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朱靈超
在生活中,放屁應該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有些人對于放屁會很羞澀,感覺放屁會造成尷尬。但從醫學角度來講,長期不放屁或者放屁過于頻繁,都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問題。
那么今天,我們就嚴肅地來聊一聊有關放屁的事情。
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表現,應“有屁就放”
從生理上來講,每個健康人每天都會通過腸道排氣,俗稱放屁。屁是因消化道菌群發酵食物殘渣而產生的氣體,是腸道正常運行的表現。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各種食物,會在腸道細菌的分解下產生各種氣體。這些被腸道細菌分解的氣體和我們日常吞咽下去的空氣,一起從肛門排出,就成了我們俗稱的‘屁’。”臺州市立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祝旭清說。
據相關調查顯示,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放屁14次左右。當然,放屁的次數要根據個人的腸胃功能以及每天的進食情況而定。
但長期不放屁的人,也千萬不要暗自竊喜,它可能是炎癥、便秘、痔瘡,甚至腫瘤、腸梗阻等疾病的預兆。
此外,如果一個人放屁過多,那也不僅是尷尬的問題,還可能存在腸道功能紊亂的情況。
長期不放屁加上經常腹痛、嘔吐,可能患上了腸梗阻
“一般來說,放屁的次數或多或少,不是我們看病就診的依據。但如果一個人經常腹痛、嘔吐,長期出現排便排氣困難的情況,這就可能是腸梗阻的癥狀。”祝旭清說,腸道有氣體排出是腸道通暢的表現,而患上腸梗阻的話,不單排氣排便有問題,還伴有其他的癥狀。
祝旭清介紹,由于腹腔手術、創傷、出血、異物、炎性疾病史等原因導致腸道粘連、堵塞等,就會出現腹痛、腹脹、排便排氣停止等癥狀,醫學上稱之為腸梗阻。這里的腸道主要是指小腸,結腸比較粗,一般不會發生梗阻。
記者了解到,腸梗阻可以分為,不完全性腸梗阻、完全性腸梗阻、 絞窄性腸梗阻三種情況。
不完全性腸梗阻,就是腸道雖然堵了,但是還沒堵死,還有少量的排氣排便;完全性腸梗阻,就是腸道完全梗阻,食糜下不去,然而腸道還在蠕動,所以一般表現為典型的臍周絞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病情很急,癥狀很重。
而絞窄性腸梗阻,是腸梗阻里面最為嚴重的一種,由于腸道梗阻導致腸道壓力升高,腸壁被擠壓,引起血運障礙,從而導致腸壁缺血壞死,甚至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腹痛劇烈、嘔吐明顯,短時間內會出現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對于不完全性腸梗阻,一般可以保守治療,通過禁食水、補充電解質等進行對癥治療,通常可以緩解病情,但是如果早期不注意,沒有及時治療,也可能發展為更加嚴重的情況。
而對于完全性腸梗阻甚至絞窄性腸梗阻,祝旭清建議,一定要及時到普外科就診,符合手術指征的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不要置之不理,否則病情可能危及生命。
放屁頻繁且很臭,可能是腸功能紊亂
放屁過多也并非是件好事,這有可能是你的腸功能紊亂造成的。
事實上,放屁太多,是由許多原因導致的,比如飲食習慣、食物種類、疾病因素等。如果你不幸“中招”,需要改變飲食習慣或及時就醫檢查。
首先,吃飯過快。狼吞虎咽的飲食習慣不僅非常不利于減肥,還有可能讓你多屁。吃得太快,食物會和大量空氣一同進入消化道,這些空氣也許會讓你放“連環屁”;同時,吃飯過快會導致咀嚼不到位,食物進入腸胃后,腸胃的消化負擔加重,對腸胃正常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此外,在嚼口香糖、吸煙以及用吸管喝水的過程中,也可能導致大量的空氣進入消化道,進而造成多屁。
再者,吃過多含淀粉類的粗糧。因其富含纖維素,且具有保護心血管和減肥的功效,粗糧受到很多愛美的女性和養生達人的青睞,甚至有人將糙米飯、紅薯、玉米等粗糧完全當作主食,以求減少熱量攝入。
但是,這樣做既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也會導致放屁增多。建議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既可促進腸道蠕動,又能避免放屁多的尷尬。
第三點,一些食物中含有不易于被消化的成分,吃多了也容易放屁,比如豆類、洋蔥、西藍花、蘿卜等。如果不想被放屁的尷尬所困擾,這類食物要適量食用。
最后,疾病也會導致放屁過多。兒童不停地打嗝放屁,是消化不良的表現;成年人屁多,有可能提示消化不良、胃炎或腸炎,如果同時伴有腹瀉和腹痛,可能腸功能紊亂中的腸應激綜合征所致。此外,腸道的炎癥、腫瘤都可能會導致放屁過多。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腸癌的發病率要比胃癌高,而腸癌病變過程中,腸息肉是癌變的早期癥狀,如果能夠盡早發現腸息肉并進行相關手術的話,會大大減少腸癌的發病率。”祝旭清說,如果腸胃不適,建議市民可以做腸鏡或者胃鏡。