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學校師資缺乏,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很多都是民辦教師或代課教師。當年那些畢業于中等師范學校和師范專科學校的中師生和師專生成了學校的香餑餑,他們被寄予改變農村教育的希望。當年的中師生和師專生上學是不要交學費的,學校還發給學生生活費,并且畢業包分配,大多分配到農村學校。當年的中師生確實是尖子生,師專生也是當年的好學生,可以說這些人是現在農村教育的脊梁。直到現在,他們也是農村學校的中堅力量。 一、我們當年不夠優秀嗎? 雖然從現在看來,這些老師的起始學歷不算高,但是當年他們可都是初中和高中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當年的師范生一個縣市只有二三十人,分數之高錄取的都是天賦極好的,從本來聰明程度遠超今天的能上211的同學,當年的師專錄取人數很少,當年并軌之前能上師專的才智不比今天的211學生差。 有教師說:我93師專畢業,第一個月工資147,現在在私立高中每月工資近一萬,很多名牌大學碩士博士畢業課堂教學都比不上我。 還有教師說:我90年中師畢業,一直教初中語文,有一年實行師生中考同題考試,本人考了145分,很多年輕教師考不及格,他們是本科生呀! 還有教師說:我就是87年中師畢業分配到村小學任教的,學校及周邊寨子當年電燈都沒有,我一邊辛勤工作,煤油燈下加強自學,84年中考預選我以全區第一名,正考全縣第一名進入師范。 二、我們當年為什么要選擇讀中師或師專? 這些老師大多家在農村,當年迫切希望能考上大學得到一個居民戶口。他們家庭經濟情況一般都較差,讀師專不用交學費,每學期學校還給一定的生活費。 有教師說:本人當年考取時全縣上本科,專科,中專共八十多人,現在每年上一本近300人。當時填師專志愿是考慮讀書期間家里不要出伙食費,進校時國家伙食補助每月19,5元,藥費3元,畢業時伙食補助每月30.5元,藥費5元,另有肉食補助。基本上夠了了。八六年師專畢業后,開始時在縣城以下初中月工資70,5元,試驗期工資與轉正后工資一樣,(縣城里試驗期月工資為50,5元)。現在快退休了,想想所走的路,只能如此,農家孩子,家里極貧,能夠讀書就是萬幸萬幸,那里還管什么專業不專業。 三、我們現在生活的怎么樣? 他們自從到農村學校當老師起,他們在工作上都非常的認真和努力。掐指算來,這些老師大多有30年左右的教齡了。可是他們現在一般也就能拿到四、五千元的工資,很多老教師的職稱還很低。有的教師可能到退休都上不到高級職稱了。 有教師說:我也是在小學37年的教齡,現在這點錢也就夠糊口,要想養家不可能,家里條件不及農民工。如果現在回到當年報考,我一定不當老師。 有教師說:不在教行內,不知教書苦。作為農一代,當年是無奈的選擇!兒子2014年高考,超一本線95分,可以輕松報考免費師范生,但他告訴我,第一就是不教書,其他可以考慮。他看到了父母的卑微、無奈、清貧,我理解、支持。假如時光倒流二十年我一定會辭職,可惜現在老了。 還有教師說:我88年師范畢業,97年小高,2015年中高,現到卡工資3980,加每月績效工資650。說的都是淚,想當年全班50多人也只2人考進師范。 由此可見,教師要想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要想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教師職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是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