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柳派、李涵虛大江西派、黃元吉中派之丹法,皆宗《鐘呂傳道集》之天仙法脈,可謂一脈相承,均重視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的大、小周天功夫,以煉成純陽真炁、成為純陽之體而返老還童,真達“基成不漏”的“漏盡通”,打下進一步煉神還虛成就天仙的扎實基礎,從而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 伍柳二真人特別指出:“任爾三教,是是非非,成乎其道者,不離此方。”更警真修者“茍不用此,萬無所成!此法自漢至今,秘而不泄,佛佛秘授,祖祖口傳。” 黃元吉真人名言:“人欲長生,除此守中、河車二法行持不輟,別無積精累炁之法焉。” 由此可見,大、小周天功夫的重要性之一斑。但是從西派的一些傳人來看,他們走的卻是另一條道路的“教外別傳”,繞開李涵虛真人文終經“后天串述”、“陰蹺為先”、“三車秘旨”,而直接從天元起修,企圖抄小路、走捷徑;甚至認為沒有什么大、小周天,是伍沖虛編造出來的。對此情況,我猜想李涵虛真人在冥冥中也很著急,不得不于他仙隱(1856年)71年后的1927年再“超圣入凡”,重新“聚則成形”現身來傳授“三車秘旨”于銀道源,以承傳鐘離、呂祖天仙法脈之心旨。 今試將李涵虛真人“三車秘旨”之主旨意譯如下。 河車:比喻為小周天載運先天精炁進陽火、退陰符採取、烹煉時之工具。 《道竅談》:河車者,得藥運行之要旨,非存想搬運之法(小周天河車搬運精炁,是開關得藥之后採取、烹煉的而成丹頭的重要法則,不是后天空用意念的有為搬運法)。乃子午進退,陰陽闔辟,內外升降,天地自然之火候也(乃子時進陽火、午時退陰符,陽升于外、陰降于內,自然開合,暗合于天地陰陽升降自然火候之妙)。 自筑基以來,金鼎充足以后,調內息、凝內神(自下手筑基以來,下丹田外鼎精氣充足以后,調息調到神不外馳、內息綿綿境界)。神息相依,風火交合,忽然而靈芽吐萌,炁機生動,吾即起河車而煉之(久而久之,神息相依,風火交合,忽然周天活子時現而靈芽、元炁吐萌,炁機生動,即按小周天河車搬運法則煉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脈進,逆流天谷,而返中宮,此得藥當行之事也(使神意領靈芽、元炁自下往后由督脈進——進陽火,向上逆流上丹田天谷,溫養片刻后再退陰符——沿任脈下降而返中宮,此得藥當行之事也)。
三車秘旨 三車者,三件河車也。第一件運炁,即小周天,子午運火也(第一件河車運炁,即小周天功夫,從子位會陰處起火,導引真炁沿督脈、曹溪上升,進陽火到頭頂午位而止);第二件運精,即玉液河車,運水溫養也(第二件河車運精——汞精,即水火兼運的玉液河車,溫養、沐浴令之滋養壯大);第三件精炁兼運,即大周天,運先天金汞,七返還丹、九還大丹也(第三件河車兼運先天金炁、汞神,以渾融神炁,即大周天,而達七(元神)返為乾、九(元炁)還為坤而進行乾坤交媾成就金液還丹——天元大丹)。此三車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此三件河車者,皆以真神靈知、真意真知進行主宰之)。 第一件河車 運炁功夫,所以開關筑基,得藥結丹也(第一件河車,為沖開玄關、萌發元炁、筑就丹基的運炁功夫,以煉精化炁結成丹頭)。……無知、無識之際,才有一陽來復,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署。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炁似有炁,由下丹田熏至心闕,使人如夢初醒,名曰活子時。急起第一河車,採此運行,遲則無才有形之炁變為有形(……于無知無識、深入靜定之際,才有一陽來復,下玄關開,元炁沖關而出,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暑。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炁似有炁,由下丹田熏至中丹田心闕,使人如夢初醒——周天活子時至。急起第一件河車,進陽火採取元炁而去礦留金;此時若不進陽火採取元炁,必然順行熟路、沖出陽關,先天無形之元炁則化為后天有形之濁精,已不堪大用矣!)。此炁也,名壬鉛,名后天,又名陽火。故曰子時進陽火(這個沖關而出的元炁,又叫壬鉛,乃后天中之先天炁,又名陽火。故而叫做周天活子時至進陽火)。何為進陽火?學人把初醒(注:活子時到神覺、覺之)之心,陡地撥轉,移過下鵲橋,……即移至尾閭,守而不亂。霎時間,真炁溫溫,從尾閭骨尖兩孔間,透過腰脊,鉆入泥丸。古仙云:“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即指此也。(此段清晰明白,無需翻譯) 按第一車運之,至于泥丸,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此得藥結丹之始也(按第一件河車運之,至于泥丸,坎離交媾,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此得藥結丹之始也)。 第二件河車 運精功夫,所以抽坎鉛,制離汞,煉己性也(第二件河車,就是運汞精、木液功夫,抽取坎海中鉛精之炁,沿曹溪、脊柱而入上丹田天谷制服離汞——取坎填離、以鉛制汞而使汞火不飛,即以命實性而達性體光明)。 前此運炁日久,得了小藥,結了丹頭。以后綿綿內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前一件河車運炁日久,得了小藥,結了丹頭。以后綿綿內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炁穴溫養沐浴可矣)。每早辰間,清坐清臥,其丹如一團軟綿,升于心府。仍要收回虛中,杳然無形,方不走失。訣曰:“神返身中氣自還”,正此時也(每早辰間,清坐清臥,其丹頭如一團軟綿,升于中丹田心府。此時仍要收回虛中土釜,杳然無形,神光寂照不輟,方不走失。古人訣曰:“神返身中氣自還”,正此時也)。 懷抱日深,忽然間丹田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即守自然之內息,烹之、煉之,其水忽化為熱氣,有兩胯內邊流至涌泉。須要神注兩踵,真息隨之,此所謂“真人之息以踵”也。(此段敘述清晰,無需翻譯) 如此片時,涌泉定靜,即將心返尾閭,默默守候。忽覺有物來尾閭間,似綿陀,似饅首,似氣塊,沉滯難行(注:經過進陽火、退陰符多次採取烹煉后,所得內藥已很濃稠,故沉滯難行)。就要調停內息,專心一志,猛烹急煉。乃有一股熱湯,透出尾閭,徐徐過腰脊,滔滔上泥丸。方謂之黃河倒卷,曹溪逆運。……呂祖所謂:“搬精入上宮,不與運氣同(注:濃稠的丹頭,不像進陽火採取元炁時那么順暢、容易,“沉滯難行”,此時有在下鵲橋走漏之危險在)”也。泥丸宮中,水聲震響(注:乾坤交媾,神炁渾融,產生金液),久之而水聲止息,神即休于其中(注:沐浴、溫養)。持守片時,乃以舌倒舐上顎,鼻中忍氣,牙關緊閉,兩手反抵坐榻,頭面仰對空梁,候它金液滿舌,其鼻息忍而不播,伊乃啯了一聲,流入氣管,降下重樓十二階梯,神水灌注華池矣(注:服食過關)。 此華池在人兩乳中間,名曰上氣海。 水滿華池,走而不守。至于絳宮,心地清涼。落于黃庭,心火泰定。此之謂抽鉛添汞,牽虎降龍。……玉液煉己之事也(古人謂之:“乾坤交媾吧,一點落黃庭。”繼續以鉛伏汞、溫之養之)。 若做到玉液長來之時,則黃中通理,皮膚潤澤(注:生理上返老還童,脫胎換骨)。心君閑逸,性體光明。對境忘情,在欲出欲,隨緣度日,在塵離塵(注:心理上精化為炁、炁化為神,已達“在欲而無欲,居塵不染塵”之上乘境界矣),真意堅牢,劍鋒犀利。圓陀陀,光灼灼,赤灑灑,亮錚錚,此煉己純熟時也(“純陽命本固,靈妙性珠圓。”)。 第三件河車 運先天精炁,丹家名汞迎鉛入,情來歸性,七返九還之事也(第三件河車,逆運先天汞精、鉛炁,丹家名為汞迎鉛入,又名欲情來歸道性,進行七返玉液、九還金液之事,而成就金液大丹)。 前此煉己純熟(注:以鉛炁制服汞神而達虛極靜篤),汞性通靈,進退自如,雌雄應變(注:守雌不雄,對境無心)。功夫至此,乃可行返還大事(注:功夫達到萬緣盡歇,一覺獨靈,乃可行七返九還大事,以情歸性而性命合融,成就金液大丹)。 七返還丹者,先將已成之汞性呼為內丹(注:七為汞為神、為我、為內),于是入室坐圜(注:閉關),把內丹藏于空洞之中。上邊如乾,下邊如坤,性邊屬有,命邊屬無。先要以有入無(注:神入炁中、炁抱神外,進行渾融),然后從無生有(注:性命渾一,生出法相),其象如乾精播于坤母,坤乃實腹而為坎。坤精感自乾父,乾乃虛心而為離。乾坤既列,名為鼎器。離坎二用,借此現形(注:離坎二卦中之真陰真陽,在乾坤鼎器內混沌交融,孕育仙胎)。 丹本既立,神炁融合,由是一陽漸長而為兌……丹家名曰首經……丹士採此首經,名曰攝情歸性。……學人到此急起大河車,運上泥丸。稍焉,有美液墜入顎中,大如雀卵葡萄,非麝非蜜,異樣甘香,此乃九還金液大丹也。(注:攝情歸性——以命實性,性珠圓滿,孕育仙胎,成就地仙;經過三年乳哺,仙胎分娩,元嬰現形,是為神仙,從此命不得而拘之,數不得而限之,地藏王菩薩拜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