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視頻如下 1. 巴戟天(根部) “巴戟天”又名“雞腸薯”,屬草科藤植物,為“四大南藥”之一,可補腎陽,強筋骨,袪風濕,有提高免疫功能,降底血壓和類皮質激素的作用,亨有“南國人參”之稱。 【巴戟天功效】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除治療腎陽不足外,還可治療肝腎不足兼感風濕的病人。煎服,3~10g。 【巴戟天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禁服。 【巴戟天產地分布】 主產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叢中,常攀于灌木或樹干上,亦有引作家種。中南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羅浮山。 2.淫羊藿(地上部分) 淫羊藿,又稱仙靈脾。李時珍曰:淫羊藿味甘氣香,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宜之。 【淫羊藿功效】 辛、甘,溫。補腎,強筋健骨,祛風除濕。煎服,3~9g。 【淫羊藿注意事項】 有口干、手足心發熱、潮熱、盜汗等癥狀,屬中醫學陰虛相火易動者禁服。 【淫羊藿產地分布】 淫羊藿生于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海拔650-3500米。中國陜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 3.肉蓯蓉(肉質莖) 肉蓯蓉,又名大蕓,主產于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盟。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肉蓯蓉功效】 【肉蓯蓉注意事項】 經常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肉蓯蓉產地分布】 主要產自內蒙古、寧夏(阿佐旗)、甘肅(昌馬)及新疆和田。模式標本采自內蒙古巴彥淖爾盟阿拉善旗。 4.鎖陽 鎖陽又叫瑣陽、不老藥、銹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子、羊鎖不拉,是一種生長在中國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的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植物。 【鎖陽功效】 甘、溫。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煎服,5~10g ;單用大劑量煎服,可用至20g。 大便燥結、小便頻數,血尿,淋漓不盡;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畏寒俱冷,四肢疼痛;月經不調,宮冷帶下;女子不孕,男子不育;失眠健忘,脫發早白,胃酸潰瘍等等。 【鎖陽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脾虛泄瀉及實熱便秘者禁服鎖陽。 【淫羊藿產地分布】 主要產于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5.枸杞 《本草綱目》中說枸杞“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枸杞功效】 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健忘、目眩、目昏多淚、消渴、遺精等病癥。 【枸杞注意事項】 熱性體質的人不宜食用。 【枸杞產地分布】 枸杞廣泛分布于我國華北、西北地區。主產于寧夏中寧、中衛、銀川;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土默特左旗、托克托旗;新疆精河;陜西靖邊;甘肅莊浪等地,以寧復中衛、中寧所產為著名地道產品。 6.鹿茸(未骨化的角) 鹿茸,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鹿之精氣完全蘊含在由角至茸之嫩芽中,氣體全而未發泄,故系補陽益血之最盛,系峻補元陽、填精益髓、延年益壽的滋補要藥。它久服耐老,能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肌肉疲勞,改善睡眠,增進食欲,升高血紅蛋白中的紅細胞含量,提高機體免疫力。 【鹿茸功效】 甘、咸,溫。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本品為溫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的要藥,力強而效佳,治療腎陽不足,精血虧虛之證;又可固沖任,止崩止帶;托瘡毒。 【鹿茸注意事項】 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用大量,以免陽升風動,頭暈目赤,或助火動血,而致鼻衄。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盛或肺有痰熱,以及外感熱病者均應忌服。 【鹿茸產地分布】 梅花鹿、馬鹿是我國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產于吉林、遼寧;馬鹿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區。 7.益智(成熟果實) 益智,是一種中草藥,又名益智子,摘艼子。 【益智功效】 辛,溫。溫脾止瀉攝涎,暖腎縮尿固精。煎服,3~9g。 本品主入腎經,兼入脾經,性固澀;為治療脾寒泄瀉,腹中冷痛,口多唾涎的要藥。 治脾胃(或腎)虛寒所致的泄瀉,腹痛,嘔吐,食欲不振,唾液分泌增多,遺尿,小便頻數等癥。 【益智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禁服。 【益智產地分布】 產廣東(以海南為主)、廣西,近年來云南、福建亦有少量試種;生于林下蔭濕處或栽培。模式標本采自廣東惠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