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懸墜釣魚上,有很多人糾結長短子線問題。在我的釣魚習慣中,一直喜歡使用長子線,長子線到底有哪些作用,請君待我慢慢分析 大家都明白,魚兒對緩緩入水的東西都有一個好奇心,無論是餌料還是其他物質,魚都會上前嘬一口,是食物就會追隨著吸食,不是就嘬幾口離開。所以,長子線增加了在水中的擺幅,減緩了餌料入底的時間,對魚有較大的誘惑力。 垂釣時有人說魚怎么怎么滑,不吃鉤,其實魚也有學習能力。有試驗已經證明:魚對我們的線組也有感應能力,對鉛墜和八字環特別懼怕。長子線增加了鉛墜魚鉤的距離,減少了魚類特別是一些脫過鉤或者釣出來人為使之回坑的老魚的警覺性。 大家釣魚時或許碰到過這種情況,浮漂下頓或者黑漂提竿無魚,或者有魚溜幾下跑了。尤其是在黑坑,知道坑里放的是大魚,有時感覺很好的口,卻打不出魚,或者掛著魚鱗上來。原因是:一;坑內有小魚蹭餌,拱餌導致的黑漂;二 大魚進窩時頭部/身子碰著子線導致的黑漂或下頓提竿無魚或掛魚體。此時,長子線好處是,可以過濾一小魚拱餌小信號,降低大魚碰著子線導致的浮漂動作,所以長子線反饋的浮漂動做是上頂下頓緩緩黑漂偶出現浮漂起浮,都是魚吃死口的漂象。 長子線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不易斷,使用物理學簡單來分析,如果提竿力量使子線受力為N,子線長為L,那么子線單位長度受力為N/L可見在受力同等的條件下,子線越長,單位受力越小,這就是長子線不易斷的原因了。 子線多長才算長子線?本人在垂釣黑坑時使用子線在25-55CM,搶新魚稍短,糗魚稍長。根據魚情把握調節。 當然,長子線也有不足和局限性:第一,子線在水中擺幅大,易招小魚,特別是野釣,在白條、麥穗燈較多的雜魚圍攻下,餌料不到底便被拱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釣底層大魚只有搓大餌和加餌料的比重了。第二:子線太長易纏繞或彎曲,特別是子線較細提竿打結,或者魚在抄網內的掙扎導致彎曲。我在黑坑中往往釣幾尾大魚后子線出現彈簧圈。所以,每次黑坑垂釣,我都提前備十多副子線,以便及時更換。第三:我們談過長子線會過濾小動作,但這反應了它信息傳遞損失應遲鈍的缺點,所以我會增加調目減少釣目來減少此類情況。第四:長子線適合于懸墜釣,您要是傳統釣或者是跑鉛(滑鉛)釣的話,就不必使用了。 子線長短各有千秋,掌握它的優缺點,靈活運用,祝大家釣的一手好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