燃燒(氣化)其他物質而來的,所以用了一個陽爻在下表示這個氣化的過程,而中間陰爻,陰成形表示火焰的形態(tài),上面又是一個陽爻,陽主動,表示火的變化形態(tài)!陽為天,所以火就是在天下地上動。而火的狀態(tài)又是光明而艷麗的,所以古人用麗來表示。“比如火,光,雞,等” 坎中滿,坎為水,坎德陷 陰主靜,所以坎卦用了兩個陰爻,而一陽爻居中。陽化氣,陰成形。我們已知的水都是被大陸所圍、所包裹的,我們現(xiàn)實中看河流,河有河道,河道就是水在大地中運動的通道。所以坎卦以兩陰爻居外,一陽爻居中表示水是在地中間運動的狀態(tài),或者說地中間動的就是水。而對于水,人類的認知都是和危險有關的。尤其是大水,所以現(xiàn)在已知的古老文明都有大洪水的傳說。對于人類而言,水是即可怕,又可愛。所以老祖宗用了兌和坎兩卦來表述對水的理解和認知。而坎就是大水的表述,江、河、湖、海,一旦泛濫對于人類來說就是災難。所以古人用了“陷”這個字做為它最本來的屬性。“陷”就是危險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