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逛 Instagram,你一定看過像這樣的美食照片:
圖片來源:Unsplash @Brooke Lark
圖片來源:Unsplash @Carissa Gan
這種照片不管是在 Instagram 還是微信朋友圈,相信都會收獲滿滿的贊和他人羨慕的眼光。
那么,我們怎樣「低成本」地拍出這樣好看的美食照呢?今天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就來教你幾個技巧,用外賣也能拍出高逼格的照片。
不想用外賣,想要自己的廚藝做出媲美圖里的那些美食?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吃貨」獲取一款用 3 分鐘就能做出頂級美食的教學 App。
一套「不搶鏡」的餐具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首先需要的,是一套好看又有格調的餐具。
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白色瓷盤和鋼制餐具,認為它們簡約、清爽。但實際效果并不好,由于白色的瓷盤太過于「干凈」,畫面就會被大片白色和銀色占領,原本應當是主角的食物卻成了配角。
車禍現場……
當然,如果你的的食物足夠多,色彩足夠豐富,用也不是不可以的。
圖片來源:Instagram @kkkarena,已獲作者授權
而真正有質感的餐具,是應該「不搶鏡」的。推薦一些古韻的石制和木制餐具:他們既有素雅優美的外表,還可以襯托容器內多彩的食物。
例如,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覺得造作家的這一款漁舟實木托盤,就是一款既有格調又融合環境的好餐具。
如果你希望照片更具生活氣息,那還可以在照片里留下「舊」痕跡:例如不經意間的油漬和磨損,以及掉落的食材碎屑等。這種「隨意」的痕跡,會更容易讓人相信你廚(bai)藝(pan)的真實性。
鍋內的油漬以及鍋邊的磨損,都會讓圖片更真實
圖片來源:Unsplash @Andrew Ridley
盡量別用光滑純白色的背景
從大部分美食博主的照片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很少會有人用純白色作為照片的背景。
大部分都是純色或者帶一些條紋的桌布,或者用雙手捧著,又或者是一些木桌子,甚至是農村里常見的「破木凳」。
圖片來源:Unsplash @Markus Spiske
但不管是用木制品還是桌布,都是為了帶來更多的生活氣息,減少「擺拍」的嫌疑。而且從攝影的角度來說,光滑的白色很容易帶來難以控制的曝光問題。
非要用白色做背景的話,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建議用偏白的淡灰色或者奶白色,帶有紋路的白色大理石桌面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都沒有,那么粗制的白色桌布也是可以的。總之,千萬不要用像白板那樣光滑的純白色。
圖片來源:Unsplash @Jennifer Pallian
找個合適的拍攝時間
我們知道,攝影就是「光」的藝術。想要拍攝一張好的照片,就需要有合適的光線來營造氛圍。
一般來說,只有專業的攝影棚才能滿足攝影師的打光條件,對于我們這些「平民玩家」來說,怎樣才能找到一個滿足我們打光的環境呢?
不同光線對照片產生的巨大影響
其實,自然光就是我們的「打光燈」。如果拍照的時候發現光線不足,不如試試將它們搬到一個有陽光的地方。
那肯定就有人會問了,到了晚上,沒有太陽光就沒法拍了嗎?
當然不是!這里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想推薦一款叫 Colorow 的 App,它能夠在你接觸不到「太陽光」的時候,幫你添加。
看看下面這碗泡面,相比起左邊,增加了太陽光的那一份,是不是更能讓你食欲大增?
一份好看的食物
中國人對于食物的審美,講究「色香味,意形養」。但照片不同于真實的菜品,它能傳遞的僅僅只有食物的顏色和形狀。所以,食物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照片的好看程度。
然而一個真實的情況是,中餐的「格調」是不如西餐來得容易的。所以,想要拍出高端的感覺,用西餐會更快。
圖片來源:Unsplash @Keep Your Darlings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中餐就不能拍出來,只是需要更細心地擺盤和放置,這也彰顯了中華美食的精工細作。
注:這里「中餐」是廣義的中餐,整體指的是以米飯、面為主食,受中華文化影響下的美食體系。
另外,考慮到我們用的是外賣來裝 X,因此還要考慮一個送達時間的問題。如果送達時間太長,食材的味道變差了不說,還會影響食物的形狀和顏色。
我們相信,誰都不喜歡看照片里滿是蔫了的青菜。
想要用自己的廚藝做出媲美圖里的那些美食?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吃貨」獲取一款美食 App,教你在 3 分鐘內做出頂級美食。
合適的拍攝角度
好了,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拍啦!
如果你想要突出食物的整體,那么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建議采用俯拍的方式。通過直線向下的視角,把食物全部置入鏡頭底下,彰顯一整桌的豐富美食。
注意上圖的白色背景,它也不是純白色。圖片來源:Unsplash @Charles Deluvio
雖然俯拍會帶來極其有格調的感覺,但是俯拍對于光線的要求會比較嚴苛。如果光線不足,或者太過集中,拍出來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而且有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手臂、手和手機,會硬生生的在上面投個大影子。最要命的是,這個拍攝方法對于「恐高癥」的同學不適用……(誤)
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嘗試正拍,既直接拍某個食物的特寫,凸顯出這道菜本身的美。
圖片來源:Unsplash @Brad Harris
正拍對于光線的要求就沒有這么高了,只需要有一個點光源就可以進行打光。實在不行,用上面所說的 Colorow 進行后期加光都是沒問題的。
而且,如果把食物通過小碗盛出來,那么拍攝出來的效果會更好,大家不妨可以試一試。
進行適當的后期
對于食物的后期,與風景、人像的后期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食物修圖的主要方向,重點是飽和度和亮度的調整:將一些已經發暗的食物顏色,調節地更鮮艷通透一些。所以,各種各樣藝術化的濾鏡,也許就派不上用場了。
添加了不合適濾鏡的食物:大型車禍現場
不過,我們不能要求誰都懂得飽和度、亮度、對比度這些專業一些的修圖知識,那么有沒有小白適合的修圖工具呢?
那是肯定的,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覺得 Foodie 就是一款小白適用的食物修圖 App。
它針對不同食物,內置了各種不同風格的濾鏡,例如燒烤、香甜、新鮮、酥脆等等,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一款合適你的。
并且,Foodie 使用起來足夠簡單,沒有太多專業的參數調節。你僅僅需要一張食物的圖片,然后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濾鏡,保存就可以了。
除了濾鏡之外,Foodie 還提供了智能畫面亮度調節和模擬景深的功能,也是相當地簡單易用。甚至,它還可以拍攝視頻。
但對于高階玩家來說,濾鏡肯定是不能滿足他們需求的。這個時候,就要祭出 Snapseed、Darkroom 等這些修圖神器了。
這些工具的強大功能,可以讓我們根據照片拍攝的具體不足來進行修改。例如下面的羊排,總體畫面較暗并且發黑,我們就可以用 Darkroom 的調節工具和曲線來提高亮度。
我們先整體提高畫面的亮度,然后再把陰影拉高一些。為了防止畫面變霧,拉高一些對比度來進行調整。隨后通過 Darkroom 的曲線工具,對中間色調和陰影做進一步微調。
然后我們發現蔥的亮度不夠,以及顏色偏冷,這時候就可以用色彩工具對綠色進行 HSL 調節,之后將色溫調的暖一些,直到我們滿意為止。
怎么樣,相比起左邊的原圖,右邊的完成圖是不是觀感更好,讓人食欲大增?
而 Snapseed 這樣的大殺器,不僅有基礎的修圖功能,它還可以給照片加入模糊和「景深」效果。如果在前期的構圖上有足夠的功力,那么出一張美食大片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情。
添加景深后的效果
不過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種方式,盡量不要偏離食物原本的色彩太多,切忌修圖過度。否則的話,你的食物看起來就會像是毒藥一樣……
相信如果你掌握了以上的高端廚藝拍攝技巧,你一定會成為朋友圈里著名的「廚師」。不過要記得,千萬別和朋友說,你的菜品是樓下的外賣送上來的哦(噓)。
本文由讓手機更好用的 AppSo 原創出品,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吃貨」獲取一款美食 App,教你在 3 分鐘內做出頂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