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腫瘤高危人群預防體檢及畏懼胃腸鏡檢查者
吞“膠囊”無痛查腸胃
胃鏡檢查由于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情況,并且還可以進行活體的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所以是目前診斷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等消化道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傳統胃鏡檢查往往需要從口腔插管進行檢查,易引起被檢查者的不適,不少朋友因此而抗拒檢查,從而延誤了疾病的及時診治。“為減輕檢查時的不適,被檢查者還可采取‘膠囊胃鏡’的較先進檢查方法。”河北以嶺醫院消化科董勝利主任介紹,以嶺醫院已經引進高端磁控膠囊胃鏡,它只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窺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通過軟件實時精確操控的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改變膠囊姿態,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并做出診斷的目的。
與普通胃鏡相比,“膠囊胃鏡”具備更多的檢查優勢,董主任介紹說,“膠囊胃鏡”圖像清晰,檢查精度高;采用專利磁控技術,全方位無死角,不遺漏任何可疑病灶;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而且全程不需要麻醉,易吞服、無不適感,經15分鐘檢查完后可以立即進食或進行正常工作檢查,更便利、快捷。
“膠囊胃鏡”可用于防腫瘤檢查
胃鏡檢查對消化道疾病的診療有特殊的意義,它能幫助醫生評估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或吞咽困難等癥狀,與X光片等檢查相比,能更準確地發現食管、胃和十二指腸中的炎癥、潰瘍或者腫瘤。但由于傳統胃鏡檢查插管會對被檢查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不適,許多人因此放棄了胃鏡檢查。“實際上,胃鏡不僅對于一些消化道疾病有確診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及早發現、診治腫瘤的重要手段。”董主任表示,消化道腫瘤的高危人群以及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等,都需要定期胃鏡檢查,而采取“膠囊胃鏡”檢查就可以避免不適感,輕松檢查防病。
董主任提醒,以下6類人群更需要注意定期做胃腸鏡檢查,預防疾病發生:消化系統和病史患者的定期復查,包括息肉、炎癥、潰瘍、出血等;出現消化道癥狀需要確診者,包括慢性腹痛、腹瀉、厭食、黑便或柏油樣便、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等;上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病史、不良飲食習慣、常在高壓力下工作、生活不規律、經常大量飲酒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經上、下消化道內鏡檢查無陽性發現而懷疑小腸出血者;腸營養吸收不良病及小腸影像學異常者;健康人群常規體檢,消化道疾病高危人群篩查。
“膠囊胃鏡”也能用于小腸檢查
“除了能檢查胃部,‘小膠囊’還能查腸道。”董主任介紹說,小腸鏡和胃鏡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會對患者造成痛苦。小腸鏡的操作難度很高,一是小腸鏡一般在患者的腹腔內順著小腸的方向繞上幾圈;二是小腸腔比大腸小,操作空間小;小腸鏡又細又長又軟,醫生的操作手柄距離前端近2米,力量及方向的控制難度大。而且檢查小腸鏡,必須在全麻狀態下完成,這就需要患者必須禁食12小時,完成檢查或手術后必須等患者全麻清醒才可回去,而且還需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并繼續禁食。而采取“膠囊胃鏡”進行檢查,則可以避免這些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