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歐陽芊雙 小安是一個職場媽媽,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來回差不多要兩個小時,稍微加一點班,回到家里天都黑透了。吃完晚飯還要做家務,然后陪孩子講故事,哄孩子睡覺。 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著了以后,自己也累得精疲力盡,想要自己學習一些知識,但是總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來問我,像這種情況要怎么合理地利用時間,讓自己在工作之余得到個人提升呢? 我給她的建議是,運用時間管理的“1+1”法則。 什么是“1+1”法則呢?就是在你現有的日常活動基礎上增加另外的事情,運用同時進行的方式,達到有效利用時間的目的。 拿小安舉例,可以利用的時間除了早起以后的整塊時間,其他時間都可以考慮增加學習的內容。 1、做一件事的同時做另一件事在通勤路上的2個小時,其實是很耗費時間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想辦法縮短花在路上的時間。如果實在沒有辦法,那就只能想著怎么把這段時間合理利用起來。 無論你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這種行為已經深深地刻在了腦海里,也就是說已經變成了一紅慣常行為。那大腦是不需要過多進行思考的,多數依照習慣進行活動。 這個時候可以用來看電子書、聽音頻資料等等,在出發之前準備好學習資料,在路上進行學習。 2、給一件事賦予一個新的意義在公司要做個好員工,回到家里就要做個好媽媽,這是每個身份需要承擔的不同責任。 在做家務的時候,其實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雖然孩子小的時候并不能做得多很好,不過這個過程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互動的時間。 當然,也可以邊做家務邊聽音頻學習。 3、安排好任務的順序就像吃自助餐先后順序不同,吃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 時間管理上,往往改變一下做事的先后順序,所花費的時間也會有所改變。 另外,你還可以把同類的事情放到一起批量處理,防止切換浪費時間。 在我們面對繁忙的一天時,可以多思考一下是否能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做另一件事;是否可以把多件事情合并成一件事,從而完成更多的任務;是否可以考慮通過調整做事的順序來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這些方法,讓你擠出更多的時間,也更加有效地做好時間管理。 你一般上班路上都用來做什么事情呢?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