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陽按:老陽愛讀書,好武術。幼時習練過數載,長大愛看武術書籍,武俠小說。私以為老拳譜中,仍然有許多內容仍然值得我們學習,與探究。昨天發文一篇介紹萬籟聲老師的健身武術,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具體可參考萬籟聲親傳:千八贊除疾道功。故老陽愿意,把以往所看之書,一些鍛煉身體的方法與諸位分享,以希望諸位一者得以鍛煉身體,身體得以健康,二者發現我國武術精華,即使自己不能深入練習,也讓下一輩前去練習,發揚武術,實老陽畢生之心愿也。今者所載一文,亦出之萬籟聲先生著作《武術匯宗》,余時常練習,頗覺具有難言之奧妙,不敢自專,以諸君共享。原為繁體字,余帶為翻譯。 萬籟聲照片 道家除疾健體坐法第一頁 此亦道家除疾坐功,乃內八段錦也,在易筋經中亦有之,為十二段錦,蓋下四段乃下盤后所作,實則以此八段錦為有用也。此功漸已絕沒,惟見坊間所印圖像,既不真切,且多歧傳。然擅此歧傳者,亦不數覯宜矣。余得此功,曾費兩載風霜,來之不易,茲為傳出,幸勿忽焉。 其坐法仍照前,惟坐至不欲坐時,仍不下盤,而行下之功夫,練完始再下盤。一如前法,于起床時練一次,晚間另有功夫見后。此均卻疾延年道功,如在養大道期間,即不用此。故上述種種,均名為功,所以圓壽,猶未至道。蓋無作無為方是道,有作有為即非道矣。是以學道先需作功字,而后始可以談道,緣“壽”、“功”、“道”乃相連而來也。其大道步驟,見末章論文中,茲述此坐功于下: 1.鳴天鼓:兩手掩耳,食指加中指上而下彈之,一上一下,如擊鼓然,習二十四通,祛風池邪氣,可愈腦疾。圖于下(均忌用力): 2.磨齒:以上下牙床來回磨之,凡十來回即咽氣一口(閉嘴空咽),習七 第二頁 次,一生不得齒疾,并愈齒痛。世傳扣齒法,即兩顎上下相咬,習久傷齒,不如此法之佳。此功無法照圖,茲故將唇露出,以示齒之磨狀,但練時仍閉嘴也。圖如左: 3.揉泥丸宮:一手掩昆侖(腦后枕骨之上),一手揉前腦頂(發際上一寸為泥丸宮,即囟門穴),左右手互揉之,各二十四次,除腦疾。圖于右: 4.明目:以兩手掌交叉,右小指在下,用兩大指根之背,自靠鼻兩大眼角,向小眼角外轉,揉至兩太陽穴處稍停,成圈繞眼眶轉之,并非揉目上,亦二十四次。如在冬日,先將兩大指背,于掌心擦熱再揉,以免冷氣刺戟。能練眼之神光,永無目 第三頁 疾。圖于左: 5.擦項:一手按泥丸,一手擦后脖,各二十四次。圖于左: 6.擦面:以兩手心擦三十六次,則手心發熱,再于面上下直擦二十四次,能令不起皺紋,面色光潤。圖于左: 7.聰耳:兩手掩耳,掩輕放稍重,如拔罐然,可將耳中邪氣熱毒拔出,能令耳聰。十二次。圖于左: 第四頁 8.摩背:冬日可將手背先于掌上擦熱,后握空拳上下反擦腰眼(腰椎兩旁)十二次,且晃且出氣數口,名為鰲魚擺尾,能將五谷毒氣驅出。圖于左(練時均去衣): 第四節 下盤以后動作 作上之內八段錦,乃猶未下盤也。練后可緩緩舒放手足,一如前法,坐榻上,兩腿伸直相駢,勿用力,以兩中指推揉膝蓋骨二十四次,再各于膝下彎處,以指端擦十二次(非搔)。再一足盤他足上,他足仍伸直,一手輕按盤足五指,他手擦盤足之足心,即涌泉穴處,各二十四次,則至老耄可不患足痹不仁等疾。擦涌泉穴圖于下(此穴在足掌心黑白紋分界處,)(練時去襪) 第五頁 第五節 晚間坐法動作 前述兩節,均早間坐法功夫,晚間可不必過于多練。坐法仍舊,而坐至不欲坐時,可行下之二步功夫,一為擦丹田,一為摩背。擦丹田乃以一手成側掌,橫置丹田下,而以他掌橫向擦丹田二十四次,左右互為之,后行磨背功夫照前法。則將一日所食于腹中之邪氣,皆吐盡矣,即可緩緩下盤安寢。凡此等禪功,均習身空之法,蓋身未空,他事更無空之一日也。此外猶有三心朝百匯、五心朝百匯,龜鶴蛇諸種睡功,非擅武技者不易習,茲不論矣。擦丹田圖于下:(后與此無關,先不翻譯也) 取其精華棄其糟蹋,是我們的宗旨。況且老陽也多年習練,確實對健康有一定的好處,也歡迎和大家一起在評論里面交流武術家,武術故事。如果可以,在評論里說說你最喜歡的武術家,也讓老陽見識見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