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葡萄特殊生理性狀及現象

     不甘平凡d8jm0m 2017-09-29

    葡萄作物名稱

          中文學名:吐魯番葡萄、吐魯番無核白葡萄

          通俗名稱:綠葡萄,古稱免睛蒲桃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科:葡萄科(Vitaceae)

           種:吐魯番葡萄

           界:植物界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目:葡萄目(Vitales) 也有資料歸為鼠李目(Rhamnales)

           屬:葡萄屬(Vitis)


    葡萄品種特點

    還可稱為青提葡萄,又名無核白雞心,歐亞種。原產于美國加州,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于70年代進行雜交試驗,培育而成的一個葡萄品種。果實品質優,晚熟,耐貯運,豐產,是發展葡萄的首選優質高效品種。

    該品種植株生長旺盛,地域性強,結實率高,是優良鮮食、制干的品種,也可制罐、釀灑,鮮食品質極佳,制干綠色,外觀美麗,釀酒質量一般,豐產、抗旱,棚、籬架均可栽培,適宜中長梢修剪,對土壤適應性強,適合吐魯番高溫、干旱大陸性荒漠氣候生長發展。但抗病性較弱。

    在吐魯番盆地,無核白葡萄當春季平均氣溫達到10℃時就開始生長,全生育期140天左右,需大于10℃積溫3500℃左右,是吐魯番市鮮食、制干主栽品種,成年樹體的外觀描述,以多枝蔓扇形整形,嫩梢綠帶微紅色條紋,有稀疏白色絨毛新梢半直立,綠色;幼葉微紫紅色,上表面有稀疏絨毛,下表面有較密絨毛,有光澤。成齡葉片較大,心臟形,中等厚,較平展;葉片5裂,上側裂中等深,下側裂淺,葉片尖端鋸齒銳,邊緣鋸齒較鈍;葉柄洼閉合成裂縫形或楔形。一年生成熟枝灰褐色,節間中等長。

    單株產量及果實數量、單個果實重量(單粒重、單穗重)、果實外觀、果實顏色、果實口感、果皮薄厚、果實糖分值,果穗較大,長23-31厘米,寬8-15厘米,平均粒重1.5-2.5克,平均穗重300-600克,最大的可達1000克以上。

    果實外觀 果粒雞心形,黃綠色,整齊度較好, 果皮薄,無核,果實緊密而脆,甘甜可口,是制干的理想品種。

    果實口感皮薄脆,(果皮厚度0.05毫米左右),果肉淺綠色,半透明,肉脆、味甜,汁少,無香味,品質優良;果實糖分值 正常在含糖量18.0-22.4%,含酸量0.4%左右。

    無核白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紅色條紋,中下部為綠色;一年生枝淺褐色。梢尖3片幼葉微紅色,葉背有稀疏絨毛;成齡葉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淺,葉正背兩面均無絨毛,葉片較薄,葉緣鋸齒較純,葉柄紅色(或淡紅色)。

    果穗大,長圓錐形,平均穗重650-1300克,最大穗重可達2500克。果粒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粒重11-14克,最大可達23克,果粒著生松緊適度,整齊均勻;果皮中厚,果實呈深紅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味甜可口,風味純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6.5%,刀切無汁,品質極上。果柄長,與果實結合緊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著生極牢固,耐拉力極強,不脫粒;果實可遠途運輸和長期貯藏,可貯藏到翌年3月份。

    串形錐形, 嫩梢綠色,有稀疏茸毛。幼葉微紅,有稀疏茸毛。1年生枝條為棕褐色,粗壯,節間校長。成葉大,心臟形,5裂,裂刻極深,上裂刻呈封閉狀,葉片正反面均元茸毛,葉緣鋸齒大而銳。葉柄洼開張呈拱狀。

    果粒著生牢固,不落粒,耐運輸,不易長期冷藏,常溫下保存5天以上。

    葡萄生理學特性

    根的生長習性

    葡萄的根非常發達,為肉質根,貯藏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包括水分、維生素、淀粉、糖等各種有機和無機成分。根的結構主要分骨干根和吸收根兩部分。因繁殖方法不同,根系的形成有明顯的差異,由種子繁殖的植株有主根,并分生各級側根;主根是由種子的胚根發育而成,稱實生根系。用枝條扦插、壓條繁殖的植株沒有主根,只有若干條的粗壯的骨干根,這些骨干根有的是由插條的剪口處形成的愈傷組織逐步生長而成的,也有的是插枝或壓枝,在土壤水分、溫度、空氣等適宜的條件下,由輸導束鞘與髓射線外圍細胞的交界處發生的。

    隨著根齡的增加,分生出各級側生根和細根,這些根統稱為不定根或稱莖生根系。插條長短及扦插方法不同,發根的形態表現出差異,單芽扦插的一般發生1-2個直根.分生若干側根,多芽扦插的,主要在節上產生根系,有時也從節間受傷部位長出多層細根。在空氣濕度大、溫度適宜時。大部分葡萄品種在成熟的老蔓上長出氣生根,這說明一些葡萄品種很容易生根,表現出適應性強,耐旱的特性,因而在生產上七可采用“高壓”繁殖。

    葡萄根系由根于、根莖、側根、細根和根毛等部分組成,根干主要起固定植株的作用,同時具有貯藏營養物質,輸送水分和營養的功能;側根、細根把吸收的礦物質通過水分輸送到根干,并把土壤中吸收的無機氮、無機磷等物質轉化為有機氮和有機磷化物。

    葡萄根的吸收作用主要靠剛發生的幼根來進行,這些幼根在形成初期呈肉質狀、白色或嫩黃色。幼根的白色部分著生根毛,根毛利用根壓、滲透壓和地上蒸騰引力,吸收水分和養分供給植株各部分的需要。隨著幼根外表逐漸木栓化,表皮變褐,吸收區就變為輸導部分。幼根還具有與土壤真菌菌絲體共生的作用,產生內生菌根和外生茼根,這些菌根具有很強的吸收功能。當新老根系交替之際,水分和養分的吸收主要靠菌根。葡萄根系在形態上沒有節和節問的形態特征,缺乏發生不定芽的能力,故葡萄沒有根孽的生長特性。

    根在土壤中的分布隨品種、溫度、土壤質地,地下水位的高低、栽培措施等不同而異。土層深厚肥沃,理化性狀良好,則葡萄根系發達,延伸面廣,營養容積大,植株上部生長健壯。若土層淺薄,質地堅硬,肥力差,則根系分布面窄小,生長不良,從而影響到地上部的生長發育。

    在較肥沃的土壤中,無核白葡萄的根系較為發達,分布面廣且深,橫向延伸達6-10米,垂直深度達1米,須根大量分布于35-65厘米之間。豐產葡萄園溝內根系密度更大,在30厘水以下土層中,每立方厘米內平均根重達1.19,這與采用溝灌和溝施肥管理措施有關。在土層淺、肥力低、結構差的礫質土上,葡萄根系分布較淺,吸收面較小,大多在20-40厘米之間,該區的須根占總根系的76%。在40厘米以下須根很少,其根的延伸寬度僅1-1.5米(鄯善縣吐峪溝鄉)、在有不透水層(堅硬的粘土層)的土壤中,由于土壤中缺氧,根的生長受抑制,地上部生長勢弱,甚至大量死亡。l981年,新疆葡萄瓜類研究所在試驗田上就遇到了這個問題,苗木成活率僅68.70%(對照為99.5%),存留的苗生長勢也很弱。

    土壤的鹽堿度對葡萄根的影響。土壤溶液的濃度大于根系細胞液的濃度時根系便處于生理干旱狀態。同時過濃的鹽分對根還有腐蝕作用,造成部分組織壞死。1979年,鄯善縣園藝場七連四班在新開墾的鹽堿地上定植葡萄33 3公頃,當年成活率儀41.2%,到第二年陸續死亡,最后不得不全部放棄。1982年,地區良種場在含鹽高的土壤上建園9.33公頃,當年成活率僅60%,1983年雖進行補植,但苗水成活率繼續下降到40%以下,到1984年只好改種糧食。土壤鹽堿的濃度對插條的影響更為明顯。1981年,地區葡萄瓜類研究所在塑料大棚育苗失敗,其原因是由于土壤鹽分過高引起死亡,后經農技站化驗,在土層20-25厘米內硫酸鹽含量為1.46%,碳酸鹽含量0.043%.鈉鹽含量0.35%。

    葡萄根活動還受溫度的影響。當40厘米的地溫(根層地溫)達到9.5℃時,根系開始活動,地上部出現“傷流”。一般年份山南在3月下旬、山北在4月初根系便開始活動,隨著土溫的升高,根系活動旺盛’同時產生新的吸收根,直到葡萄萌芽展葉后傷流停止。根系活動也因品種而異,如紅葡萄、馬奶子、白喀什哈爾于4月8日發根,而白葡萄卻在4月15日發根。根系一般有兩個生長高峰,春季和秋季,在干燥炎熱的夏季和嚴寒冬季根系生長緩慢或停止。

    莖蔓的生長習性

    葡萄為藤本植物,在自然狀態下,為獲得光照和爭取空間而攀援其它植物以生長。葡萄的莖是蔓生的,具有細長、堅韌、組織疏松。質地輕軟、生長迅速的特點,著生有卷須供攀援,通常稱“枝蔓”或“蔓”。葡萄的枝蔓由主干、主蔓、側蔓、結果母蔓和新稍組成。主干是指由地面到主蔓分枝部位的距離,主蔓是主干的分枝。側蔓是主蔓上的分枝。結果母蔓是由上一年成熟的枝蔓,經過冬季修剪而成的。由主干、主蔓、側蔓、結果母蔓構成葡萄樹冠骨架,稱為骨干蔓。

    著生于側蔓上的結果母枝與預備枝,構成結果枝組,如果結果枝組生長粗壯,比例適當,分布合理,將是構成植株豐產穩產的基礎。結果母枝和預備枝都是頭年成熟的新梢,這些枝蔓上的芽眼在當年所抽生的新梢,帶有花穗的稱結果枝,不帶花穗的稱發育枝。新梢葉腋中的夏芽或冬芽萌發的新梢,分別稱為夏芽副梢或冬芽副梢。凡生長勢強、枝梢粗壯、節間長、芽眼小、節位表現出組織疏松現象的當年生枝蔓,稱為徒長蔓??拷孛娴闹鞲苫蛑髀系碾[芽葫發成的新梢稱為萌蘗枝,在一般情況下對這類新梢應及早除去,但必要時可用來培養新的枝蔓,補充空缺或更新老蔓。

    葡萄莖是由節和節間組成。莖的節間有橫膈膜,橫膈膜有貯藏分的作用,同時能使莖組織結構堅實,不成熟的莖,橫膈膜發育不完全,顯得柔軟。不同品種莖的顏色是不同的。發育良好,充分老熟的莖,入冬前表現出節間較短,呈不同程度的褐色;結果過量或秋末發育的莖,表現出節間較長,顏色淺,發育不充實,越冬期間易枯死。葡萄莖內的髓部組織科和導管特別發達,髓部具有時貯藏養分和水分的功能,隨著枝蔓年齡的增長,蔫髓部逐漸縮小而本質化。因此,髓部大小與莖的成熟度有關,一般生長充實的莖髓部較小。品種間也有一定的差異,二倍體品種小于多倍體品種新梢的年生長量一般為15節左右。一次枝生長量達36.8厘米,二次枝達120厘米,成熟節位可達12.6節。生長量隨著栽培條件和氣候的變化而變化,不同地區和不同年份均有差異。無核白在結果母枝上著生結果杖的百分比,從第四節開始猛增,6-8節達高峰,11節后下降。1—4節多為潛伏芽,達60%以上。12節以后發生發育枝或結果枝,多生長不良,在生產上沒有意義。

    當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葡萄開始萌芽展葉。此期一般在3月F旬到4月上旬。隨著氣溫的升高,新梢迅速生長,從4月中旬到5月中旬,發育枝和結果枝生長量都很大。4月下旬為第一生長高峰,每天發育枝生長量達2 32厘米,結果枝生長量達3.83厘米,本期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70%左右。隨著結果枝的生長,5月上中旬進入花期,新梢生長速度減緩。開花后至果實成熟期間,發育枝每天生長量為0.26厘米,結果枝生長量為0.42厘米。本期生長量占全年生長量的20%一25%,是新梢的第二個生長高峰。秋季生長的新梢組織不充實,成熟度較差,難以越冬。新梢成熟始于6月中旬,結束于10月中旬。新梢在成熟過程中.下部首先變成黃褐色,然后漸及上部。充分成熟的新梢,由于保護紐織發達,抗寒抗旱力均強,其上生的芽眼,飽滿充實,利于越冬。

    葡萄的莖是蔓生的,是由節和節間組成。具有細長、堅韌、組織疏松、質地輕軟、生長迅速的特點,著生有卷須供攀援,通常稱“枝蔓”或“蔓”,葡萄的主蔓由主干、主蔓、側蔓、結果母蔓和新稍組成。主干是指由地面到主蔓分枝部分的距離,主蔓是主干的分枝,側蔓是主蔓上的分枝。結果母蔓是由上一年成熟的枝蔓,經過冬季修剪而成的。

    葉的生長習性

    葡萄的葉片分為單葉、互生。葡萄葉由葉柄、葉片和托葉三部分組成。葉柄不僅支撐葉片,使葉片處于容易獲得光照的最佳位置,而且上連葉脈,下連新梢維管束,與整個輸導組織相連,起著輸送養分的作用。葉片的主要功能是制造養分、蒸騰水分和進行呼吸,葡萄的葉片分為單葉、互生,由葉柄、葉片和托葉三部分組成。葉片的主要功能是制造養分、蒸騰水分和進行呼吸作用。

    花的生長習性

    不同級分枝的花序上花蕾的數量隨品種而異,一個花序上約500-2000朵花。大部分品種是兩性花(完全花),以自授粉受受精結果。亦有少數品種如白葡萄和白布瑞克是雌能花(不完4訖),需異授粉才能結果,也有雄能花品種,如雌雄異株的山葡葡。葡萄的授粉除由自花授粉外,蟲媒和風媒也起一定的作用。葡萄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蜜腺等組成。雌蕊一個,子房兩室,每窒有兩個胚珠,每一胚珠受精后形成一粒種子。

    葡萄開花期在4月底到5月上中旬,花期持續6-14天,花序肩部、小穗花的頂部或中部先開放,漸及花序的中部和頂尖。每日上午7-9時為開放盛期,全花序約3~4天開完。花期如氣候正常、無風害影響,坐果率高;反之則低。異花授粉的葡萄品種座果率普遍低,如白葡萄座果率僅12.4%,需要人工授粉才能提高座果率。

    果實生長習性

    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包括果柄、果蒂、果刷、外果皮、果肉、果心和種子等部分。果粒的形狀大小因品種而異,小者僅0.3克,大者達10克以上。常見的有圓形、橢圓形、長圓形、雞心形等。漿果含水分70%~ 80%,含糖分20%一24%,酸分0.77%,還含有多種維隹素(無核白)。果穗有穗梗、穗軸和果粒組成。果穗第一分枝以上的部分稱穗梗,穗梗上膨大的部位稱穗梗節。

    葡萄坐果后,子房迅速膨大,5月中旬到6月上旬為漿果第一生長高峰,可持續15天之久,該期生長量占總生長量的80.8%。第二生長期是在7月中旬以后至8月初,約為15~20天(火焰山北稍晚)。7月中旬以后,果色由綠逐漸變色,果皮逐漸變軟,糖分增高,酸度減少,風味變好,表現出品種故有的色澤與香味,以后漸漸進入成熟期。

    葡萄的種子較小,由種皮、胚乳、胚三部分組成,其腹面有核溝、核凹、種脊、喙,背面有合點。有核葡萄品種,每漿果有2~4粒種子。種子的千粒重隨品種而異,紅葡萄為30克,馬奶子50克。種子的發育影響漿果的大小與成分,有核果比無核果含有較多的赤霉素。果實受精后,種子即迅速生長,至6月底大部分品種停止生長。

    果穗的形狀大小歲品種而異。一般多為圓錐形,小者200克左右,大者達1.5千克以上。漿果的糖分主要來自葉片,故葉面積、葉功能對漿果的含糖量和品質均有密切的關系,一般每果穗的養分需有10片以上的葉片供應。

    結果習性

    無核白的花序為圓錐花序,屬于兩性花,一個花序上約有500-2000朵花,在吐魯番盆地開花期的時間基本在5月上、中旬,氣溫要在>20℃以上,持續6-14天左右;25℃-30℃受精最快,高于35℃或低于15℃以及陰雨天氣都會影響正常授粉、受精,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葡萄的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光照強度、營養水平、溫度、新梢生長狀況等多種因子關系密切。

    長日照是葡萄分化花芽的決定性因子。筆者觀察,在節能日光溫室中,周年不揭塑料薄膜的條件下,巨峰、乍娜2個葡萄品種,在13—14小時的長日照條件下,只要溫度適宜,營養充足,技術措施得當,土壤水分相對干旱(以葉片不發生萎蔫為度),其冬芽,30—35天即可分化發育成比較完整的花序。而在8—11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其他條件都得以滿足,其冬芽,時間再長也不能生成花序。因此,葡萄設施越冬栽培,其結果枝蔓的中下部冬芽難以成花,必須利用上部副梢加強管理,方可形成花芽。

    葡萄的營養水平高低與花芽分化關系密切,在同樣土壤肥料充足的條件下,根外噴施磷鉀肥、微肥及糖液,可比不噴施者提高花序率27%--43%。對葡萄新梢,及時進行摘心抹芽,抑制營養生長長勢,利于花芽分化,可比不擇心不抹芽者,提高花序率17—46%。如果土壤水分過多,新梢徒長,其冬芽幾乎不能成花。溫度條件同樣影響葡萄的花芽分化,春季葡萄發芽后至開花前,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15--18℃利于葡萄的花芽繼續分化、完善。如白天溫度高于32℃,會抑制葡萄的花芽分化。特別是在葡萄發芽后的20—25天內,白天溫度高于30℃,已經長出的小花穗,會發生退化,變成卷須,而在此時期,維持設施內白天溫度在23--28℃,即便發育不甚完全的花穗,會繼續分化發育,形成健壯的花穗。

    吐魯番盆地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葡萄的干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所以太陽的光照和輻射對生長發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吐魯番盆地太陽輻射歷年平均值達655.11千焦耳/平方厘米,在葡萄生長發育期的總輻射量為440.73千焦耳/平方厘米,占全年平均總輻量的75.4%。盆地日照時數平均為2 926-3 03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0%-70%在葡萄生長期的4-10月里,日照總時數為2 000.9-2 095小時,占全年日照總時數的67%。葡萄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陽光下,葉片制造的有機物質較多,果實含糖量高,品質優良,葡萄植株生長健壯、充實、花芽分化良好,新梢易于成熟、積累的養分多,細胞液濃度高、越冬力強。所以在制定一系列技術措施中,必須貫徹透光這一基本原則,如種植密度、架式、整形、引縛、支撐等,都是圍繞著提高光照的利用率,以滿足葡萄對光的需要。老葡萄園中由于群體結構不夠合理,株行距過大,株數少,致使葉面指數偏低,一般約2-5,因而對光照利用不充分。再加上經營上的原因,投產偏晚,經濟效益較低。新發展的葡萄園由于單位面積增加了株數,縮小了株行距,群體結構較為合理,能充分利用光照,因而投產早,經濟效益顯著。

    在新疆吐魯番地區4月上旬萌芽,5月中下旬開花,8月下旬果實成熟。從萌芽到成熟需140天左右。需活動積溫約3400℃??购盗姡共×Σ?,易感染病害。

    熱量是葡萄生長發育的能源。葡萄品質的優劣,產量的高低,都與熱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吐魯番盆地熱量非常豐富,開春早,升溫快,夏季漫長,氣溫高。無核白、紅葡萄等歐亞種開始生長溫度為10℃,全年高于10℃以上的平均氣溫的總和,為葡萄生長發育的積溫指標。火焰山以南高于10℃的積溫為5424.2℃,穩定通過10℃的初日平均在3月22日、終日在10月23日,持續216天?;鹧嫔奖狈€定通過10℃的初日平均在4月3日、終日在10月14日,持續193天,大于10℃的積溫為4525.5℃。當地主栽品種無核白,需積溫3500℃左右,盆地的積溫能滿足大部分葡萄對溫度的要求。

    吐魯番無核白葡萄物侯期

    4月上、中旬萌芽,5月上、中旬開花,7月上旬果實開始成熟,8月下旬完全成熟,生長期為140天,11月進入落葉期。吐魯番盆地葡萄萌芽展葉期在3月底至4月初,這時氣溫已穩定在15℃左右,一般年份均能順利通過,個別年份會出現寒流,氣溫下降到-1℃- -6℃,致使部分幼芽發生凍害。1983年4月15日,鄯善山北出現了低溫,48小時平均氣溫下降了6.4℃,最低溫降到-8.7℃,低溫持續一個多小時,為害率達到20%。葡萄的花期在5月上中旬,持續6~14天,要求氣溫20℃-25℃,這時盆地氣溫已穩定在20℃以上,且相對濕度低(火焰山南為27%-36%、山北為30%-39%),有利于葡萄花期通過。若該期氣溫降至17℃時,則開花不正常,14℃時不能開花。不過這種年份很少出現。氣溫達35℃以上時,開花也會受到嚴重抑制,尤其相對濕度低于25%或受干熱風侵襲,會使花蕾干枯,影響正常授粉坐果。1985年5月5—13日持續高溫,氣溫上升到40℃以上,相對濕度在20%以下。此時正值葡萄花期,引起嚴重落蕾落花。葡萄開花期間天氣晴朗、適溫、無大風,尤其是每日上午溫度適宜,則授粉率高、坐果良好。否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空穗。盆地葡萄的新梢生長期和花芽分化期,溫度一般處于26℃-31℃之間,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新梢營養生長。葡萄雖然需較多的熱量,但氣溫過高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高于39℃以上時,葡萄的同化能力降低,呼吸作用加劇,同化與異化不平衡,不利于有機物的積累。吐魯番大于40℃的最高氣溫,火焰北有10.5天,火焰山南有38天,這對葡萄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在實踐中多通過灌溉等農業措施減免危害葡萄漿果成熟期時值8月上旬至9月下旬,氣溫在27.1℃-30.9℃之間,有利于果實成熟,著色鮮艷,糖分高,品質優。但在個別年份成熟期間遇雨降溫,對品質也有影響。新梢一般在10月中旬以前成熟,吐魯番的冬季為95-105天,極端最低氣溫為-29.9℃,葡萄難以露地越冬。據有關資料記載:歐亞種葡萄的芽在氣溫-16℃- -20℃時發生凍害,-22℃時,一、兩年生新梢發生凍害,-26 0C時主蔓發生凍害。葡萄根系更不耐寒,在-5℃- -7℃就會受凍。

    植株的年生長發育周期可分為兩個時期,即營養生長期和休眠期。營養生長期是從春季樹液流動開始到秋冬落葉時為止,休眠期是從落葉開始到次年春季冬芽萌動前為止。

    全年生長周期

    樹液流動(傷流)期,從春季樹液流動到萌芽。當早春根系分布處的土層溫度達4~9℃時(因種類和品種而異),樹液開始流動,根的吸收作用逐漸增強。這時葡萄枝蔓新的剪口和傷口處流出許多透明的樹液,這種現象稱為傷流。傷流開始的時間及多少與土壤濕度有關,土壤濕度大,樹體傷流多;土壤干燥,樹體傷流少或不發生。整個傷流發生期的長短,與當年氣候條件有關,一般為幾天到半月不等,直到冬芽萌發傷流隨即停止。在正常供水情況下,傷流液中營養物質極少,其干物質僅占0.1%~0.2%,故傷流一般對植株無明顯影響,但大量傷流對樹體生長發育是不利的。

    萌芽和新梢生長期,從萌芽至開始開花。當氣溫升到10℃以后,冬芽膨大萌發,并長出嫩梢、幼葉。新梢快速生長,最快每晝夜可長5~7?cm,一般主梢的長度在始花期已達全年生長總量的60%以上。這一時期40~50天。萌芽和新梢生長初始,完全是依靠植株貯藏在根和莖中的營養物質,待葉片達到一定大小和充分發育后,新梢生長才依賴葉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養分。新梢生長的同時,花序原始體繼續發育,如營養不足則花序原始體發育不良,甚至引起退化。因此,應及時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以有效地保證花序原始體發育所需營養物質。

    開花期,從始花至開花結束?;ㄆ诔掷m5~14天,這是決定葡萄果實產量的重要時期。開花的先后常因品種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歐美雜種開花期早,歐亞種開花期晚,兩者相差7~10天?;ㄆ谝蟮臏囟仍?5℃以上,以20~25℃較好,當氣溫27~32℃時,花粉萌發率最高,低于15℃花粉不萌發。一天內開花最多的時間,北方地區是在上午6~9時,江南地區在7~11時?;ㄆ谌缬鲫幱陝t影響授粉、受精,過分干旱也不利于花粉的萌發和受精,均可導致嚴重落花落果,果穗稀松,產量和品質降低。

    果實生長期,從終花期至果粒開始成熟。盛花后2~3天左右出現第一次落果高峰。當幼果發育到直徑3~4mm時,常有一部分果實因營養不足停止發育而脫落,此為第二次落果高峰。

    果實生長到直徑約5mm后,一般不再脫落。此期內,新梢極性生長不斷減弱,枝蔓不斷增粗。果粒生長期持續的天數,因品種而異。

    果實成熟期,從果實開始著色至完全成熟。進入此期的標志是:黃綠色品種果粒變軟,果皮色澤變淺;紅色品種果粒變軟,果皮開始著色。隨著果實的成熟,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迅速增加,最終達到品種固有的色香味品質。每一品種的果實完全成熟期,在不同年份可能有很大的變動,但各品種成熟期的先后,則保持較大的穩定性。果實成熟期持續的天數,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早熟品種20~30天,晚熟品種50~60天。此期雨水過多,會降低果實品質和貯藏性能,反之,過于干旱也不利于各類有效物質的轉化,有礙品質的提高。果實成熟后至落葉,還有30~60天。這一時期的葉片仍能繼續進行光合作用,光合產物轉移到根、枝蔓內積累,植株組織內淀粉含量增加,水分減少,細胞液濃度提高,新梢組織由下而上逐漸充實并木質化。后期,隨著氣溫下降,葉柄基部形成離層,葉片變黃脫落,葡萄在一年中的生長發育相對結束,進入休眠。?

    休眠期,從落葉到次年傷流開始前。落葉后,樹體生命活動并沒有停止,生理變化仍在微弱地進行。休眠可分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自然休眠是指外界溫度在10℃以上芽眼也不萌發時的休眠,這是植株對越冬的一種適應。自然休眠期持續時期的長短,品種間有差別,西歐品種群和黑海品種群有較長的深休眠期,而東方品種群(牛奶、無核白)的休眠期較短。被迫休眠期是指完成自然休眠后,因外界溫度低于10℃,限制了芽萌發時的休眠。一旦條件適合,隨時可以萌芽生長。

    適宜種植的土壤

    吐魯番盆地的土壤是在干燥氣候、內陸水文、荒漠植被和灌溉條件下發育成長的棕色荒漠土和少部分鹽土。在這兩種自然土壤上又形成了灌耕土、灌淤土、潮土、風沙土等四個農業土壤。盆地的葡萄大多種植在沖積扇緣和沖積平原上部的廣大灌耕土和灌淤土上,其質地大都是砂壤土,含鹽量低于0.15%;有機質1.41%-1.44%、氮0.17%-0.045%)、磷0.048%-0.08%、鉀163-181ppm;土壤PH值在6.5-7.5。

    適宜種植區域

    吐魯番地區、鄯善地區及哈密地區,以年均≥10℃的活動積溫高于3300℃的地區為適宜區,高于3500℃的地區為最佳區,

    葡萄建園前處理技術

    園地選擇

    葡萄是多年生果樹,生長年齡數十年或百年,園地選擇關系到果樹的產量,所以選擇果園地點時一定要慎重。

    園地應選擇在沒有自然環境污染,特別是空氣和水污染的地方建園,能獲得綠色有機食品。園地選擇土質疏松,排灌良好的土壤,離水源近和市場近的地方,便于灌溉和產品的銷售。選擇在干燥向陽的南坡,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地面生長有駱駝刺,苦豆子的地方,不含鹽堿沙壤土地。嚴防在重鹽堿地、低洼易澇、地下水位高、粘土地上建園,否則成活率低,根部受鹽堿害使苗死亡。地勢開闊、避風向陽的平原或緩坡地,要相對集中連片;其它為不適宜區;要求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年降雨稀少為宜;土層厚度30厘米以上,以沙壤土為佳,壤土、面沙土為宜,鹽堿、粘重土為不宜;以弱酸至弱堿性PH值6.5—7.5的土壤為宜,并要求含鹽量<0.3%。

    建園規劃

    建園前,需要調查當地氣候、地質、水文、植被、交通、市場、技術、勞動力、資金等綜合因素,并測量地形圖,在圖紙上進行規劃設計,經過研討,提出方案,再實施。

    栽植區劃,根據地形及建園的面積可分成分大區和小區。建議:大區可分成50畝以上200畝以下的區域,小區面積可分成10-15畝為標準。分區應為長方形為宜,長邊與行向一致,有利于排灌和機械作業。

    道路系統,主路應貫穿葡萄園的中心部分,寬4-8m,支道設在作業區邊界,寬3-4m,一般與主道垂直。作業區內設作業道,與支道連接,是臨時性道路,寬2m。主道和支道是固定道路,路基和路面應牢固耐用。

    渠道規劃,灌溉用機井配置在主路兩側,主渠隨主林帶配置,與主路平行;支渠隨副林帶配置,與支路平行;毛渠進葡萄定植溝。主渠支渠采用混凝土U型襯砌,按千分之五比降設計各級渠道的高程,即主渠高于支渠,支渠高于毛渠,使水能在渠道中自流灌溉。建設渠道主要為了灌春水及冬水而使用的,現在主要灌溉方式均可選用滴灌方式。

    防護林帶,葡萄園設防護林有改善園內小氣候,防風、沙、霜、雹的作用。防護林走向應與主風方向垂直,并設立與主林帶相垂直的副林帶。主林帶樹種以雙行為標準(楊樹或其他耐旱樹種),林帶間隔一般在200米,副林帶樹種以單行或雙行的果樹或楊樹為主,林帶間隔一般為40米;但是在實踐生產中防風林之間的間距具體數據,是必需根據實際的地形、地塊規劃和風力強弱的具體數據確定使用數據的,四周栽種沙棘或刺玫等綠籬圍墻。

    輔助建筑物,包括職工宿舍、倉庫、預冷保鮮等建筑,修建在葡萄園中心或一旁,由主路與外界公路相連。

    品種選擇,品種選擇要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土壤特點和品種特性(成熟期、抗逆性和采收時能達到的品質等),同時考慮市場、交通和社會經濟等綜合因素制定品種選擇方案。吐魯番地區可以選擇火焰無核白;建議還可以選擇美國青無核。

    架式及整形方式,采用傾斜式棚架或水平棚架,架面朝向需要根據當地具體的氣候數據、地理條件及自然條件來確定,一般為雙主蔓龍干整形。

    栽植前的準備,土壤準備,清除雜物,平整土地,深翻熟化。

    肥料準備,一般情況下每667m2準備優質羊糞8-12m3,過磷酸鈣80-100kg,硫酸鋅2-4kg,硫酸鉀8-10kg,顆粒鈣肥2kg,其他綜合微量元素1kg,氮肥主要以追施為主,有機肥充分腐熟,肥料必須經過破碎處理。(以上肥料的使用量均為建議使用量僅供參考,也為最基本的使用標準)具體的肥料使用量及具體需要使用什么肥料需要根據所選地塊的土壤檢測的具體數據來最終確定,若無檢測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來合理、科學的確定。(具體方法,后期待續)

    打樁畫線(定植線誤差≤5cm),在葡萄定植溝兩側打樁確定定植溝的位置,兩端距防護林9米處打樁(開溝至距樁1米),中間作業道上距中線左右各1米位置打兩個樁(開溝至距樁0.5米)。

    開挖營養溝,進行局部整地,改良土壤。開挖營養溝時間,一般在秋后至上凍前進行為好。以定植線為中心開挖深100cm、寬150cm的營養溝, 將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

    回填,先墊入腐爛雜草、秸桿、樹葉等有機物,厚度20~30cm,踩實。把羊糞、過磷酸鈣與表土混勻后填入溝的下部,表土與過磷酸鈣及硫酸鋅混勻后填入溝內距地表30cm,用底土把溝填平?;靥钔習r要根據不同土壤類型進行改良,若土壤粘重要適當摻沙子回填,漏沙地段適當多墊有機物,多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以利于根系生長發育。

    灌水沉實,溝內灌透水,使溝內土壤沉實。

    定植溝的整修,以定植線為中心整修水平定植溝,要求溝底寬60cm,溝口寬100cm,溝深30cm。

    苗木準備,要求根系完整,有5條以上直徑在2~3mm的側根。苗粗度在0.7cm以上,完全成熟木質化,其上有3個以上的成熟飽滿芽。苗木應無病蟲危害,若選擇嫁接苗,要選擇貝達作砧木嫁接的一級苗,嫁接口完全愈合無裂縫。

    苗木處理,分級精選合格苗木,剔除不合格苗。嫁接苗要人工除去嫁接部位的塑料帶。

    修剪,栽苗前要對苗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受傷、干枯、未成熟和有瘤的根系,對過長的根系留20~30cm剪截。

       土壤處理

    如果所選地塊不理想,可以改造。地不平,要盡量整平;重堿地塊,可酌情挖幾道排水溝,用溝中土將種植地塊抬高,以后通過澆水和雨水沖刷,減輕堿性。

    施好栽植肥栽植肥施于栽植溝內,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8000公斤,摻入過磷酸鈣1000公斤。回填時,溝底可填入樹枝或秸稈,厚度約20厘米;表土和肥料均勻混合后填入中層,厚度約40厘米;上層20厘米左右填入表土。然后灌足底水,使溝里土壤沉實,以備栽植。如沉實后栽植溝面不平時,應用行間表土填平后再行栽植。

    葡萄建園標準

    苗木繁育

    無性繁殖,扦插繁殖,用一年生成熟枝條作插穗叫“硬枝扦插”。

    插條的采集采插條的時期,通常用秋季修剪下來成熟的硬枝作插條。將采集的插條上梢不成熟部分,較干燥部分和綠梢部分全部剪掉,僅要枝條斷面發綠,成熟良好的枝條,剪成1~2米長梢,每50—100根捆成一捆,掛上標簽、采集地點。

    插條貯藏,土窖貯藏:在地面上挖一個深1.4-1.5米,寬2米,長不定的深溝,溝底放一層濕砂,將插條捆立放或橫放20濕 30上,放~層捆束蓋一層濕沙,等放完捆束后最上層分次蓋上20-30厘米潮沙。菜窖貯藏:在窖中用潮沙將捅條捌埋住,并要經常檢查窖溫濕度,當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時,防止枝條發霉,要打開窖門和窗戶,通風換氣,降溫降濕。當地窖濕度過低時,要關閉窗門,噴一些水。貯藏窖中沙子用了多年,應當換成新沙或將沙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病蟲害發生。

    剪插穗,剪留插條的長度20-25厘米,約留3-4個芽子,因枝條發育不同,節間的長短不同,給剪扦插條帶來困難,盡量保持長短一致,也可以采用單芽或雙芽扦插。剪插條時枝條上梢應平剪,插條基部斜剪,剪成馬蹄形,有利于在土壤吸水,促進成活。剪成的插條每50-100根捆成一捆,捆時將平剪部分朝上,斜剪部分朝下,不能顛倒,否則給扦插工作帶來不便,并掛上標簽。

    扦插前處理,提前準備一個長方形池子,池內鋪上塑料布,不漏水不跑水為宜,池中放上不同的生根劑藥液,如紅糖,高錳酸鉀0.1-0.5%,a一萘乙酸150-2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50-100毫克/千克,吲哚乙酸50-100毫克/千克或是復硝酚鈉150-200毫克/千克,然后將插條捆束插在藥液中,在藥水中浸泡12小時,為防止插條失水,上可蓋上塑料布。

    插條圃整理苗圃地應選擇在靠水源近,防風林帶內,地勢平坦,日照充足,土壤深厚,肥沃,不含鹽堿的壤土地上。粘土通氣不良,成活率低,不宜作苗圃地。苗圃地施有機肥料2.5-3噸。然后用拖拉機深翻30-40厘米,將土塊耙平,磨碎。垅插苗圃,在平地上筑垅,垅距50-80厘米,高25-30厘米,垅面保持30厘米,拍實,澆水,鋪上地膜。

    苗圃地扦插,扦插時期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垅插株行距10-15厘米×50-80厘米,在垅頂兩邊各插一行,扦插時先用鐵釬在塑料布上扎個洞,把插條插入洞中,將土擠實,不傷根部容易成活。

    扦插后管理,大田苗圃扦插后立即澆水,在砂壤地上連澆兩次水,以后每7天澆一次(此時可采用滴灌或滲灌的方式進行膠水),9月以后可延長20天澆一次,在起苗前澆一次透水。追肥:當苗高1 5厘米時,施10-15千克/畝氮肥,施磷酸一銨10-15千克/畝,氨基酸肥料15-20千克/畝或腐熟的尿液,隨水緩慢追施,促進生長。每株苗上留一個粗壯、芽子飽滿的新梢作主蔓,其余的新梢和二次枝全部抹掉,所留主梢長到1.2米時摘心,并在頂端留一個二次枝作頂端延長枝,等到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剪掉嫩梢,促進冬芽肥大。本著除小除了的原則,保證圃內無雜草,在粘土地上要進行多次除草和中耕松土,保證出苗。做好育苗記錄。

    壓條繁殖,墩壓法,在葡萄基部經常產生許多分蘗(1-2年生枝),在分蘗基部堆上土肥,澆上水,等到秋后分蘗基部長出大量根系,然后掘起,與母株剪斷,分出便成苗。如果老蔓更新時,可不掘起部分新蔓,留作更新蔓后,再將多余的分蘗蔓掘起、分株成苗。

    溝壓法,在葡萄老溝內開一條小溝,放一層腐熟肥料,把墩上的徒長枝或老蔓擺壓在小溝中,蓋上,踩實,將主蔓頂部放在架面上,這樣在埋土部分蔓條生根,長梢。秋后與母株剪掉,掘起成苗。

    坑壓法,在葡萄溝底或墩旁缺株的地方,挖一個深坑,坑中放 腐熟肥料,將臨近墩上老蔓壓在坑上,上梢綁在架上,在坑中填土,壓實,秋后與母株接連處剪斷,即成補缺苗。

    土梗壓條法,把墩基部徒一長枝的,基部埋在土埂上(或是溝埂上),澆水后,在埋土的地方生根,秋后與母株連接地方剪斷,掘起成苗。

    扦插壓條法,在春季扦插壓條時,行間放寬1.5-2米,株距20-25厘米,扦插溝要放腐熟肥料,然后插枝條,等芽苗長到40-50厘米時,即時木質化時,在行間開溝,將新梢彎在溝埋上,梢子露在外邊,以后等新梢長出后,可連續進行,秋后掘起剪斷,形成一株多苗。

    空壓法,在樹冠下或棚架下,發現有變異的枝條,有望變成一個新品種,把它變成苗,應進行空中壓條,即是用塑料袋或管子,裝上培養土,將蔓條一段裝入或包人培養土中,經常保濕,將袋或筐掛在葡萄架上,秋后在袋中生根,在袋下與母株處剪斷,成苗。

    壓條苗管理,肥水管理:一般按老園的施肥澆水,在墩壓時肥料施在墩基部,埂壓時肥料施在埂下邊,澆水時保持壓土的地方有一定的濕度,空壓法要經常噴水,才能保證苗木成活。壓條處理:為了快生根,多發根,可在壓條時,在被壓蔓條的地方用生根藥業涂抹或在蔓下刻傷;如發現枝條生長過旺,被壓部分發根不良,可噴限制新梢生長的抑制劑,促進生根生長。(具體使用的藥劑,后期會用表格的形式呈現)

    嫁接育苗:砧木選擇時必須與接穗在組織上、結構上、遺傳上、生理上相近似,這樣嫁接后親合力強,生長發育好。把砧木種子收集起來,用沙藏70- 90天,播種育苗或采集插條扦插育苗,苗成作砧木。接穗要存品種純正、芽眼飽滿、沒有病蟲害、優質豐產的品種枝條上采集。接穗的粗度0.4-0.6厘米,硬枝接穗在秋末葡萄修剪時采集,要經過沙藏。綠枝插穗,在葡萄生長期采集半木質化枝條,剪去葉片保留葉柄,用塑料薄膜和濕鋸末包裝好或隨采隨嫁接。砧木育苗:砧木硬枝扦插育苗與扦插育苗相同。播種育苗將砧木種子沙藏70-90天,等待60%種子冒白尖時再播種,除水肥管理外,待苗長出后10-20厘米高時,用鐵鏟子將主根鏟斷,促進須根生長。將苗上二次枝抹掉,促進一次枝生長,以便達到嫁接的粗度。嫁接時期:硬枝接是在葡萄開墩后,萌芽前進行,綠枝接是在枝條半木質化(半成熟)時嫁接,即5月份進行。

    嫁接方法,芽接:將接穗枝上飽滿芽四周皮層,用刀切方塊或盾片深達木質部,剝下帶芽子的方塊或盾片。在砧木苗主蔓中間,光滑處也切去一個與接穗芽的方塊或盾片一樣大小的方塊或盾片,剝掉皮層,然后把接穗的方塊芽或盾片芽貼在砧木上,用塑料布包扎緊。枝接:砧木半木質化進行綠枝接,主副梢都可作接 穗,但必須有1~2飽滿芽,最好是剛萌動,而末吐葉的夏芽作接穗’其接法是將接穗基部削成斜面,把砧木截干后,縱切一個裂縫,把接穗斜面插在砧木的縫隙中,使兩者綠枝層(形成層)接緊,用塑料布扎緊。 硬枝接:接穗與砧木都是硬枝,可用嫁接機或手工嫁接,將砧穗切成波狀形,也叫舌形,把兩舌狀枝插在一起,上下靠緊,接牢固,用塑料帶扎緊??稍陔姛峋€或炕上育苗,產生愈傷組織后'便扦插在苗圃中育苗,其管理與苗圃一樣。劈接法:在老園更新或品種改良時常用劈接法。將葡萄老蔓平茬后,用刀將平茬處削平,用利刀在平茬口上縱切一個裂縫。把硬枝接穗枝基部削成雙斜面’一邊薄,一邊厚,然后插入砧木裂縫中,對準形成層,用塑料帶包扎,埋土保濕。

    嫁接苗管理除水肥常規管理外,芽眼萌發后立即去掉綁縛物,及時去掉塑料袋。并將嫁接部堆土去掉,防止接口生根。防止人畜在地上亂踩。苗木生長起來要注意整形修剪,去掉砧木上的萌芽。田間作業時不要傷害嫁接苗。

    有性繁殖:采種果穗必須在種子充分成熟時采集,特別要注意早熟品種果實成熟,而胚不成熟,必須延期采收,為收集成熟的種子,降低了果實的價值,將采下的果穗破碎后取出種子(用手搓或粉碎機粉碎果實,使種子與果肉分離,或用堆集果實發酵,再將種子分離出來),清洗干凈。

    種子貯藏將種子用沙藏法貯藏催芽,方法是濕沙與種子的比例是7-8:1,即1份種子與7-8份沙子混合或一層濕沙,放一層種子,最后上蓋一層潮沙。掌握沙子的濕度,即時手握成團,松開成散狀為合適。沙子過濕過干,對貯藏都不利。

    整地播種苗圃地施肥翻耕后,作畦,或在溫室中作苗床,在畦中或床中每隔30-40厘米開一條小溝,按株距10厘米用沙藏后的種子播種、蓋土、澆水。

    苗圃管理除澆水施肥按正常管理外,注意苗圃地土壤消毒和病蟲害防治,經常中耕除草,保持苗圃干凈衛生。待新苗長出后,在苗旁插一個竹竿,將蔓條引上竿,促進苗長,當苗長到一定高度時摘心,除掉下部的二次枝,留一個上部二次枝作營養枝,促進蔓條加粗生長,冬芽飽滿或枝條成熟。

    苗木選擇

    檢查苗木的規格和健壯程度,選擇培育一年的扦插苗、嫁接苗木,根系應發育良好,當年萌發的枝條粗度直徑一般應在0.4cm以上,木質芽眼3—5個以上。過分細弱的苗、眼芽少的苗和有病蟲害的苗,應不選購。

    了解所購苗木的繁育方式,由于目前葡萄苗的繁育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繁育方式應該有不同的質量要求,硬枝扦插的苗,經一年以上的生產管理,第二年一般均可掛果,但要防止購進“老頭苗”、“僵苗”。嫁接苗購買時,一定要了解所采用的砧本品種以及嫁接的時間。營養缽苗,是當年采用綠枝扦插繁育的苗,購買時,要當心當年硬枝扦插苗冒充綠枝扦插的營養缽苗。弄清所購苗木的繁育方式,可利于檢查苗木的質量。

    觀察苗木新鮮程度,起苗期間和起苗后的保管狀況,購買時最好現場起苗防止因起苗時間過長造成苗木失水而影響成活率。對先期已起好的苗,一定要檢查是否有失水或根系霉爛現象。若失水嚴重或根系已發霉的苗,則不宜購買。

    抽查選苗木品種的純度,防止苗木供應商以假充真、在選購苗時,一定要實地進行查看苗木,搞清苗木供應商所供應的苗木確實是自己所需要的品種。現在有些苗木供應商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對苗木亂命名,同種異名、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行為時有發生。這是值得大家高度警惕的問題。為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采購苗木時,應到農林部門認可的、正規的葡萄苗木生產銷售單位購買苗木。同時,在選購葡萄苗木時,除認真驗查外,必須簽訂購苗合同。

    定植時期

    秋栽: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春栽:火焰山以南3月上旬,火焰山以北3月下旬到4月上旬。

    相比較而言,秋栽好于春栽,原因有以下四點:

    提早結果,秋季栽植的葡萄春季不需要緩苗,發芽時間比春栽的提早20~30天,有的當年就能開花結果,第二年就能普遍結果。而春季栽植的葡萄當年不能開花結果,第二年才有少數植株見果,第三年才能進入結果期,豐產期比秋季栽植的晚1年。

    成活率高,秋季的溫度變化幅度比春季小,空氣和土壤中的濕度比春季大,十分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和新根生長。因此,秋栽葡萄的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比春栽的成活率高20%左右。

    栽植時間充裕,葡萄秋栽的時間從9月中旬開始,到10月底結束,時間長達45~50天,比春栽的時間長15~20天。

    栽植質量高,秋季栽植能夠避免與糧、棉、油等作物爭水、肥,有利于滿足秋栽葡萄對水、肥的需求,可確保秋栽葡萄的栽植質量。

    苗木處理

    清水浸泡池,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浸泡的同時剪根。清水池可用水渠替代。

    生根粉處理,在清水池浸泡后,將苗木放入按1:400濃度配比ABT生根粉2號溶液中沾根處理。

    剪根,去掉插條中上部根,保留基層根。每株苗留主根4-6根,長15-20厘米,剪除多余主根和須根,同時,剪去過長根、干枯根、先端霉爛根,露出新鮮白色根系即可。

    枝干修剪,留2-3個成熟飽滿芽,要求頂芽必須是飽滿芽。

    對準備進入營養池的苗木進行防病處理,用3-5度石硫合劑保護劑進行噴灑。

    營養池,準備兩個大小為3×8米左右的泥漿池。用清水、黃土(不含鹽堿的粘土)與牛糞按1:1的比例加3‰磷酸二氫鉀混合均勻調制成泥漿。

    沾漿,將剪根后的苗木根部在泥漿中浸沾片刻撈出,使每條根都沾有泥漿。

    裝運處理好的苗木,將苗木放入周轉筐,或直接放入車內,需用濕麻袋片或塑料編織袋進行覆蓋,以保持水份。注意:邊剪根、邊制漿、邊沾漿、邊栽植。

    苗木定植

    栽植,將苗木根系理順放在小土堆上,使苗木根系向四周舒展,根頸部與定植溝底持平,將芽眼露出,先覆土至坑深1/2,踩實,輕提苗木、使根系舒展,再埋土到苗木根頸處踩實。

    澆水,定植完12小時內灌水,一周后補水一次。

    鋪膜,待水干后,能進地作業時,整平溝底,并噴地樂胺除草劑,在溝底鋪90厘米地膜,提高地溫,促芽早發。要求膜邊用土封實,保證有80%的透光面積。覆膜后將枝芽穿出地膜,用沙潮土將苗莖淺覆蓋,以防芽眼失水,7-10天后,逐步將覆蓋的潮土除去,切勿結塊。

    要求:

    葡萄苗剪根工作在蔭涼處進行,苗木根部不能長時間風吹日曬。未能及時剪根的苗木應用濕草簾遮蓋。運苗、放苗、栽苗必須輕拿輕放,不能使土坨松散。

    栽苗15-20天后檢查成活情況,成活率應達90%以上,對死苗和缺苗及時進行補苗。補苗后要求成活率達95%以上。

    每溝地頭多栽20株苗,以備補苗用。

    葡萄苗定植完成后及時澆水和補二次水(頭水后3-5天),以后每10-15天澆一次。依據土壤墑情,結合施肥灌水。

    為使葡萄安全越冬,在氣溫零上3-5℃尚未結冰前對葡萄進行埋墩。在埋墩前進行最后一次澆水。(整體環節不夠完善的地方后期需要注意,詳細具體的補充)

    定植密度

    籬架:吐魯番基本沒有籬架栽培,只有少部分釀酒企業的基地采用籬架栽培,株行距l×3.5米,0.067公頃栽191株,架高1.8米,應用10×10厘米水泥柱,每隔4米栽1柱,0.067公頃用柱48根,上拉四道鐵絲(0.067公頃用69千克),將葡萄主蔓拉在架面上。優點是行間作業方便,缺點是果穗暴露在陽光下,曬成紅褐色,晾曬不成綠色葡萄干。

    棚架:吐魯番受西北風的影響,葡萄架面朝北,葡萄蔓上架后,容易被風刮上南面,造成管理麻煩,產量受損失,所以吐魯番盆的葡萄架面都是向南傾斜,避免風害,不影響光照。現在普遍應用小棚架。根柱高1.2米,梢柱高1.6-1.8米,架面寬度3.8米,葡萄行距5米,株距1-1.5米,每0.067公頃定植89-134株。樁上搭上木梁,梁上拉6-8行鐵絲(8-10號鐵條),在地勢坡度大的情況下,架面呈現水平形,地面坡度小時架面呈現傾斜形。優點是葡萄上下架方便、作業方便,結果早、收益大。

    大棚架大棚架立柱3-4排,根柱高地面1.2-1.4米(實際1.7-1.9米,其中0.5米埋在地下),中柱高地面1.4-1.6米(實際1.9-2.1米)。梢柱高地面1.8-2米(實際是2.3-2.5米),架面寬度9-1O米.柱上放橫梁或拱形梁,變成屋脊型大棚架,在架上拉10-12道鐵絲,將葡萄枝條擺在鐵絲上。角鐵單柱架用4x4厘米扁鐵截成小棚架長度,柱子基部放在50×50×50厘米水泥塊中,埋在地下,梢柱:部用4x4厘米角鐵作橫梁,與柱子的角鐵焊在一起,并在梁柱中間用小角鐵焊上兩個撐子,在橫向上拉上鐵絲。

    定植緩苗

    從總體上看葡萄最適合在日照充足、土壤疏松、氣候干旱而又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栽培。葡萄生長時所需最低氣溫約12℃-15℃,最低地溫約為10℃-13℃。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溫度上升快,則易造成枝條徒長,表現為節聞長不充實,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機質,盡量減少氮肥。

    葡萄肥料科學配比

    葡萄需肥特性

    葡萄從展葉至開花期前后對氮素的需求量最大;葡萄對磷的需求高于一般果樹,在新梢旺盛生長和漿果膨大期吸收磷最多:對鉀的需求量超過氮和磷,在整個生長季節中都吸收鉀,但隨著漿果的膨大,鉀的吸收量明顯地增加;花期前后對硼的需求最大;葡萄噴施鈣肥對提高果實采后品質、延長貯藏期作用明顯。

    根據葡萄的需肥特點,施肥時應掌握幾個原則:以基肥為營養基礎,追肥為快速供營養途徑;根部施肥為主,根外施肥為輔;農家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看樹施肥,大樹多施,小樹少施;弱樹多施,壯樹少施;結果多的多施,結果少的少施。根據土壤條件好壞合理科學的施肥。

    有機肥料:

    有機肥料是葡農在葡萄園中常用的肥料,對提高葡萄產量和果實品質有很大的效益。

    人糞尿,含氮肥為主,磷和鉀肥較少,施后很快被葡萄吸收,肥效快而顯著,也稱速效肥料。以人糞尿為主做基肥和追肥,特別在果實膨大期做追肥或以發酵后用1%~3%尿液連續噴3~5次,幼樹迅速生長。因此,人糞尿是葡萄園中前期的主要肥料。

    廄肥,是牛羊等各種牲畜的糞便,含有機質較多,氮、磷、鉀要素較全,肥效時間長,有改良土壤作用,特別是在黏土和瘠薄的沙荒、荒灘、荒坡栽培葡萄時,應多施廄肥,以秋、春施人為好。

    草木灰,草木灰是農村中很好的鉀肥來源,可作追肥和基肥,健壯葡萄枝葉。堆放時不要和尿水混合,防止中和失效。

    禽糞,包括雞、鴨、鵝等的糞便,除含有氮素外,還含大量的磷和鉀,對葡萄的生長與結果,以及提高果實品質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可作為追肥或基肥。施入前與其他肥料混合腐熟后施入。

    綠肥,用各種雜草摻土和其他肥料發酵而成,含有大量的氮、磷和鉀肥,可做基肥使用,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特別是過于黏重的土壤,常施綠肥可以改良其物理性狀,與人糞尿、土雜肥混合施入更好,也是丘陵缺肥地區的好肥源。

    沼肥,是沼氣發酵的副產品,由發酵液和殘渣組成。發酵液中速效氮含量高,并以氨態氮為主,可作根施追肥和葉面噴施用;殘渣中全氮、堿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高于發酵液,腐殖酸含量高,是優質有機肥料。此外,還有堆漚肥、草皮土、葡萄渣等,均可作為葡萄肥料施入。

    無機肥料:

    硫酸銨:可做前期追肥。

    尿素:溶解度高,易被吸收,但過量時發生燒根。

    過磷酸鈣:是我國普遍應用的磷肥,為速效性肥料,在酸性和堿性土壤中都易被固定,因此,過磷酸鈣宜采用穴施、溝施、深施至根部附近。施用時最好與其他有機肥混施,效果更好。根外噴肥時可用1%~3%的濃度。

    硫酸鉀:速效,易溶于水,在鈣質土壤中不易長期大量施用,以防造成土壤板結。在酸性土壤中易引起土壤酸度增加,在葡萄園中可作為基肥或追肥,根外噴肥時,可用0.3%~0.5%的濃度。

    各種元素:

    葡萄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元素約30余種,但最主要的有10種,其中常量元素有氮(N)、磷(P)、鉀(K)、鈣(Ca)、鎂(Mg),微量元素有硼(B)、鋅(Zn)、鐵(Fe)、錳(Mn)、銅(Cu)。近代通過對葡萄葉診斷測定出營養的標準值為:常量元素氮0.9-1.3%、磷0.16-0.30%、鉀1.5-2.5%、鈣1.0-1.8%、鎂0.26-0.45%,微量元素錳30-150 ppm、鋅30-50ppm、硼25-50PPm、銅10-50ppm、鐵30-50ppm。以上可作為制定施肥量的參考。

    氮:葡萄對氮肥反應最敏感,氮肥可促進枝葉健壯生長,提高葉片的同化作用,形成大量的花芽。反之,氮肥不足,新梢、果穗表現發育不良,果實著色差,產量低。氮肥過多,會促進枝葉徒長,結果較少,果粒成熟遲,參差不齊,味酸少香味,還易招致各種病害;氮肥多,枝條成熟差,降低越冬能力,易遭凍害。因此要適時適量施氮肥,必要時可以葉面噴施0.1%~0.3%的尿素。含氮肥較多的肥料如豆餅、人糞尿、麻仁餅等。

    磷:葡萄是一種含磷較多的果樹,其植物各部分都含有磷,特別是幼嫩組織較多,在葡萄的嫩梢、芽根、花粉、種子中都含有大量的磷。因此,磷能促進花芽分化、開花、受精,促使須根的生長,新梢堅實,有利于結果,可提高漿果的糖分,增進品質,增加風味。缺磷時,則會引起落花、落果,花芽分化不良,影響產量和品質。含磷肥較多的有雞糞、骨粉、谷糠等。

    鉀:葡萄是喜鉀的果樹之一,它的果實和葉片以及正在生長的新梢中含鉀量最多。葡萄缺鉀時,影響果粒增大,葉片變褐色或黃色枯死,果實含糖量降低,產量與品質均有下降,枝蔓成熟不好,降低抗寒能力。缺鉀時可葉面噴施0.2%硫酸鉀或1%草木灰浸出液。含鉀肥較高的有草木灰、炕土等。

    鈣:鈣肥主要留存在葡萄老熟的葉片中,故需鈣量較多。鈣能促進硝態氮在植物體內的轉化,故缺鈣葡萄園同時也缺氮。鈣能促進葉綠素生長、根的生長和吸收作用。土壤中鈣素多時,能增進葡萄品質、含糖量、風味和葡萄灑的質量,我國的名優葡萄和葡萄酒多出自含石灰質較多的土壤上。北方土壤多數不缺鈣,而南方酸性土壤上應增施石灰補鈣降酸。因為缺鈣時,根莖生長弱,組織不充實;鈣過多時也易發生黃葉病,生長不良。

    硼:能促進植物的代謝作用,加強淀粉的形成,促進花粉粒的萌發,提高受精率,還能促進根的形成、生長和愈合組織的生長。缺硼時,葡萄節間縮短,花序不能正常生長和結果,花序變小,落花落果嚴重。近年不少葡萄園發現果粒大小不齊,果實品質低劣,葉脈緊縮,葉呈匙形。防止方法,可在花前花后噴0.05%--0.1%的硼酸溶液或0.2%~0.5%的硼砂液。幼果期亦可噴施,對提高葡萄坐果率和減少小果率均有顯著效果。

    鋅:鋅是某些酯的組成成分,參加呼吸作用以及蛋自質和核酸的代謝,并影響葉綠素、生長素的合成。缺鋅時新梢節間變短、葉小叢生,質厚而脆,即為小葉病。嚴重時果穗松散,果粒小而有畸形。砂地含鋅少,易流失,應注意補肥。

    其他元素:錳對葉綠素形成、糖分積累、運轉及淀粉的水解等生理過程有促進作用。缺錳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削弱,葉綠素含量降低。缺銅,影響葉綠素形成,新梢生長弱,降低植株抗旱、抗寒能力。缺鐵時葉綠素發育不正常,幼葉呈黃白色,只有葉脈綠色,表現出花葉現象。

    科學施肥:土壤施肥必須根據根系分布的特點,將肥料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層內,便于根系吸收,以發揮肥料的最大效用,根系具有趨肥性,其生長方向常以施肥部位為轉移。大部分葡萄園植株根系在20-60厘米深處,施肥時,應將肥料施在比根系集中層稍遠稍深的地方,以利于根向縱深擴展,形成根系吸收網,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和樹體的營養水平。

    基肥

    基肥以農家有機肥(畜禽圈肥)為主,有時混合少量遲效的磷、鉀化肥,施入葡萄樹的根部(距根干20-30厘米)土壤中。基肥在果實采收后至土壤封凍前施入效果較好適當早施有利有機質肥料的分解和根系傷口的愈合并能及早使根部恢復吸收養分的能力,提高樹體的抗性,對第二年春季根系吸收養分、花芽繼續分化和新梢生長,打下充足的營養物質基礎。一般生產上每隔l-2年在定植溝一側或兩側輪換擴溝深翻,施入基肥,溝深0.5-0.7米、寬30厘米左右,即一鐵鍬寬,每株施有機質肥量為30-50千克左右,然后灌水沉實封溝。有機肥含的營養物質全、肥效長,符合葡萄各個生育期的需要,尤其對黏質土壤、砂荒地、鹽堿地的改良效果非常明顯。不但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而且還能調節土壤結構、酸堿度,促進團糙結構形成,對土壤中的肥、水、氣、熱協調有重要作用,促進根系生長活動。

    追肥

    根部追肥,追肥以速效肥為主,距根干30厘米左右,挖15-20厘米深坑或溝,將化肥施人后蓋土灌水即可。生產上要按葡萄樹的物候期進行追肥,即萌芽前追肥、花前追肥、幼果期追肥、漿果成熟期追肥。現在有滴灌條件的可以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進行追肥。

    萌芽前追肥,這一時期以速效性氮肥為主。此時葡萄根系已經開始活動,追肥效果明顯,可以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迅速擴大葉幕。如果植株生長勢偏旺或基肥施入量大且加有復合肥等,萌芽前可以不追肥。追肥常用肥料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鐵等。

    花前追肥,這一時期以速效性氮磷為主,也可少量追施鉀肥,同時葉面噴施硼砂。這次追肥主要是利于葡萄開花、授粉、受精和坐果,同時有利于當年的花芽分化。但對于落花落果嚴重的品種,花前一般不追氮肥'只進行葉面噴肥,而應在開花坐果后盡早追施氮肥。

    幼果期追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適當加入鉀肥,可以有效促進漿果迅速膨大,同時有利于促進花芽分化。這一時期追肥要注意觀察植株生長勢,如果旺長,可以少施氮肥。

    漿果成熟期追肥,以磷肥和鉀肥為主。為果實成熟和枝條充分成熟提供足夠的磷、鉀肥,同咐可以促進漿果著色完好,提高果實含糖量。

    根外追肥,又稱葉面追肥。在肥水容易流失的砂土地蔓,采用根外追肥效果較好。方法是將氮、磷、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溶解于水或單噴或與農藥混合,在葉背噴均勻即可。這種方法,是在葡萄生長期,通過葉片吸收到植株體內,起到肥效作用。不同時期:噴灑不同肥料的濃度是:開花前噴0.5%~0.1%硼酸溶液,可提高坐果率10%~15%左右,尤其是對巨峰品種效果更為顯著。坐果后至漿果成熟前,噴2~3次1%~3%的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0 02%提高產量、增進品質的效果;在坐果期與幼果生長期間,噴0.2%的硫酸鉀(或氯化鉀)或10%左右的草木灰侵出液,能促進枝條老熟與果實品質。秋季果實著色初期噴0.2%~0.3%的磷酸二氫鉀加鈣鎂磷肥或噴0.1%~0.3%的硫酸鋅,可促進漿果著色、成熟和枝條木質化。

    葡萄地是由不同數量的單株組成的群體,從豐產上要求生長整齊一致,生產水平方能發揮出來。除通過整形修剪控制外,施肥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施肥量的多少、種類、時期都要因園制宜,采取“看墩施肥”,不能千篇一律,對小墩、弱墩要施偏肥,以促進生長平衡群勢。

    經吐魯番觀測研究,葡萄對肥料吸收的最適濃度:氨為40-80ppm、磷為10-40ppm、鉀為20-160ppm、氮、磷、鉀的適宜比例為1:1:1或2:1:1。吐魯番各葡萄產區以使用有機肥料為主,一般年施用量每畝多在1500-2750公斤之間,這些農家肥料以廄肥為主,此外尚有堆肥、綠肥等。

    農家肥一般作為基肥進行秋施或春施。完全腐熟的廄肥,含有易溶態的營養物質,多在春季施用,新鮮的或半腐熟的廄肥則在秋季施入。秋施是在盤墩后,春施是在開墩前,均行開溝深施。當地的葡萄定植溝是葡萄的營養區域,用以灌溉和施肥。施肥時先在溝內開溝,深40-50厘米,寬50厘米左右,大小依施肥量而定。基肥充足時,每年施一次,1年施半邊,2年施完。肥料不足時1年施1/4周,4年輪施一周。亦有集中優質基肥一次全施,每墩施量達250公斤左右。如鄯善縣葡農的豐產葡萄園,采用行間深施有機肥,深達1米,每6年施一次,效果很好。

    綠肥是一種優質有機肥料,多為豆科植物,其綠色的莖葉為含氮有機物,根幫還有圍氮根瘤菌,翻入土壤后易于分解利用,在輕沙質土上,綠肥能提高其粘結性,在粘重土壤上則起巰松作用。所以無論土壤質地如何,綠肥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當地群眾非常重視綠肥的使用,大多將堆漚的或未經堆漚的綠肥,開淺溝覆于葡萄墩的側旁,這樣不僅增進土壤肥子力,還可以保護葡萄根系免受地面高溫的影晌。如鄯善縣吐峪溝鄉葡萄產區習慣采用蘆葦墊圈,和廄肥堆漚使用,其它產區亦有將苦豆子、駱駝刺等野生綠肥堆漚后施用的,也有直接壓青的,效果均好。

    無機肥料包括各種化學性肥料。是一類速效肥料,一般用于葡萄生始期間的肥,以補充或調節各種養分的不足:常用的氮肥有硫酸銨(含氮20-21%)、硝酸銨(含氮32-34%)、尿素(含氮46%)。磷肥有過磷酸鈣(含磷14-19%)、鈣鎂磷肥(含磷18-28%、含氧化鎂12%)。鉀肥有硫酸鉀(含鉀48-52%)、氯化鉀(含鉀65-62%)。錳肥有硫酸錳(含錳0.1-0.2%)、鋅肥有硫酸鋅(含鋅0.05-0.2%)。此外尚有復合肥(含氮15%、含磷15%、含鉀12%)。近年來在各葡萄產區得到廣泛使用,效果良好,深受群眾歡迎。一般化肥使用量每畝在20-40公斤,分2-4次溝施,深施 土,防止流失。早春多于葡萄出土后和廄肥混施,氮、磷肥各半。其次在葡萄花前花后追施。前期多著重于氨肥,后期多著重予磷、鉀肥。此外在豐產葡萄園還使用微量元素,多采用根外噴施,以保證葡萄的營養需要。

    追肥在葡萄生長期進行,以促進植株生長和果實發育為目的。追肥以速效性化學肥料為主,如碳酸氫鉸、過磷酸鈣、硫酸鉀等。追肥方法:成齡園距葡萄植株50~60厘米,挖10~15厘米的淺溝,將肥料均勻撒于溝內后,將溝填平。

    追肥的施肥時期、種類和數量應根據葡萄在一年中的生長發育進程,對養分種類的需求,提前適量施肥。總體上追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催芽肥,施肥在開墩上架、土壤整畦后進行。這次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追肥時注意不要碰傷枝蔓,以兔引起過多的傷流,追肥完成后要立即灌水。一般每畝地施磷酸二銨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40公斤。

    花前肥,葡萄開花前7~10天,花序開始拉長的時候,施花前肥,進一步促進花序發育,提高坐果率。通常每畝地施磷酸二銨復合肥3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如果土壤肥水充足,樹勢強旺,此期追肥可免去。

    膨果肥,在謝花后,幼果綠豆大小時進行,此次追肥宜氮、磷、鉀配合施用,尤其要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每畝平方米施碳酸氫銨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30公斤。

    轉色肥,果實封穗后至轉色前,此期施肥以鉀肥為主,提高著色率和果實含糖量促進枝條正常老熟。每畝地施尿素40公斤,硫酸鉀30公斤。對于樹勢弱或產量過高的葡萄園,可將尿素增加到每畝地60公斤,以防止果粒萎蔫或轉色病。

    采果肥,采果后施肥,葡萄采后正是植株營養積累的關鍵時期,而且根系進入年內第二次生長高峰,及時追施部分速效性肥料,并結合進行葉片噴肥,對恢復樹勢和增加貯藏養分,提高植株越冬能力十分有利。具體標準為果實采收后每畝穴施40公斤碳酸氫銨。

    葉面施肥也是根外追肥之一,是把一定濃度的肥料水溶液均勻噴灑在作物葉面上,經葉面吸收的一種追肥方法。葉面施肥用量少,見效快,又避兔了土壤對肥料的固定及無效化,是微肥的有效施用方法之一,也是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輔助性、應急性施肥方法,在各種作物尤其是果樹、蔬菜生產中經常采用。常用的葉面肥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營養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中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養分含量較高,主要功能是為作物提供各種營養元素,改善作物的營養狀況。

    調節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中含有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如生長素、激素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調控作物的生長發育。

    生物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中含微生物體及代謝物,如氨基酸、核昔酸、核酸類物質,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長,促進作物代謝,減輕和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復合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種類繁多,復合混合形式多樣,其功能有多種,既可提供營養,又可刺激作物生長,調控發育。

    葡萄使用葉面肥應注意事項:

    葉面肥的施用時期,葡萄作為一種對礦質元素吸收量較多的果樹,葉面肥尤其是營養型葉面肥只是一種土壤施肥的補充措施,不能作為施肥的主要手段。一般葡萄噴施葉面肥可分為以下3個時期:

    生長前期,吐魯番盆地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以噴含氮量高的葉面肥為主,可選擇尿素、葉面寶等。

    花前一周到初花期,以提高坐果率為目的,噴施0.3%的硼砂+0.2%的尿素。

    開花后至采收,選擇磷、鉀含量高,配以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黃腐殖酸等。

    除此以外,根據植物表現的缺素癥,如鐵、鋅、硼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葉面補肥2~3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

    面肥噴施:

    要嚴格選擇肥料品種,氮肥中以尿素最好,但尿素中縮二脲的含量不能超過0.5%;磷肥常用過磷酸鈣;鉀肥常用硫硫酸鉀;磷鉀復合肥常用磷酸二氫鉀;氮鉀復合肥可用硝酸鉀,但在使用時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最好到化學試劑店購買,因為質量差的硝酸鉀中復硝鉀的含量較高,極易產生藥害;中量元素常用硫酸鎂;在微肥中常用的品種是硫酸鋅、硼砂、硫酸亞鐵、硫酸錳、硝酸銨、硫酸銅等。

    要嚴格掌握噴液濃度,噴施濃度要適宜,通常尿素為0.2%-2%,過磷酸鈣肥水比例為1:10倍浸出液的0.5%-2%,硫酸鉀為0.5%-2%,磷酸二氫鉀為0.1%-0.3%,硫酸鎂為0.1%-0.2%,硫酸鋅為0.1%-0.4%,硼砂為0.2%左右,硫酸亞鐵為0.2%-1%,硫酸錳為0.1%-0.3%,鉑酸鉸為0.02%-0.l%,硫酸銅為0.l%-0.5%。其他市場銷售的葉面肥,應認真閱讀說明書,提高濃度時要進行小面積試驗。

    確保有效施用,微量元素宜在作物生長中、前期噴施,氮、磷、鉀一般在中、后期及遇到災害性天氣時施用,使用次數要根據作物田間生長狀況確定,少則1次,多則3-4次,一般每隔7天左右施用1次。施用的時間最好在下午3時后至傍晚進行。此時溫度低,濕度大,利于葉片吸收。噴施要均勻,葉片正、反兩面都要噴施,因為葡萄的氣孔都位于葉背面。每次用液量以葉面剛要出現滴液為度。

    混合施用,葉面肥通??梢院推渌柿匣蜣r藥進行混合噴施。這樣既可防治病蟲害,又能達到施肥的目的,應嚴格遵照有關介紹,不可隨意混用,這是葉面施肥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如果沒有介紹則可以先少量混用,噴施幾棵樹進行觀察,如既能發揮肥效,又無藥害則可以大面積施用。

    激素應用

    噴施赤霉素(簡稱“920”)能減輕落花、落果、增大果粒、提高產量,一般可增產20-30%。噴藥一般分兩次施用,首次于花前一周,使用50-100ppm溶液噴果穗,第二次于花后7一l0天,用100ppm噴施,如一次施用可在花后進行。

    赤霉索結晶粉(純度在95%以上)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所以每克藥需10-15毫升酒精溶解后,才能兌水使用。若為50ppm的濃度,每克藥加水20公斤,100ppm時,加水10公斤,兌水后充分攪拌,隨配隨用,不得長時間的存放,以免變質失效,同時注意噴施質量,避免午間高溫噴施,噴時要細致,防止漏噴,最好使用小噴頭(孔徑0.25-0.4毫米),以提高藥效,畝施用量約3-4克,噴后注意追肥澆水,效果更為顯著。

    施肥量

    吐魯番葡萄栽培歷史悠久,群眾經驗豐富。據調查普通葡萄地施羊糞2.5~3噸,豐產園3.5~4噸,而鄯善阿馬夏爾果農司迪克,每墩葡萄施250千克羊糞,0.067公頃產量達3噸以上。吐魯番市紅柳河園藝場四隊一小隊0.067公頃施2噸大糞干,葡萄長勢特好,產量高出施羊糞的30%。依葡萄生長發育情況來決定施肥量,當葡萄缺素病發生時,具有一定的形態表現,依據缺素的情況來定施肥量。如缺氮時,葡萄葉片呈淺黃色,比正常葉片小,枝條短;缺鉀時,新梢5~6片葉和幼葉葉脈間小葉變黃,出現壞死或焦化;缺鋅時,小葉變多,節間短,顆粒小;缺鐵時,葉片黃化,發白,嚴重時枯死;缺硼時,葉緣葉脈黃化,葉脈出現凹凸不平現象、鹽堿高時,葉緣焦化,朝上卷,枯萎變干。

    葡萄水肥管理技術

    催芽肥

    萌芽前(2-3月)追肥,在早春芽開始膨大期進行,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如尿素、碳酸氫銨等,進行根部追肥為佳。施用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10%-15%。追肥完成后要立即灌水,以促進萌芽整齊,

    進入傷流期,葡萄根系吸收作用增強,萌芽前追肥效果明顯,可以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使新梢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如秋施基肥足量,可以不在此期追肥。

    不埋土防寒區施肥時間在萌芽前半月,埋土防寒區多在出土上架、土壤整畦后進行。這次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追肥時注意不要碰傷枝蔓,以兔引起過多的傷流,追肥完成后要立即灌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鉸復合肥50千克,硫酸鉀40千克。

    花前肥

    開花前(4月)追肥,在開花前兩周根外噴肥,這次以噴施硼肥為主,也可加氮、磷、鉀、鎂、錳。追肥對于葡萄的開花、授粉、受精和座果以及當年花芽分化都有良好影響。對巨峰等易落花、落果的鮮食品種花前一般不宜追施氮肥,應在開花后追肥時用。

    葡萄開花前7-10天,花序開始拉長的時候,施花前肥,進一步促進花序發育,提高坐果率。通常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鉸復合肥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如果土壤肥水充足,樹勢強旺,此期追肥可免去。

    花期前后(5月初)根據土壤含水量情況灌1-2次,畝灌水量80-100m3。

    催果肥

    漿果黃豆粒大小時,植株營養生長和果實生長都很迅速,營養物質消耗較多,需及時追一次速效肥,促使果粒膨大。一般選擇磷酸二銨,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銨15千克左右,或施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

    花期內(5月中旬)嚴禁灌水。

    幼果期(5~8月)追肥

    在謝花后,幼果膨大期追施,以氮肥為主,結合使用施磷、鉀肥。此次追肥不但能促進幼果膨大,而且對新梢及副梢的花芽分化都極為重要。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同時,此時期正值根系開始旺盛生長,新梢增長又快,葡萄植株要求大量養分供應。如果植株負載量不足,新梢旺長,則應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

    膨果肥,此期施肥要做到速效氮肥和復合肥相結合,尿素0.1-0.5kg/株,氮磷鉀復合肥0.1-0.5kg/株。每667m2施碳酸氫銨50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鉀30kg。

    花后至漿果膨大期充足灌水(6月-7月),每7-15天輪灌1次,畝灌水量60m3左右。

    漿果成熟期

    追肥,以鉀、磷肥(除速效性磷鉀肥外,還可用草木灰等農家肥)為主,在果實開始上色時,施入大量的含鉀、磷為主的草木灰或腐熟的雞糞等。此時期一般不要施用氮肥,但在果穗太多或者在貧瘠沙礫土上的葡萄園,雨季后的漿果成熟期,應適當施用氮肥。施肥方法采用根施、葉噴均可。對提高漿果糖分,改善果實品質和促進新梢成熟都有重要的作用。

    增色增糖肥,指果實轉色前或轉色初期所施的肥,以磷、鉀肥為主。可選擇硫酸鉀0.2-0.4千克/株。果實封穗后至轉色前,此期施肥以鉀肥為主,提高著色率和果實含糖量促進枝條正常老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0千克,硫酸鉀30千克。對于樹勢弱或產量過高的葡萄園,可將尿素增加到每667平方米60千克,以防止果粒萎蔫或轉色病。

    漿果成熟期(8月上旬)控制灌水,以提高果實品質和促進枝蔓成熟老化。

    基肥:秋末(10月)施用有機肥料和部分化肥(主要是氮、磷肥),施肥量約占全年60%左右,結合土壤深翻時施基肥,采果以后葉面噴施尿素與磷酸二氨鉀的混合溶液2次,總濃度不超過0.50%。結合秋季土壤耕作,每株溝籬或穴施有機肥25-30千克,復合肥0.50千克。

    施基肥可在采收前進行,如果早春寒流后再補施基肥,由于根系受傷,影響當年養分與水分的供應,造成發芽不整齊,花序小和新梢生長弱,影響樹體恢復和發育,應盡量避免,如晚春施基肥應淺施或撒施。

    采后肥

    以磷、鉀肥為主,配合適量氮肥,氮肥要以葉面噴施為宜,目的是促進花芽發育枝條成熟。

    采果后施肥,葡萄采后正是植株營養積累的關鍵時期,而且根系進入年內第二次生長高峰,及時追施部分速效性肥料,并結合進行葉片噴肥,對恢復樹勢和增加貯藏養分,提高植株越冬能力十分有利。具體標準為果實采收后每667平方米穴施40千克碳酸氫鉸。

    澆水,采果以后植株進入營養積累階段,適宜的土壤濕度有利于營養積累和來年的生長發育,故應結合秋深耕,追肥灌水1次,保墑防寒,畝灌水量100 m3以上。冬灌不僅要灌飽,而且要灌早,以避免土壤太濕而影響適時埋土防寒。 

    葡萄常見病蟲害

    常見病蟲害


    葡萄植保管理技術

    萌芽期:出土上架至芽變綠前

    防治,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和銹璧虱,短須螨,蚧殼蟲等蟲害。

    防治措施:殺滅越冬菌源、蟲源。剝除老皮,使用殺菌劑:雨水較多地域或年份使用銅制劑,如必備;雨水少、干旱,使用石硫合劑。

    葉期:2-3葉期防治的蟲害主要包括紅蜘蛛和綠盲蝽,而疾病主要包括毛氈病、白粉病和黑痘病,這個時期的防治工作是全年防治的重點。所以,針對以上提到的病蟲害對葡萄園內進行全面的防治工作。

    花序展露期:花序展露期需要防治的蟲害包括斑衣蠟蟬,而疾病主要包括炭疽病、、缺硼癥和黑痘病,這個時期的防治工作也很重要。而且,這個時期防治綠盲蝽蟲害和毛氈病、白粉病、灰霉病的疾病也是十分有利。

    花序分離期:葡萄花序分離期需要防治的疾病主要包括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和穗軸褐枯病,這個時期也是需要進行重點防治病蟲害的時期。這個時期的葡萄很可能會出現缺硼的現象,也需要果農注意及時補硼。

    開花前3-5天:開花前,根據歷年病蟲害發生情況與天氣情況,特別是雨后濕度大,和花序分離期一樣,這個時期需要防治的疾病主要包括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和穗軸褐枯病,需要防治的蟲害包括透翅蛾和金龜子等。

    葡萄開花期

    要保證葡萄的花序完整,確保授粉情況良好。在開花前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即可,而花期不宜噴施藥劑。

    灰霉病、穗軸褐枯病發生,造成危害。

    防治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主要是在花序分離期和開花前期。如果在這兩個時期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沒有開展到位,那么將會成為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發病的主要原因。

    正確防治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方法是在花序分離期、開花前的2-4天,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時或效果不佳,可以噴施藥劑作為補救措施,但是需要使用花和花序安全的農藥。

    花梗、軸變黃、干枯期

    霜霉病發生在花前、花期、花后小幼果時會使花序、花、幼果和果梗收到危害,防治霜霉病的最佳時期為花序分離和開花前。如果因為氣候條件的特殊而造成所以霜霉病早發,那么就應該重點的對霜霉病進行防治,這樣才不會降低葡萄的產量和質量,還可以減少后期霜霉病的再次發生。突發性蟲害,金龜子

    葡萄園內新定植幼樹容易出現金龜子蟲害,而且一般都比較嚴重。在開花期的時候可能從葡萄園外部來到葡萄園內,對葡萄園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這種蟲害不同的年份,出現的程度和情況均有所不同。利用金龜子假死性,在早、晚期間進行捕殺或進行藥劑的噴施,或者使用毒餌和熏蒸等方法進行殺滅。

    落花后到封穗前

    應該對葡萄采取多種防治措施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清除病蟲害,堅持防止病蟲害對果實造成損害甚至減產,讓果實干干凈凈進入封穗期(或干干凈凈套袋)。

    落花后到封穗前:以使用保護性農藥為主,規范使用藥劑是全年的防治重點,考慮和總結天氣的變化和往年病蟲害的發病情況,制定完善的藥劑使用規劃,普通情況下噴施約3次。

    果實膨大期

    在休眠期、花期前后前病蟲害綜合防治,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從而可以確保葡萄果實的生長和成熟。保護性殺菌劑在防治蟲害的基礎上,還具有低毒、高效、低殘留的特點,針對病蟲害較嚴重的地區,在保證果品質量安全前提下,在關鍵期或防治點,給予特殊的防治。

    具體措施:

    利用栽培技術,控制枝梢旺長、保持合適葉幕;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架式,有效合理控制夏季的枝蔓旺長和保持合適葉幕可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而且,葉幕合適可以保證在噴施農藥時得到均勻的噴施,可以保證藥劑的有效性 。

    以銅制劑為主的殺菌、保護性措施,結合蟲害的防治;銅制劑是葡萄園內殺菌的主要藥劑,一般在大幼果期和封穗后進行噴施,兩周噴施1次,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防治霜霉病普遍發生或大發生;霜霉病一般容易在雨季出現大爆發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霜霉病在7月底到8月初這段時間很容易發病,在葡萄園內,在某幾株葡萄枝上發生,會傳染到周圍的葡萄樹,甚至會造成葡萄園內的大爆發。所以應該在雨季對霜霉病進行重點的綜合性防治。

    果實成熟期

    預防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房枯病,黑腐病,褐斑病 ;

    雨水較少年份使用一次殺菌劑;雨水較多年份,應使用 2次藥劑。但應以保護劑為主、殘留少的藥劑,如噴富露、戴挫霉。必須嚴格注意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雨水較少年份施用1次殺菌劑;雨水較多年份,應施用 2次藥劑。但應以殘留少的保護劑為主,如噴富露、美銨。必須嚴格注意農藥施用的安全間隔期。

    轉色期前后對酸腐病進行防治,防治酸腐病的主要時期為轉色期前后。在葡萄尚處于幼果時采用期使用安全的藥劑進行防治,在果實生長的中后期應該做好水分的管理。對于套袋鮮食葡萄,如果出現濕袋的情況應該去除發病和爛的果實,然后在替換新的袋子,并且應該將爛果收集帶到果園之外進行深埋處理,并且對果穗使用藥劑進行處理。如果不套袋的葡萄發生酸腐病,應該去除發病的果穗和果實,將爛果收集帶到果園之外進行深埋處理,并且對整個葡萄園使用藥劑進行處理。

    采收后到落葉前

    防治,霜霉病,褐斑病等。防止早期落葉,增加營養積累,促進枝條成熟和根系發展,減少越冬菌源。措施,使用藥劑以銅制劑為主:如波爾多液、必備。

    不同地域的特殊時期應給予不同的關注;防止早期落葉,增加營養積累,促進枝條成熟和根系發展,減少越冬菌源。以銅制劑為主,如王銅、必備等。

    保證大部分葡萄葉片健壯,讓枝條充老熟、冬芽飽滿、根系健壯。在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好葉片同時,盡量多的殺滅病源和蟲源,減少病蟲害的過冬數量。

    葡萄生殖時期的管理技術

    花管理

    疏花序,每個結果枝上留1個果穗。

    修花序,掐去花序長度1/5左右的穗尖部分;同時要掐副穗和過于稀疏的、表現不良的若干個小穗,修花序應在花前一周進行。

    授粉管理

    第一次處理拉長果穗。在開花前一周,噴施濃度為50—100ppm,即1g赤霉素溶解后加水20—10kg。

    第二次處理增大果粒。在開花后7-10天左右,噴施濃度為100—200ppm,即1g赤霉素溶解后加水10—5kg。

    第三次處理補充增大果粒。在第2次噴施后5-7天進行,濃度為50ppm左右,即1g赤霉素溶解后加水20kg。       赤霉素噴施要及時,不能過早或過晚。如果噴施時間過早引起穗大、粒小;過晚粒少、粒大,穗小。

    經生產試用后可如下技術增大果粒:

    吡效隆,花后1周對結果枝和結果母枝環剝(0.5-1mm)。

    坐果管理

    疏果,當果粒綠豆大小時進行疏果;對果穗中座果密集部分和僵果、表面擦傷、機械損傷果進行疏果。對夾在鐵絲上和枝條中間的果穗,應順到架面下呈下垂狀,使其自然正常生長。

    果實膨大期

    及時補給養分,一般于果實著色初期追肥一次,以磷鉀肥為主,可選擇硫酸鉀三元素復合肥進行土施,同時根外追肥。結合防治病蟲害防治的藥物一起噴施,增加葉片和果實營養,可選用宇花靈1號兌水300斤混合噴施或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等連噴2-3次;為提高葡萄漿果的耐貯藏性,可在采收前一個月內連續噴施兩次鈣素葉面肥,提高葡萄漿果中鈣的含量,從而提高葡萄品質及耐鈣貯藏性,對預防裂果也有一定的作用。葡萄增施鈣肥已成為鮮食葡萄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

    加強水分管理,為了保證葡萄品質,要求在采收前一個月內嚴格控制灌水,防止品質降低。大雨來臨前要特別注意做好排水防澇工作。對容易發生裂果的品種,要采取覆膜、蓋草等措施保持土壤水份的均衡供應,施水的時間選擇該在早晨,避免土溫與水溫的溫差過大引起根系細胞收縮吸水不良。

    葡萄修剪技術

    夏季修剪

    抹芽,在可見到花序時進行。抹除結果枝組中的無頭芽和弱芽,三芽、雙芽和密生短枝芽只保留一個健壯的芽,結果枝組以外的萌芽全部抹除。

    摘心,結果枝在花前3-7天進行摘心,從花序向上留4-6葉為宜。預備枝留8-10節摘心,延長枝留10-15節摘心。

    副梢處理,結果枝上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以上留1-2個副梢于3-4葉摘心,二次副梢留1葉摘心。預備枝和延長枝上的副梢也留3-4葉摘心,二次副梢全部摘除。

    冬季修剪

    吐魯番屬于冬季葡萄埋土防寒區,冬季不能修剪,提前到埋土前或者延遲到開墩’稱“冬剪”。冬剪在葡萄采收后或者開墩后萌芽前進行。一般采用多主蔓扇形或~條龍整枝法。多主蔓扇形秋剪采用中、長梢為主的混合修剪法,長、中、短結果母枝比例為2:2:1,一條龍整枝以中、短梢修剪為主。

    結果母枝修剪,當年生成熟的枝條稱作結果母枝。長梢修剪:當年生成熟枝條留7節(芽)以上剪斷,稱“長梢修剪”。中梢修剪:當年生成熟枝條留4-6節,稱“中梢修剪”。短梢修剪:當生成熟枝條留1-3節,稱“短梢修剪”。這里主要指無核白葡萄修剪,是以長中梢作為結果母枝,以短梢作為預備技。

    其它枝條修剪蔓條爬滿架后摘心,限制生長或者從基部剪掉,留強枝壯芽,短截,形成一壓一抬的層面。徒長枝長在墩基部作更新蔓者留,不作更新蔓者從基部去掉,在主蔓中部生長者可作長、中梢結果母枝處理。交權枝去一留一,留強去弱。叢生枝除掉墩基部萌蘗,如果作更新蔓留,其余剪掉,不留更新蔓者一律剪掉,在主蔓的中梢部生長進行疏剪,去弱留強。下垂枝可短截留5-6個芽子,或者剪掉。病蟲枝:全部剪掉。

    修剪方法,短截,將一年生枝條剪掉一段,留一段稱“短截”,可分為輕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三種。短截所留部分應當是結果母枝最好部分。疏剪,將整個蔓條從基部剪掉稱“疏剪”。縮剪:將兩年生以上的枝條剪掉一段稱“縮剪”。

    結果母枝更新,雙枝更新,留結果母枝最優的結果部位,讓其結果,并在其它枝條留2-3個芽剪掉作預備枝,其余枝去掉。單枝更新,冬剪后不留預備枝,只留結果母枝,第二年萌發后選擇下邊良好的枝條,培養成結果母枝,多年生枝更新葡萄經過多年生長和結果,修剪后蔓條上留許多傷疤,影響營養上下輸送,樹勢變弱,產量變低,品質變差,此時就需要更新。大更新,從墩子基部去掉大主蔓,讓基部重新萌發新枝條,來培養成新主蔓。小更新,對于主蔓上生長衰老的側蔓剪掉,以下邊生長著的新梢來代替。大小更新時用鋸或剪,造成傷口大,影響新蔓的生長,易染病蟲害,因此要對傷口進行保護,要涂抹保護劑和包扎等,防止樹液外流和病蟲害感染。

    葡萄全生長期工作節點

    3月份  

    做好物資儲備:備好化肥和有機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修理農具和藥械;

    整修架材:扶正架桿,布好架面鐵絲,并用緊線器拉緊。

    4月份

    開墩除土:應分次將防寒土撤除,出土要細心、輕取,勿碰傷枝芽;

    出土上架、綁蔓:葡萄出土后趁枝蔓柔軟盡早上架,擺布均勻綁蔓。 

    整修園地:清理葡萄溝,平整地面,修整畦埂,疏通渠道;        

    整修園地:清理葡萄溝,平整地面,修整畦埂,疏通渠道;     

    噴藥:當芽眼鱗片開裂膨大成絨球時,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蟲;

    追肥澆水、中耕除草:上架后灌1次透水,上年基肥不足或產量高的葡萄園應結合灌水追施尿素(株施250g左右)、碳銨(株施200-300g)等速效肥料和一定數量的有機肥。

    5月份

    抹芽:抹除老蔓隱芽、副芽、位置不正方向不好的芽、基部萌芽及弱、癟芽;

    綁梢:當新梢長到30-40cm時要及時綁縛,枝蔓間距20-30cm左右,以左右水平、傾斜狀均勻排開旺梢可采取弓形綁縛或扭傷后再綁;

    定枝:結合綁梢疏除徒長、過密及部分無花序枝,選留部分粗壯、花序好的新梢調整枝量到預定留枝量;

    去卷須:在綁縛新梢時,及時去除卷須;

    及時抹除花序下的副梢;

    結果枝和發育枝摘心:結果枝摘心 盛花前5-6 天于花序以上4-6片葉處摘心,二次副梢留2-3片葉摘心,三次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或疏除;2發育枝副梢摘心 新梢留8-10片葉摘心,二次副梢留2-3片葉摘心,三次副梢留1片葉摘心;延長枝在15片葉處摘心,以提高座果率和保證架面通風透光;

    追肥灌水:花前灌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確保開花整齊一致。為提高座果率,灌水前追施磷酸二銨或腐熟雞糞,灌水后中耕除草;

    噴硼肥:盛花期噴0.2%-0.5% 的硼砂水溶液,以提高座果率。

    防治病蟲害:花期噴藥防治葡萄二斑黃葉蟬等害蟲。

    6月份

    結果枝和發育枝摘心:同上。

    疏穗:為合理負載,提高品質,要疏去過多的花穗。一般為弱枝不留穗,中庸枝留1穗,健壯果枝可留2穗。

    掐穗尖:掐去花序末端1/4-1/5,剪掉歧肩和副穗。

    追肥澆水:幼果迅速生長期,施入磷酸二銨或腐熟雞糞、牛羊糞等,施肥后澆水及中耕除草。

    套袋:整穗完畢,用葡萄專用袋進行套袋。

    如發現葡萄二斑黃葉蟬、白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紅蜘蛛等病蟲害,及時噴藥防治。

    7月份

    摘心:對結果枝、發育枝的多次副梢摘心,以后的副梢不再保留:

    葉面噴肥: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果粒膨大;

    追施以磷鉀肥為主的速效肥并灌水及中耕除草。

    噴藥防治病蟲害。

    8月份

    如發現有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噴藥進行防治;

    葉面噴肥:葉面噴布0.3%-0.5%磷酸二氫鉀,促進枝條成熟和果實著色;

    中耕除草。

    9月份

    去袋:除袋,增加受光,促進著色、成熟。

    摘老葉:去袋后摘除貼近果穗的老葉,也可增糖促色。

    采收:有一定數量的果穗成熟時,即可采收一批,過3-5天依次采收,以確保質量。

    分級包裝按果穗大小、形狀、果粒大小、著色度分級。

    10月份

    秋施基肥:果實采收后每666.7㎡施入3000-5000kg左右腐熟有機肥,并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復合肥等;

    灌冬水:施肥后澆足冬水,以防冬季凍害及早春干旱;

    修剪:據當年產量和植株生長狀況,按照選定的樹型和品種特性進行冬剪;

    下架:剪后將枝蔓順勢放在挖好的溝中,埋土;

    埋土防寒:土壤封凍前完成埋土工作,注意從行間取土,土塊拍碎,埋嚴枝蔓,壘成壟狀拍實,埋土厚度50cm以上,也可分次加厚。

    防止鼠兔啃咬:清掃果園將剪下的枝條、落葉、病殘果清掃,然后焚燒、運走或深埋,減少病源。

    11月份—12月份

    隨時檢查埋土防寒情況,發現土少要加厚,有縫隙要拍嚴。

    為來年生產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葡萄抗性特性

    抗性特性


    葡萄缺素癥

    缺素癥


    葡萄藥害及肥害

    藥害及肥害


    葡萄儲存技術

    儲存技術


    葡萄運輸技術

    運輸技術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迷姦播放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欧美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6080|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完整版| 黑人巨大AV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软件|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都市|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亚洲最大的熟女水蜜桃AV网站|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2021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视频|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日韩有码av中文字幕|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 特级欧美AAAAAAA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军人妓女院BD高清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