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8月,清朝的建立者皇太極突然去世。隨后,皇太極第九個兒子福臨繼承了皇位。福臨的年號為順治,這就是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福臨排行老九,而且并不是嫡子。當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健在,那么,為何不是長子豪格繼位,而是老九福臨繼位呢?其實這是各方面妥協的結果,順治皇帝僅僅是運氣好而已。 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年齡比多爾袞還大。在皇太極在位時期,多爾袞和豪格都逐步擁有了自己的勢力。1643年,皇太極突然去世,根本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到底是子承父業,還是兄終弟及,都存在很大的可能。在歷史中,這種情況都出現過。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這是豪格最大的優勢。但豪格母親的地位太大,這直接影響了豪格。在皇家中,母親地位太卑微會影響皇子的前途。康熙在位時期,老八胤祀也是吃了這方面的虧。 豪格有問題,多爾袞也一樣。雖然多爾袞戰功赫赫,但畢竟是皇太極的弟弟,在法理上有問題。當時,豪格和多爾袞背后都有軍隊做后盾,雙方勢均力敵,而且互不相讓。在這樣的局面下,如果雙方都堅持,清朝有爆發內訌的危險。認真的說,即便清朝真有內訌,南邊的明朝也沒有精力插手。當時,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已經如火如荼,崇禎皇帝焦頭爛額。 最后,雙方各退一步,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什么方案呢?皇太極并不是只有豪格一個兒子,現在排除豪格,從皇太極其他兒子中挑選繼承人。同時,也使多爾袞無緣皇位。皇太極在名義上有10多個兒子,但大部分都幼年夭折,真正成年的皇子并不多。排除豪格以后,接下來就是老九福臨和老十一博果爾。當時福臨6歲,博果爾才3歲,福臨占據年齡上的優勢。 最關鍵的是多爾袞支持福臨,其他貴族也沒有反對意見。對于大多數貴族來說,只要不是多爾袞或者豪格繼位,其他皇子都能結束。因此,福臨占了很大的便宜。支持福臨的人,明顯對于博果爾。最后,福臨繼承了皇位,年號為順治。而多爾袞成為了攝政王,也算大贏家。與此同時,李自成與明朝爆發了至關重要的潼關大戰。孫傳庭的大軍全軍覆沒,明王朝搖搖欲墜。 順治皇帝繼位時只有6歲,其繼位才幾個月,便傳來了李自成攻入京師的消息。多爾袞率領滿洲八旗入關,從而確定了清朝在中原的統治。順治皇帝對多爾袞并沒有多少感激,因為多爾袞十分跋扈,順治皇帝時常感覺到危機。多爾袞去世僅僅2個多月,順治小皇帝就命令開棺鞭尸。不過順治也沒有多少好運氣嗎661年,順治皇帝去世,他8歲的兒子玄燁繼位,這就是康熙皇帝。 |
|
來自: Confucius365 > 《盤點與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