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么,復利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怎么樣充分利用復利這個工具呢? 網上曾廣泛流傳一則關于李嘉誠的故事,他說,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并且獲得20%的投資回報,40年以后財富會積累成1億281萬元。 每年存1.4萬元,堅持40年的時間,財富高達1億零281萬元,這就是神奇的福利。連愛因斯坦都驚呼,復利是全宇宙最大的能量。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這則故事,讓普通人看到積累巨額財富的希望,但這個故事,美好的像個泡沫。每年20%的收益率有些不切實際,短期內或許可以達到,但是幾十年都是20%的收益,難度可想而知。要知道,股神巴菲特幾十年來的復合收益率,不過23%左右。 但是,這則小故事卻揭示復利的魔力。這里,我們就聊一聊復利。復利是什么呢? 根據百度的解釋,復利是指在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后,都要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計算下期的利息,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計算公式:F=P*(1+i)N(次方)F:代表年終值;P:代表著本金;N:代表著計息的次數;i代表利率。 巴菲特說,復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開始的時候,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從我買入第一只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這么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后雪球會很大很大。 02 簡而言之,想要讓小錢袋變成大金庫,在不考慮初始資金的情況下,利息的多寡即利率,以及計息的執行次數,會影響復利的結果,即巴菲特所講的山坡的長度,以及濕潤度。投資增長率越大,投資周期越長,財富的積累越大。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手頭有1萬塊錢,收益率是10%的話,那么且看下面這個表格。(單位:萬) 如果,同樣初始資金1萬元,收益率為5%的話,那么就截然不同了,且看圖。(單位:萬) 如果你的手頭有10000元,按照10%的收益率(其實這個收益率還是蠻高的),一年之后你會有11000元,;如果將這筆錢繼續投資,收益依然為10%的,那么這次本金就成了11000元,第2年你會擁有12100元…… 假設收益率繼續保持10%的話。 第5年你會擁有16100元,是本金的1.61倍; 第10年你會擁有25900元,是本金的2.59倍; 第20年你會擁有672300元,是本金的6.72倍; 如果你持有的時間足夠長,50年之后,你持有的年終值將達到1174000元,是本金的117.4倍。 而收益率變為5%之后,年終值會大打折扣,所以利滾利的前提之一,便是投資到收益率較高的投資產品上,如果將大筆資金投資到貨幣基金上,天天升息,年終值也不會樂觀。 當然,上面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雖然很多人看不上10%的收益率,牛市的時候30%的手藝都輕而易舉,但如果保持持久穩定的收益率,而且能維持在10%左右,也并不簡單。市場總是瞬息萬變的,或波動,或震蕩,讓人難以捉摸。 舉個例子,同樣是初始資金一萬元,但是收益呈現出較大的波動,那年終值如何呢?且看圖。 同樣,初始資金是一萬元,但是收益均為10%,那么年終值是多少呢,且看圖。 盡管,第一個圖收益率比最高達到30%、20%,但是收益率波動較大,最后的年終值僅為1.34萬元;而第二個圖,一直保持著10%的收益率,年終值卻高達2.7。 其實,復利的魔力不僅僅體現在投資理財中,還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比如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的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一萬小時定律,又何嘗不是復利的魔力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