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屹石(乙山石) 導讀: 醫乃仁術。 治病救人,給人以溫暖和健康,是最善之善。 明朝裴一中在《言醫.序》中說“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 【壹】
清朝初年間,在江蘇常州城里,有一位魏姓醫生。魏醫生自幼好學,醫術甚好,人又心地善良,行醫多年,治病救人無數。有年老病重的,他就上門醫治;對家境“特困”的,他就送醫送藥分文不取……故在常州城里口口相傳,家喻戶曉,遠近聞名,很受百姓愛戴,人們都尊敬地叫他“魏神醫”。 【貳】
一天,一戶人家的老人病重,請魏神醫前去看病。魏神醫看后,知道老人的病情十分危重。開了藥,并細細地囑咐家人:一定要按時服藥,不能耽誤,一定讓病人靜心休養,不可令其著急上火、生氣發怒……家人千感萬謝,送走了神醫。 服侍老人吃藥躺好休息,無意中發現病人枕頭下邊放著的十兩銀子不見了。家人十分驚慌,七嘴八舌地議論:只有魏神醫靠近過,他走了銀子就不見了,一定是他拿去了!病人的兒子也懷疑魏神醫,于是,就捧著一炷香,跪在魏神醫的門前。家人通報,魏神醫出來見狀,很是奇怪。問他:“你這是干什么呀?所為何事?”病人的兒子將事情原委和眾人及自己的懷疑委婉地道出,說那十兩銀子是家里活命的錢,父親很是著急。 魏神醫略微沉吟了一下,馬上說:噢,是我拿了,吩咐家人拿來十兩銀子給了病人的兒子。
【叁】
病人吃了藥,一天好似一天,半個多月后,已經完全康復了。家人為他清洗床上用品,徹底整理床鋪時,竟然在褥子下面發現了那十兩銀子。方才知道冤枉了魏神醫,一家人真是羞愧難當。父子二人懷著無比愧疚的心情,到魏神醫家登門道歉。二人雙雙跪倒在魏神醫面前,病人痛哭流涕:“魏神醫啊!我們家的銀子找到了,并沒有丟失啊!我們沒有好好地找,還想當然地誣陷了您。您治好了我的病救了我的命,我們還這般地對不起您。今天一是來送還您的銀子,二是特來向您請罪,三是要感謝您的救命之恩啊!”說吧,磕頭在地。 病人的兒子十分困惑地問:“先生,那天您明明知道我是誣陷您,您明明沒有拿銀子,卻為何甘愿蒙受恥辱,背此罵名呢?” 魏神醫嘆了口氣,深情地說:“我是醫生,我知道你父親的病有多重,在這治病的緊要關頭,如果找不到銀子,他的病會突然急劇加重,很可能就一命嗚呼啊!那可是真的神醫也救不回來了。人命關天,銀子和性命,孰輕孰重?我寧肯背上罵名,受千人所指,也必須救他性命。我是醫生啊!” 父子二人聽吧贊嘆不已,感激涕零,磕頭不止。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 治病救人,是最大的醫德。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 醫術乃醫者之本, 醫德乃大醫之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