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隨著金黃色把山河漸染,九九重陽也即將乘風而來。 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又稱重九節(jié)、曬秋節(jié)、“踏秋”。 原始含義其實很簡單:《易經(jīng)》中以“六”為陰數(shù),以“九”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古人觀念中,以一和九為最大的數(shù),“九”又與“久”諧音,于是九月九日這一天,成為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古人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jié)日。 在這一天佩茱萸登高,在秋風蕭瑟、秋陽殘照中飲菊花酒,與友人“享宴高會”,以暢秋志,且留下很多詩篇傳唱至今。 敦煌壁畫中的古代重陽 在這所有的活動中,我們都會用食物來追尋古人的詩情,回溯傳統(tǒng),體味這一佳節(jié),吃過這些,才算是過了重陽佳節(jié)。 重陽 · 糕 篝火鳴機夜作忙, 織工一飲登高酒。 依然風雨古重陽, 蒸出棗糕滿店香。 兒時重陽節(jié)最難忘的是那一口重陽糕,只要到了這一天家中長輩便會從身后變出糕點,重陽糕一般有好幾層,像一座高聳的寶塔。 按照民間習俗吃糕意味著“登高”,在兒時記憶里重陽糕是平淡日子里,讓人笑出聲的甜。 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登高·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刻燭,籬菊暗尋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 ——李益《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lián)句》 如今的重陽登高,是覓一理想登高處,一邊欣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一邊品嘗美食,只覺秋高氣爽,歲月靜好。 在登高野餐之時與親友共同分享,無論其與千百年前是否同一口味,大家都可細品這一份甘甜帶來的樂趣。 菊花 · 酒 蕃草席鋪楓葉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 或可重陽更一來。 ——白居易《九日題涂溪》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zāi)祈福的“吉祥酒”。 此時菊花開得熱烈,人們慶祝節(jié)日的方式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賞菊的湊個熱鬧,喝菊茶的嘗個清歡,飲菊酒的掏心窩子說些心里話。 對于歲月的流逝,不以新火試新茶,還得詩酒趁年華。 插 · 茱萸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標志,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時爬山登高,常常佩戴插著茱萸的香囊,辟邪去災(zāi)。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到了現(xiàn)在,茱萸多用于中草藥當中,有諸多功效!除了山茱萸、吳茱萸,其實還有一種食茱萸,在辣椒傳入中國之前,這個茱萸還是川菜重要的香料之一。所以,也可以說茱萸也是一種食物或調(diào)味品。 其實,不單重陽節(jié),在清明、端午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也有著極具文化含義的節(jié)日美食,如端午粽子,這種選擇用傳統(tǒng)食物來迎接節(jié)日的做法在世界上不勝枚舉。 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靡环N食物來祭奠一個節(jié)日? ![]() 來源 / 收藏馬未都 總監(jiān)制 / 振華 執(zhí)行主編 / 張燕 副主編 / 躍升 責編 / 家筱 制作 / 蘭宇 躍升 光明日報 · 閱讀公社工作室 微信:yuedugongshe01 QQ:2223488253 版權(quán)聲明:【閱讀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于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及時處理。】 |
|
來自: 靜雅軒345 > 《重陽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