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剛剛起步的時代,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雖然正在穩步上升,但收入水平卻普遍較低。不過借著改革的春風,中國大地仍舊誕生了許多的“暴發戶”,他們的生活已經比較富裕。圖中是北京的一戶家庭購買了當時非常貴重的日本大屏彩色電視機。 電腦對于九十年代的中國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圖中是廣州的一位美女工程師花費3萬多人民幣買到的一臺美國原裝電腦。 華西村一直中國農村發展的目標之一。圖中是江蘇省華西村的一戶家庭,這戶人家裝潢精美,家具典雅,儼然是“別墅”的規格。 沙發在現在看來雖然只是簡單的家具,但在八九十年代卻屬于“暴發戶”才買得起的東西。圖中是北京一戶居民正用三輪車拉著一張新買的沙發。 圖中是九十年代末,一個上海市民的家中布置。不但墻上貼滿了體育海報,在柜臺上還擺著許多化妝品,家中的女兒正在練習琵琶。 圖中是內蒙古的一個牧民家中安裝了當時很少見的電話。這家人依靠養殖業發家致富,并且積極尋找致富商機,成為了村中最早的“萬元戶” 鋼琴在現今來說也屬于奢侈品的行列,但在八九十年代,由于關心子女的藝術天賦培養,圖中廣東省的一戶農家給自己的女兒買來了珍貴的鋼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