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郵箱里一封突如其來的邀請函,讓蘇北醫院胃腸外科醫生宗亮驚喜不已。這封邀請函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主動聯系并邀請宗亮前去交流學習的。今年31歲的宗亮目前正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就讀博士三年級,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7篇。正因科研成果突出,哈佛大學醫學院才主動“找上門”,邀請這樣一名“學霸醫生”進行學術交流。 發表17篇SCI論文,哈佛醫學院主動發出邀請函 初見到宗亮,卷發,金絲眼鏡,淺藍色西裝,打扮不失時尚,有點像日劇職業精英的模樣。“不少人都說我像日本人,可能因為在日本呆了三年,打扮和舉止有點入鄉隨俗了吧。”宗亮彬彬有禮且待人極其友善,采訪伊始還貼心地為記者拉椅子和倒茶。 2008年,宗亮在揚州大學醫學院讀研究生一年級,導師、蘇北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陳平曾對他說,學醫需要打開國際視野。在導師的指導下,宗亮利用自己的英語特長,開始學習研究如何寫SIC論文。“我白天跟著導師上手術臺,學習臨床技能,晚上就抓緊時間查閱大量資料,寫論文。” 就這樣,在就讀碩士的兩年里,宗亮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共發表SCI論文12篇,這樣的科研成績令許多主任級別的醫生都羨慕不已。在碩士畢業時,宗亮還被蘇北醫院邀請,專程給全院科主任和博士講課,題目就是關于SCI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在日本讀博士階段,宗亮又發表了5篇SCI論文。最新的一篇論文,是關于發明一種方法,在原始標本中檢測胃癌細胞成分百分比。據了解,宗亮這篇論文的影響因子,遠遠超過中國和日本同等博士生的水平。也正是因為這篇論文廣泛的影響力,哈佛大學醫學院主動向宗亮打開學門,邀請其去交流學習。 主動“出擊”被錄取,成為東京大學當屆唯一的華人博士 說起“得意門生”宗亮,蘇北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陳平滿臉喜悅。“讀研階段,他就十分刻苦用功,畢業后,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是揚州大學醫學院歷史上第一個。”也就是2011年,宗亮作為揚州大學優秀畢業生留在蘇北人民醫院,成為了胃腸外科的一名醫生。 也就在同年,宗亮以優異成績考取出國公費留學資格,獲得日本最高等獎學金日本文部省獎學金。2013年4月,宗亮正式赴東京大學醫學部攻讀外科博士學位,也成了當年赴日本公費留學臨床學科留學人員中唯一的中國人。 說起能夠就讀世界著名的醫學院,宗亮并不是坐等考試,而是主動“出擊”。“2011年10月我開始準備申請在日本讀博的事宜。”當時剛研究生畢業的宗亮,并不知道申請日本獎學金有哪些手續,“我直接打電話給日本駐中國上海總領事館,詢問申請方式和手續。”隨后,根據所學的專業,宗亮向東京大學胃腸外科教授瀨戶泰之投去了一份個人簡歷和入學申請。瀨戶泰之教授看完郵件,對宗亮很是滿意,于是邀請宗亮前往東京見面,宗亮也知道,這并不是一次簡單的見面,而是一次面試。 見面后的第一個行程,宗亮就被教授帶到附屬醫院觀摩兩場手術。其間,教授就手術過程遇到的問題考宗亮。宗亮以流利的英語回答,令教授很滿意。經過這樣一場面試后,瀨戶泰之教授同意接受宗亮做他的博士生。接下來,宗亮也通過了東大的筆試及醫學部教授團的面試,隨后被正式錄取了。 宗亮入學后,瀨戶泰之教授也驚嘆于他的科研成績,教授曾夸獎宗亮說:“你畢業簡直太簡單啦,一天時間就可以。” 宗亮在東京大學英語論文答辯賽獲得第一名。 大學已有學業規劃,學霸秘訣是專心和自控力 稱宗亮為“學霸醫生”一點也不為過,他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作為優秀青年學者發言作學術報告。前不久,還在東京大學英語論文答辯賽中,與歐美學生本臺競技,獲得第一名,成為東京大學二十年間獲此殊榮的第二個中國留學生。此外,宗亮還受邀給東京大學胃腸外科博士作有關表觀遺傳的學術報告;受邀給日本華人醫藥聯盟—仁心會作學術報告。 對于如何成為世界級學府的佼佼者,宗亮說,自己只是做到了專心和自控力這兩點。“從小我就有個習慣,做事一心一意,絕不分神。”無論外界環境多嘈雜,宗亮始終專注于自己的事情,不會被干擾。“我高中的時候,還常常坐在樓下或是路邊看書呢,就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專注力。” 英語一直是宗亮的特長,也是他能走向世界級學府的一大“必殺技”。“英語不好的話,很難寫出SCI論文,也很難與導師溝通。”在大學階段,宗亮就為自己定下了讀研的目標,而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宗亮就想走出國門,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我專注于胃腸外科、胃癌這一方向,我就想去比我們先進的國家學習,有朝一日能代表華人發出我們的聲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宗亮在攻讀博士的時候,選擇去日本深造。 投稿請發送到doctor@doctomat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